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使得城市面临着极端气候频发、夏季炎热高温、空气污染加重等一系列气候问题。探讨城市空间形态变化对城市气候产生的影响,利用城市气候信息指导规划和建设,是当前规划师、建设者和气候学家研究的热点内容。城市气候在局地气候尺度和微气候尺度上与城市空间形态的联系最为紧密。本文以深圳市为例,通过探讨气候与城市空间形态相互作用机制,分析对应不同尺度的城市气候评估方法,在城市规划的语境下构建深圳市城市气候评估技术方案,进行城市气候评估实践。在城市局地尺度上,通过基于GIS的城市气候图方法,量化城市空间形态指标,划分7个气候等级,绘制南山区城市局地气候分析图。根据城市气候评估结果和南山区现状,提出气候规划分区和规划结构,并针对不同规划要素,如水体、通风、绿地等制定专项气候规划。在街区微气候尺度上,以局地气候评估结果中定义的气候改善重点区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ENVI-Met软件数值模拟的方法,首先对研究区域的代表性时间段开展模拟,利用三种气候指标对微气候状况进行评估。基于评估结果和上一层级的规划指引制定初步微气候改善措施,利用数值模拟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筛选适用于该地区的改善措施。结果表明在夏季午后,增加绿地和减少建筑密度、扩展风道的改善措施最适合深圳市这种湿热而高密度的城市环境;减少建筑容积率的手段可以在夜间减缓微弱的热岛效应,但在白天因为室外遮阴减少的缘故室外热舒适度会降低。本文从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气候的相互关系出发,通过对不同尺度下的城市气候进行评估,归纳现存的气候问题,并结合深圳市湿热气候和高密度城市结构的特点,研究总结对应不同规划层次的气候规划指引和改善策略,为同类型城市或地区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推动城市气候信息与城市空间规划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