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新方法的初步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piece_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DDBD法)是一种概念先进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DDBD相关研究并取得了很多关键成果。但是DDBD还远远没有达到能广泛推广应用于工程实践的程度,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DDBD法对结构位移反应的控制精度还有待提高。本文整理总结了DDBD基本理论,阐明了Pushover基本理论和DDBD基本理论中关于“替代结构”部份的本质联系,建立了“双重替代结构”理论。并由此将位移目标与基底剪力目标有效地联系起来,为实现对位移反应的精确控制奠定了基础。在截面层次上,提出了同时考虑截面延性要求及对应的承载力要求的截面设计方法,并在结构层次上,尝试了对结构的耗能机制进行量化地主动控制。在本科研团队相对可靠度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将上述“双重替代结构”理论、延性及承载力共同控制的截面设计方法与DDBD设计基本流程结合起来,建立了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新方法(New DDBD法,本文简称NDDBD法)。并通过8榀平面框架算例检验了NDDBD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的主要结论:(1)NDDBD法能够精确地控制平面框架在罕遇地震下的层间位移角反应(层间位移角实际值与目标值的误差在5%以内);(2)“双重替代结构”理论能够在考虑结构弹塑性反应特性地基础上,准确地计算与给定的层间位移角目标值对应的基底剪力目标值;(3)同时考虑截面延性要求及对应的承载力要求的截面设计方法是可行的。(4)NDDBD法中对结构整体耗能机制(实际曲率延性需求分布)的主动控制算法是可行的。该算法能有效地控制各层柱的实际曲率延性需求的最大值。本文的创新点:(1)建立了“双重替代结构”理论,将位移目标与基底剪力目标准确地联系起来,为实现对结构位移反应的精确控制奠定了基础;(2)提出了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新方法(NDDBD法),实现了对结构位移反应的精确控制;(3)提出了同时考虑截面延性要求及对应的承载力要求的截面设计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尝试了对结构整体的耗能机制进行量化和主动控制。
其他文献
结构优化一直以来都是结构优化设计中的研究热点,在传统优化方法不能实现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智能算法被引入结构优化领域,其中主要有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但是遗传算法的
钢结构交错桁架体系是一种经济、实用、高效的新型钢结构体系。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这种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分析,在国外也有了不少工程实践。本文的工作是分析该结构体系在
本文首先介绍了工业厂房中钢抗风柱的布置和连接构造。对上端铰接下端固接的抗风柱分别按照压弯构件和受弯构件进行分析比较,确定其计算模型。其次,研究了抗风柱柱顶位移对柱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是在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组合梁,具有用钢量省、稳定性好、刚度大、承载力高等优点,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但
近些年来,公路隧道和地下轨道交通的建设越来越多,遇到的地层情况也逐渐多元化,复杂化,基于均质岩层的分析方法并未全面考虑地层的性质及物理力学参数的差异,已难以满足复杂
在水流环境中,桥梁结构物的存在会使其周围流态发生变化,进而产生局部冲刷。局部冲刷的形成大大降低了桥梁桩基的承载力,是造成桥梁结构损毁、坍塌的主要原因之一。桥梁桩基
混凝土是当今应用最广的一种建筑材料,但它的最大缺点就是容易出现裂缝,而灌浆是修补裂缝的一种有效方法,在灌浆施工的过程中,如何提高灌浆的质量,从而提高灌浆粘结强度是一
强震过后通常会伴随一系列余震,结构也将面临主震和多次余震的考验。如果结构在主震中产生一定损伤,则强余震很有可能使结构损伤进一步加剧,甚至引起结构倒塌,类似的灾害事件
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由于材料老化、环境腐蚀、使用功能改变、施工质量低劣以及自然灾害等问题而导致大量的结构设施需要修复和加固。纤维增强塑料(F
钢管混凝土因其承载力高、经济、实用、美观等优点,在高层建筑和大跨度桥梁中广泛应用,但普通钢管混凝土存在混凝土硬化收缩造成脱空和脱粘的问题。自应力钢管混凝土是一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