金沙江干热河谷坡面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来源 :西南林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2009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天然降雨观测、标准径流小区观测、微型小区观测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抗蚀力测定、不同土地利用现状土壤表层土壤颗粒径级分析等方法,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典型地段元谋县坡面水土流失规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野外天然降雨观测,得出该地区自然降雨特征为:虽然雨季在4月开始,到10月份结束,降雨却主要集中在6月到10月份。连续观测的3年中,降雨主要是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出现的频率很小。 (2)采用剔除分析方法,得出元谋干热河谷坡面侵蚀性降雨临界标准是8.8mm,平均雨强标准为0.02mm/min,时段雨强标准I<,30>为1.6 mm/min。连续观测的3年中,总降雨侵蚀力为10310.8 J·m<-2>·mm, 2006年的降雨侵蚀力最大,达到了3495.54J·m<-2>·mm,3年平均降雨侵蚀力为3436.93 J·m<-2>·mm。 (3) 通过对3年降雨和径流小区产流产沙观测及数据分析发现:采用∑E·I<,30>作为计算该地区的降雨侵蚀力比较符合实际,自然坡面产流的临界雨量为5.3 mm,产沙的临界雨量为7.5 mm;人工封禁坡面产流的临界雨量为6.7 mm,产沙的临界雨量为8.5 mm;水平台产生径流和泥沙的临界雨量均为10.0mm。自然坡面的侵蚀雨强标准I<,30>为1.5mm/min,人工封禁和水平台的侵蚀雨强标准I<,30>均为1.1mm/min。 (4) 连续观测3年内的降雨中,一共有59次发生水土流失,占全部降雨次数的39.3%。其中,5mm-10mm降雨共14次,占发生水土流失降雨总次数的23.7%,10mm-20mm降雨共20次,占发生水土流失降雨总次数的33.9%,20mm-30mm的降雨共12次,占发生水土流失降雨总次数的20.3%,30mm以上的降雨共7次,占发生水土流失降雨总次数的11.9%。人工封禁标准径流小区3年的产流量与流失量是自然坡面的53.7%和81.3%,处理后的水平台标准径流小区2年的产流量与流失量均是自然坡面的36.6%,人工封禁坡面和水平台坡面减流减沙效果显著。 (5) 通过对水平台坡面和自然坡面不同降雨类型坡面产流变化过程分析,得出该地区坡面的产流规律:处理后的水平台坡面单场降雨前损历时比自然坡面长,并且达到产流高峰的时间也比自然坡面长,两者坡面的产流都随降雨强度的增强而增大,但是,水平台增长趋势要比自然坡面要平稳。对径流小区3年的产流量、流失量应用多因子线形分析发现,无论是产流量,还是流失量,都与降雨量、6个不同时段雨强、平均雨强线形相关。但是,I<,10>与自然坡面产流量流失量相关性最好,与产流量的相关系数达0.740,与流失量的相关系数达0.669,而I<,15>均与人工封禁坡面和水平台坡面产流产沙相关性最好,与产流量的相关系数达分别达0.705和0.708,与流失量的相关系数达0.780和0.870。而应用单因子线形分析发现,径流量和侵蚀量均与6个不同时段雨强、降雨量呈幂函数关系。果木林地、草地与有林地的径流量和侵蚀量比较发现:草地>有林地>果木林地。三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径流量和侵蚀量均与降雨量、30分钟雨强线形相关。 (6) 通过对农地2005年8场产流产沙降雨分析发现:25°坡面的径流量和侵蚀量均是最多的。并且,径流量流失量在不同降雨过程中随坡度变化趋势不一样,雨量小的降雨过程中,从5°到25°之间的坡度范围,增长比较平稳。但是在暴雨过程中,虽然径流量在5°到15°之间的坡度范围增长不快,但是在15°到25°之间的坡度范围,增长非常迅速。侵蚀量在5°到25°之间的坡度范围,增长亦很迅速。 (7) 对果木林地、有林地、草地、灌木林地和农地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自然坡面、水平台、水平沟3种不同处理坡面表层土壤抗蚀力进行研究,发现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表层土壤抗蚀力表现为:灌木林地>乔木林地>草地>果木林地>农地;3种不同处理坡面表层土壤抗蚀力表现为:水平沟>水平台>自然坡面,不同微地形坡向比较,水平沟底>水平坡面,水平间地>水平台地。 (8) 对果木林地、有林地、草地、灌木林地和农地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及其微团聚体的分形维数特征进行分析后发现,在0-5cm土壤表层中,团聚体含量表现为:灌木林地>农地>草地>有林地>果木林,而在5-30cm土壤层中,则是有林地>草地>农地>灌木林地>果木林地,在30-50cm土壤层中,又是有林地>农地>草地>果木林地>灌木林地。其中,分形维数与团聚体总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土壤0-5cm团聚体分形维数与土壤表层抗蚀力表现为:除农地外,其余4种地类的分形维数愈小,土壤抗蚀力愈大。土壤中的微团聚体及其分形维数也存在较大差异,在0-5cm土壤表层中,微团聚体含量表现为:果木林地>草地>有林地>农地>灌木林地。而在5-30cm土壤层中,果木林地>灌木林地>农地>草地>有林地。在30-50cm土壤层中,灌木林地>果木林地>农地>草地>有林地。其中,>0.005 mm粒级的微团聚体与分形维数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土壤表层0-5cm的微团聚体的分形维数与土壤抗蚀力的之间的变化规律与团聚体变化规律相同。
其他文献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作为生物杀虫剂主要用来防治鳞翅目、双翅目和鞘翅目的某些种类的害虫,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广泛的应用。其应用量占生物杀虫剂的90%以上
宿主细胞因子HCF-1(Host Cell Factor-1)是细胞增殖过程中必需的染色质相关蛋白,在细胞周期调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哺乳动物细胞中较低该基因表达水平后,大部分细胞都会被阻滞
玉米和大豆间作可以充分利用耕地资源并显著提高耕地产量,研究玉米对间作大豆的影响,对指导玉米大豆的合理间作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玉
目的:  研究拉莫三嗪促使BACE1降解的机制,为阿尔茨海默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方法:  利用三个月大的APP/PS1小鼠,通过连续喂养五个月的拉莫三嗪后,把小鼠杀掉取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本文围绕小鹅瘟病毒(GPV)VP3基因检测方法、GPV的VP3基因疫苗及GPV弱毒疫苗免疫小鼠以后在机体分布及表达等开展了以下研究:①特异性检测小鹅瘟病毒(GPV)VP3基因的荧光定量PCR
人类皮肤的颜色主要取决于黑色素的合成和分布。agouti与extension早已被认为是控制哺乳动物毛皮中真、伪黑色素相对数量与分布的基因座。其中,extension 基因座编码促黑激素
AM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在自然界分布极其广泛,能在许多类型的土壤中存活,80%的陆生植物可以和AM真菌共生。土壤的肥力、水分、pH、环境的光照条件、温度等因素都会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王敬之:全国艺术发展委员会副主席,全国艺委艺术品评估委员会执行主任;文化部首届青年美术家提名展书法总评委;中央电视台《寻宝》、《一槌定音》、《艺术品投资》鉴宝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