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创新能力和城镇化质量的协调发展研究

来源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x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推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最大引擎。在经历了传统城镇化模式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的影响和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转变思想,实现以人为本的内涵式增长的新型城镇化,不断提高城镇化的发展质量。创新作为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能通过促进城市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改善城市经济发展效率和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进程来不断地提升城镇化的发展质量,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城市群作为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以及新型城镇化和创新活动发展的主要载体,将引领我国城镇化质量的发展。本文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28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总结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并在城镇化和创新活动的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选取并构建了区域创新能力和城镇化质量两大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研究区域内2009年至2017年的28个地级市的创新能力和城镇化质量进行了发展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度量了各地级市的协调发展度,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最后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影响协调发展度的驱动力因子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城市群整体创新能力水平较低,城镇化质量处于中等水平,但在2009年至2017年发展水平都一定上升,并且区域内发展差距在缩小。(2)城市群整体创新能力和城镇化质量的协调发展度处于中低水平,但整体发展水平保持良好的上升趋势并且在朝区域均衡化发展,同时存在一定的空间关联性,且由于城市群核心城市发展的“虹吸效应”呈现出空间负相关的现象;各城市多为创新滞后型发展特征,各城市协调发展度所处水平与各城市规模等级存在较强的关联性。(3)对区域创新能力和城镇化质量的协调发展度的驱动力因子影响由强到弱的分别是政府动力、经济基础、市场动力、经济外向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并且各驱动力因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认为要提升城市群区域创新能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不断提升城镇化的发展质量。通过促进区域创新能力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来强化创新的驱动发展作用,实现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
其他文献
在网格计算中,资源的调度优化特别是请求的调度优化是一个关键技术问题,引入离散事件动态系统中的水箱型混合动态系统模型,对网格上的资源和请求进行一体化建模.清空型调度策
基于口令的身份识别技术是分布式网络环境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然而传统的口令识别技术容易受到字典攻击、重传攻击和拒绝服务攻击。针对Sandirigara等人提出的SAS协议,提
通过分析网络管理的体系结构,讨论了一种基于SNMP的通过Community字段代理转发的方法,并给出了网络管理的具体实现.文中讨论的方法具有易于实现、扩展性强的特点.
针对参数化SOC设计空间的复杂性,提出了一利新的搜索策略,该搜索策略以多目标演化算法为核心,依据参数依赖性概念对设计空间进行大幅度的缩减并使用空间阈值技巧增加了策略的
N-杂环卡宾配体(NHCs)由于具有无毒、制备简便、能形成牢固的金属-卡宾(M-Ccarbene)键以便构筑稳定的催化剂等优势,已经成为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其中,在NHCs过渡金属配合物
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审查起诉阶段,我国刑事诉讼立法通过创设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制度,以程序倒流的方式提升了我国刑事诉讼的诉讼质量,同时也能够助力于检察机关与侦查机关查明案件事实、固定收集犯罪相关证据。对于我国刑事诉讼程序而言,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制度的客观存在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但是当前我国审查起诉阶段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乱象与问题。一方面审查起诉阶段退回公安机关补充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单一性能的半导体材料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掺杂型半导体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稀磁半导体由于具有半导体和磁性材料的双重性质,成为国内外研究
由于近些年社会经济快速增长,国家对电力资源的依赖性进一步加强,而随着远距离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弊端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远距离直流输电,因此对直流断路器的要
米非司酮又名RU486、息隐、含珠停等,它是一种受体水平甾体类激素拮抗药,与黄体酮受体的结合力比黄体酮强6~8倍,使黄体酮丧失生物活性,而达到撤退黄体酮的临床效应。所以,在临床上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消费者需求在不断的变化,导致了消费结构的升级,人们在选择产品时,已经不仅仅满足基本功能的需求,更多的注重精神层面上的升华。在客制化的背景下,品牌不断的创新带有情感的产品,并且寻求新的视角来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软木材质因其具有自然生态的肌理又绿色环保的特性备受关注,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如何用灵活创新的设计手法来关注消费者的个性、吸引消费者目光、满足消费者需求,对设计手法进行阐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