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20年湖北省耕地利用集约化与规模化时空格局分析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资源的存量和质量紧紧联系着我国粮食安全的命脉,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扩张压力、农村空心化等困境浮现,耕地资源的撂荒、粗放等问题随之凸显,因此有必要开展针对耕地资源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利用水平及其发展情况的研究,实时掌握我国耕地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动态特征。然而,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耕地集约化或规模化经营的某一方面,而耕地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利用之间往往互为影响,共同组成区域耕地开发利用格局的统一整体,故有必要将区域耕地两化水平与区域耕地资源的空间格局一同整合分析,从而全面、详细、多维度地反映区域耕地资源利用的整体格局。湖北省作为中国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的主要分布省份,在我国耕地存量保护和耕地质量提升的总体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中部地区农业发展格局中极具代表性。因此本文以湖北省为研究区,对其耕地资源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利用模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联性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基于统计数据和CLCD 30 m全国土地覆盖数据集,结合集约利用理论和景观格局理论构建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县域尺度定量化反映湖北省耕地两化水平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通过空间自相关模型和耦合关系模型深入分析湖北省耕地两化水平之间的空间聚集特征和耦合关系模式。研究结果如下:(1)湖北省耕地集约化水平在空间上呈现中部高-东西低的分布格局,在时间上表现为持续提升的发展态势,集约化水平综合得分在2000-2020年期间从0.23增长为0.32,局部上各县市耕地集约化水平变化存在较大差异,集约化水平提升的县市主要分布在鄂西山地和鄂北岗地:鄂东和鄂中大部分县市呈下降态势,即:整体水平提升,高值区波动下降,低值区快速提升,并且于2000-2015年期间内变化剧烈,于2015-2020年期间趋于稳定。(2)湖北省耕地规模化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南高北低-中部高东西低的分布格局,在时间上表现出整体稳定-波动下降的发展态势。规模化水平综合得分在2000-2010年期间从0.31下降至0.29,在2010-2020期间从0.29提升至0.30。局部上各地区耕地规模化水平变化存在较大差异,规模化水平提升的县市主要分布在鄂西山地和荆州-襄阳一带;鄂北、鄂东以及江汉平原北部的大部分县市则呈下降态势。(3)湖北省耕地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之间表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其中高集约化-高规模化聚集区集中在江汉平原区域,低集约化-低规模化聚集区主要分布在十堰市辖区-咸丰县一线的鄂西山地区域;全省耕地两化耦合度呈中部高、周边低的分布格局:西部和东部的省域周边县市的耕地两化耦合度较低,均在0.4以下,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地带耦合度较高,均在0.95以上;全省两化耦合协调度水平以鄂中江汉平原地带为优质协调中心向四周递减,其中江汉平原大部分为优质或良性协调水平,及至鄂西和鄂东北、鄂东南地区的大部分县市则降低为濒临失调或轻度失调;耦合协调度在时间上呈波动提升的发展态势:全省耕地两化耦合协调度达到勉强协调及以上的县市数量从2000年到2015年从43个增长为48个,在2015-2020年期间趋于稳定。
其他文献
牧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特殊的部分。划界禁牧前牧区治理的核心是“以草为媒”的治理结构,在牧区社会长期以来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以草为媒”的治理结构和牧区其它治理结构一起深融于牧区治理实践,根植于牧区社会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传统牧区的治理实践中,牧区权威被寺院长期分割,牧区政权总是在积累和流失权威资源的过程中往复,使牧区政治权威存在“并轨”的特性。由于这种特性的长期影响,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产业
学位
耕地作为复杂的人地耦合系统,一直是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重要研究领域,提升耕地空间适宜性,使土壤和土地利用方式高度匹配,生产和生态功能均衡,能从源头上改善环境问题,提高生产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稻虾种养模式已发展成为江汉平原常见的土地利用方式之一,是一种将小龙虾人工养殖与水稻种植相结合,以涝渍田和低湖田为基础,以种稻为中心,秸秆还田养虾为特点的农田复合生态系统。当前,合理引导稻虾种养的空间布局和科
学位
高温颜色釉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因其色彩瑰丽丰富,窑变变幻多姿,成品会产生出乎预料的效果,因此,在瓷画的创作中因其不可预估性而让人惊喜不断。然而,高温颜色釉作为瓷画绘画材料的历史发展却是非常短暂,在这短暂的发展过程中,瓷画艺术家们在高温颜色釉的创作和探索中利用釉料本身的窑变效果,或结合釉下青花和色料,或结合釉上新彩和粉彩,或利用坯体上刻划肌理,已然创作出诸多绚烂夺目的高温颜色釉瓷画艺术精品。本
学位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扩张速度加快,建设用地面积剧增,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且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活动造成耕地资源浪费、抛荒及污染等问题,耕地质量和数量都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随着人类需求层次的提升,耕地利用方式逐渐多样化,不再呈现单一的生产功能,其生态功能、景观文化功能等方面也逐渐显现。因此,探索耕地多功能利用现状,研究耕地各功能的相互关系及其内在机制,
学位
从当代视角出发审视传统建筑空间,其核心问题依然是聚集在有限的物理空间探讨上。建筑的外在实体性依然占据空间的主导地位,人的内在主体性在空间中却有所消解,特别是情绪这一主体性极强的范畴有所压缩。随着现代社会更多群体对科学知识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加,图书馆这种实体性建筑原有的文化内涵和形式功能已发生了急剧转变。图书馆以藏“书”为核心转变到了更加注重以服务“人”为核心,这是情绪在具备特定功能与特定环境的图书
学位
远古时期,人们在狩猎等劳动实践中发现虎的威猛,进而对之产生畏惧和崇拜的心理,许多部落氏族甚至将其作为图腾进行崇拜。在中国的许多地区,人们对于虎的崇拜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我国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内的彝族人已经将“虎”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州内的“虎文化”独具特色且繁杂纷呈。其虎文化的表现载体与形式更是多样。州内有许多与“虎”相关的活动,而面具艺术在这些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虎文化在这些面具艺术中的
学位
出租汽车是现代城市居民出行系统的重要环节,它满足了市民更为舒适化、便捷化的出行服务需求,是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有效补充。城市出租汽车领域主要由传统巡游出租汽车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两类构成,出租汽车行业因为其特殊的发展历史、社会背景及从业人员成份等因素,形成了一个比较复杂的行业体系,政府在推行改革性政策时难免遇到更大的阻力和困难。随着时代的进步,“绿色、环保、低碳”等理念已逐渐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
学位
2018年各级综合档案局(馆)进行了新一轮机构改革,虽然各地改革措施不尽相同,但都遵循了“政事分开”的原则,突出强化了档案馆的事业性。2021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又从法律层面厘清了档案局和档案馆的关系。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档案馆在剥离行政职能后,如何快速完成身份转变,利用自身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积极拓展并发掘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档案公共产品,并通过丰富高效的途径向
学位
大理白族的民族元素是多年来随着民族发展演变而来的历史结晶,从中透露着白族人民长期以来生产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勤劳又智慧的优良品质。积淀深厚且多姿多彩的白族文化为设计师们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视觉元素,形成了地域性特色十分显著的民族艺术形式。在现代科技不断向前发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将白族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是本文的论述重点。本文通过对大理白族元素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和深入的探索研究,运用“再设计
学位
推进卫生资源在地区之间的公平配置,并实现卫生资源健康生产效率的提升,这对优化卫生资源空间配置乃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选取2000-2010年为时间范围,以珠江流域57个地级空间单元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地区卫生资源供给和需求进行测度并探究其时空格局规律,然后对地区卫生资源供需一致性进行分析,最后揭示供需一致性对地区卫生资源健康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新世纪以来,社会经济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