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平板热管传热传质过程特性及其在燃料电池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薄平板热管作为一种高效的传热元件,能有效解决受限空间内高热流密度设备的散热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超薄平板热管厚度不断减薄,其传热性能恶化,为满足高热流密度设备的散热需求,开展超薄平板热管传热传质特性及强化传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理论分析、实验测试、可视化研究等方面对超薄平板热管传热传质特性进行研究,优化超薄平板热管结构尺寸设计,并将其成功应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管理。基于导热和工质相变传热传质理论,建立超薄平板热管理论分析和热阻网络模型,确立超薄平板热管传热极限制约因素及热阻占比;通过构建吸液芯结构模型,解释工质毛细回流机理及毛细极限影响因素;结合理论分析,讨论了吸液芯和蒸汽腔厚度减薄对其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横向传热超薄平板热管传热极限由毛细极限决定,毛细压力大小与吸液芯间隙有关;其热阻主要来自蒸汽腔,蒸汽腔热阻占比超过50%,其临界厚度为0.3 mm。为进一步探究超薄平板热管传热机理,设计并制造了可视化超薄平板热管,通过观测吸液芯层液面变化及蒸汽腔内工质流动特性,研究其在不同充液率及不同工质下的传热性能。可视化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吸液芯毛细压力变化及工质分布对传热性能影响。工质刚好填充吸液芯为最佳充液,工质性质对传热极限具有较大影响。根据燃料电池堆的结构尺寸设计制造了两块厚度均为1.3 mm不同长宽比的超薄平板热管,采用模拟电池产热、散热的方式,对其在不同倾角、不同冷却外部条件影响下的传热性能进行研究。对比两种不同尺寸超薄平板热管,等效传热长宽比更小的超薄平板热管性能更好,壁面最大温差为1.9℃,最小热阻为0.037℃/W,更适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管理。根据超薄平板热管研究结果,设计制造了超薄平板热管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成功将超薄平板热管应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管理。采用超薄平板热管后,电池堆的内部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单电池平面内温差降低到0.4℃;与普通电池堆相比,在35 A额定电流下,输出功率提升7.2%。
其他文献
环氧树脂类材料因其成型工艺简单及综合性能优异,被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建筑、电子产品等领域。但与其他热固性高分子材料一样,环氧基体内的缺陷和微裂纹一直是影响其力学性能、降低其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自修复技术具有延长材料使用寿命、提高产品安全性能、降低材料使用维护成本等优点,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项重要技术。经过近20年的研究,自修复技术逐渐向实用化发展。基于微胶囊化环氧-胺化学的自修复环氧树脂具有低毒低
学位
均热板是一种高效的相变换热元件,因其高导热性、传热面平整、体积小、热流方向可逆等优点在电子器件、光电集热及动力电池等高功率密度的散热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厚度减薄,均热板的传热性能和动态热稳定性均恶化严重。因此分析超薄厚度下均热板动态热响应及内部工质传热传质特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理论、实验及仿真分析,从动态热响应、热阻特性、微液膜蒸发、蒸汽腔和吸液芯内的传热流动行为和支撑柱的影响等方
学位
真空系统是用于获得特定真空度的抽气系统,广泛应用于不同工程领域。对真空系统抽气性能预测方法进行研究,以验证真空系统能否达到工艺要求,对于真空系统设计、制造、使用维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硕士论文以中低真空度的真空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考虑不同气体流动状态的理论抽气过程计算方法,与实测结果计算验证,并结合数值计算的方法对某真空系统设计阶段的抽气性能进行预测。主要创新点在于:提出考虑不同流态的抽真空理论计算模
学位
球罐因占地面积小、耗费钢材少和工程量小等优点逐渐成为我国战略原油储备库的重要设备。球罐支柱作为其主要的承载结构,由于受到安装施工和土壤等环境因素影响将产生沉降和偏移。沉降和偏移一旦达到一定程度,球罐将因局部受力不均而发生屈曲失稳或破坏。因此本文选取一2000m3的球罐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球罐在支柱沉降和偏移下的静力学和屈曲分析,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总结弹塑性理论、弹塑性本构模型、热—结构耦
学位
Al-Si-Mg合金由于其高的比强度、良好的铸造性能和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高真空压铸(HVDC)零部件的制备。产品复杂的结构和冷却系统的设计使铸件各部位凝固条件存在区别,导致铸件局部的凝固组织和力学性能具有明显的差异。采用数值模拟技术预测和研究不同成分和工艺参数下压铸Al-Si-Mg合金的凝固组织,可以指导实际生产中的产品开发和工艺优化。然而鉴于当前计算机硬件、数值模型、计算方法的发展水平,元胞自
学位
随着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化工、船舶、兵器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新型高比强结构材料的需求越加迫切。在满足使役性能的前提下,质轻的高比强金属结构材料有助于提升运载能力、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等。随着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速发展,单一金属结构材料已难以满足对轻质高强结构材料的要求,研发具备两种或多种金属特性的异质异构复合材料越来越受到重视。铝/钛复合材料能够充分发挥两种轻金属的优异性能,拓展为一种高比强结
学位
由水和甘油等极性增塑剂与淀粉共混加工所得的热塑性淀粉(TPS)具有全生物质来源、价廉和高透明等优点。然而,TPS塑化不彻底的结晶残余以及冷却时的不均收缩与存储时的返生等原因使其基体凝聚态结构的均一性下降,导致光线折射和散射增加而使TPS雾度增大。如能获得低雾度的TPS则可扩大淀粉在透明材料领域的应用。传统透明高分子材料表面有水汽凝结时易发生雾化导致雾度上升,现有策略多采用在表面构造亲/疏水层或增设
学位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高速推进,城市建筑耗能逐年增加,在总能耗中的占比也不断提高。在城市建筑能耗中,建筑制冷的能源消耗尤为突出。由于目前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的出现,使用高效且无污染的降温技术来替代能源密集型制冷技术这一课题重要性与日俱增。辐射冷却是一种通过反射太阳光同时在大气窗口对外辐射热量实现冷却降温的方法,具有自发无源、高效等优势,对建立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重要意义。本
学位
磁制冷技术作为一种无污染、全球变暖潜能值(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为零且循环效率高的新型制冷技术,是目前替代传统蒸汽压缩制冷技术最具潜力的新型制冷技术之一。目前,应用于室温环境的磁制冷技术大多采用主动回热式(Active magnetic regeneration,AMR)循环,这种循环方式存在磁热性工质轴向导热、回热损失大、运行频率低、系统管路复杂等缺陷。针对以
学位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低温环境下动力电池充电效率下降、充电量少,因此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充电控制策略愈发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本课题选取18650锂离子电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建模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对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低温快速充电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首先,分析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对锂离子电池进行低温充电实验,分析电池充电过程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