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丹子》研究述略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u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燕丹子》是以战国末期,强秦将吞并燕国为历史背景,叙写了燕太子丹为雪秦耻、拯救国祚,延请刺客荆轲去秦国行刺秦王,终致失败的悲剧故事。《燕丹子》的成书年代,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该书《汉书·艺文志》无载,至《隋书·经籍志》始有著录,故关于《燕丹子》成书年代的探讨,莫衷一是。综合起来,主要有“战国说”、“秦汉说”、“东汉说”,直至更晚的“隋代说”等观点。记载“荆轲刺秦王”事件的汉画像石材料与《燕丹子》之间的关系及《燕丹子》与《史记·荆轲传》孰先孰后,这两个问题是探讨《燕丹子》成书年代的关键。历来研究者在研究《燕丹子》时,多从其与《史记·荆轲传》的语言风格、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甚或更为详细的文本比较入手,而对记载“荆轲刺秦王”故事的汉画像石与《燕丹子》之间的关系则语焉不详。本文首先以大量相关文献的细致阅读为基础,通过梳理历代有关《燕丹子》的文献著录材料,对《燕丹子》所记载的“荆轲刺秦王”故事的流传演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索与辨析。这样不仅有助于我们在更好地理解《燕丹子》这部作品,且其考镜源流之功亦有助于我们对《燕丹子》这一部文学作品的酝酿、产生、发展与回落的历史有更深的体认。其次,《史记·荆轲传》与《燕丹子》虽然一为“征实”的史传作品,一为允许艺术想象与虚构的小说创作,但中国小说从本质上是从史传文学中脱胎出来,因而《燕丹子》与《史记·荆轲传》之间无论是从题材选择、主题意向还是创作方法上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通过文本细读法对《燕丹子》与《史记·荆轲传》的关系进行比较,认为《燕丹子》虽然沿袭了《史记·荆轲传》的基本故事框架,甚至吸取了其中的某些文字、化用了其中的某些情节,但其对《史记·荆轲传》的“羽翼”,并不是简单地抄录,而是在《史记·荆轲传》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线索、充实细节、添加人物行为等方法,从各个角度丰富原有故事,将其纳入新的艺术导向中,从而具有了独立的审美品格。最后,汉画像石所载“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是经过民间口耳相传之后形成的重要文献资料,通过对“荆轲刺秦王”汉画像石的时空分布情况进行考索,可以发现其年代主要集中在东汉早、中、晚期,且多见于中、晚期,或即“桓灵时期”。这说明“荆轲刺秦王”故事在汉代,尤其是东汉时期在民间流传较广泛,呈现出一种辐射状的流布样态,跨地域接受程度较高,在客观上为《燕丹子》的成书提供了丰厚的历史土壤。通过爬梳《燕丹子》所记“荆轲刺秦王”故事的流传演变轨迹、考索“荆轲刺秦王”汉画像石的时空分布情况、比较《燕丹子》与《史记·荆轲传》的关系,本文得出的观点和结论主要有:首先,作为《燕丹子》成书的重要文献来源,“荆轲刺秦王”汉画像石在东汉的兴盛为《燕丹子》成书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其次,《燕丹子》可能成书于东汉末年,羽翼信史,在文本上对《史记·荆轲传》既有选择性的吸收也有虚构艺术上的超越;最后,作为现存最早以小说形式记录“荆轲刺秦”故事的《燕丹子》,其相对成熟的小说家笔法的运用,为后世英雄传奇小说、武侠小说的创作提供了范例,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奠基作用。
其他文献
2018年12月11日下午,作为第十一届中国信息主管年会重要的分论坛之一,智慧养老创新与应用论坛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成功举办。论坛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中国信
目的研究小鼠口服天然冰片后急性毒性的昼夜差异。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白昼组和黑夜组,每组60只,分别于不同时间给予不同剂量的天然冰片,观察死亡情况,计算LD50值。结果 白昼组
<正> 公元2003年的春天是一个令国人刻骨铭心并被永载史册的非常时期:正当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满怀信心地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时,我国大
目的观察金鸡菊提取物70%乙醇洗脱物对高血压小鼠血压、血浆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组织中AngⅡ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盐(80mg/mLNaCl溶液)冷激法,
文章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城市居民媒介接触与使用状况”大型调研的研究发现和主要分析性结论。该调研采用了“时间-空间-媒介接触行为-社会关系-心理效果”五维研究框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已经逐渐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入手,着重对信息技术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各国进行公共支出管理的改革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作为公共支出管理中最核心的预算制度如何支持我们现在进行的改革尝试。传统的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暴露出越来
随着新型城镇化理念和"美丽中国"构想的相断提出,美丽乡村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型城镇化是以产业演变和空间功能转换为主要特征,因而美丽乡村建设应摒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