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过去的十年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同时,piRNA作为2006年发现的一类小分子RNA,已被证明在多种疾病中差异表达并发挥相应的生物学功能。然而,piRNA与NAFLD之间可能存在的潜在关系还是一个未知的领域。因此,本实验的目的皆在研究piRNA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潜在关系,以期为NAFLD的治疗及病情监测提供新的可靠的靶点及分子标志物,并为进一步研究piRNA在NAF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1.将2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8周龄,体重约20g),对照组和模型组中各10只小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分别给予不同的饮食用以建立小鼠NAFLD模型,其中对照组给予蛋氨酸胆碱充足(methionine-and choline-sufficient,MCS)饮食,模型组给予蛋氨酸胆碱缺乏(methionine-and choline-deficient,MCD)饮食,持续喂养8周。2.处死小鼠,迅速采集血样并切除肝组织。血样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鉴定,肝脏切片后给予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行病理学评估,用以判定肝脏的脂肪性变和炎症水平。3.待证实NAFLD造模成功后,处死所有小鼠,提取肝脏组织总RNA,采用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RNA的完整性,采用NanoDrop ND-1000鉴定肝组织总RNA的纯度和浓度,然后使用Arraystar MM9 piRNA array对合格的肝组织样本进行后续的piRNA基因芯片分析,研究并筛选差异表达的piRNA。4.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基因芯片筛选出来的差异piRNA行Gene Ontology(GO)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初步预估差异表达的piRNA在NAFLD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分子生物学功能及通路。5.以piRNA在基因芯片检测中所表达的P值、原始强度、变化倍数为基本条件,选择具有潜在研究价值的piR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进一步验证肝组织中pi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模型组小鼠肝湿重、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小鼠,但模型组小鼠肝指数较对照组稍高。2.模型组小鼠成功构建了小鼠NAFLD模型。其中对照组小鼠肝小叶结构整齐,肝细胞大小正常,胞浆均匀,肝细胞内无脂滴沉积。而模型组小鼠肝小叶及肝索结构紊乱,肝细胞肿胀,界限不清,肝细胞内可见大小不等的脂滴沉积并伴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3.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AST、ALT明显增高,而TG、TC降低。4.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共有1285个差异表达的piRNA,其中有641个piRNA发生上调,644个piRNA发生下调。5.根据piRNA在基因芯片检测中所表达的P值、原始强度、变化倍数,选择了上调组中可能具有潜在研究价值的10个piRNA行GO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它们主要富集于cancer相关、hippo、Wnt、Cushing syndrome、FoxO、MAPK等信号通路。6.同样根据piRNA在基因芯片检测中所表达的P值、原始强度、变化倍数,择优选择了piRNA DQ566704和piRNA DQ723301行RT-qPCR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在NAFLD肝组织中,上述2个piRNA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高表达,其结果与基因芯片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1.MCD饮食可以成功构建小鼠NAFLD模型并诱导至肝炎水平。2.piRNA基因芯片的结果证实了NAFLD肝组织中确实存在piRNA的差异表达,对piRNA DQ566704和piRNA DQ723301的RT-qPCR验证也进一步证实了基因芯片结果的可靠性,表明piRNA可能参与了NAFLD的发生和发展,然而piRNA在NAFLD中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