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提高翻译质量或水平,从根本上说就是提高翻译过程中认知活动的效率和水平,而元认知被公认在认知心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培养学生译者的元认知能力。国内外针对译者元认知能力构成、培养模式及评估方法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实证研究更为缺乏。基于此,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探讨了译者元认知能力的构成,进而基于过程式教学法设计了教学模式以培养译者元认知能力。然后将该翻译教学模式运用于翻译教学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学生译者元认知能力的构成;(2)培养学生译者元认知能力的教学如何实施;(3)该教学模式指导下的翻译教学对学生译者元认知能力的影响。本文实施了为期9周的教学实验,采用问卷、译后元认知提问单(MQs)、群体有声思维,访谈法等,收集学生翻译过程及文本质量的定性、定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学生译者元认知能力,指能以自身的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为基础,对翻译活动进行监控的能力。该能力由四个要素构成: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自我调控、元认知共调控。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2)“过程导向的合作式”教学模式基于元认知能力的社会属性和过程教学法,以译后元认知提问单为中介(MQs),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环境中自觉主动关注翻译过程的行为和思维,学习、借鉴和补充同伴策略的运用及翻译过程的监控,在此基础上丰富学生译者的元认知认识、元认知体验,以及提高监控能力。(3)实证数据表明:(a)学生译者的元认知能力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证明了“过程导向的合作式”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具有积极作用。(b)学生译者元认知能力的四要素分别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元认知自我监控最为明显;其次是元认知共监控,元认知知识;最后是元认知体验。(c)经过翻译教学实验,学生译文质量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译者元认知能力对翻译质量及翻译认知效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因此,高校的翻译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培养,以培养适应社会市场需要的自主性学习的翻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