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当代散文的风格再现 ——以《城门开》翻译为例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gomq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朦胧派代表诗人北岛也是著名的散文家,其最新作品《城门开》是一部回忆性散文,主要追忆儿时的北京城。由于艺术性是散文的本质特征,译者应该忠实再现原作风格,兼顾语篇的形式和意义。这就决定了笔者主要采用功能学派的主述位理论,并辅以认知图式理论。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所译文本的内容和作者,研究散文英译,是对平衡语言意义和形式的一次探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章简要介绍了主述位理论和图式理论及相关研究现状。主述位理论的提出,将翻译研究由词句层面引向对篇章结构的整体把握。第三章分析了所选文本的特征——“简而瘦”的文风,一定的时空顺序,白话中夹杂着北京方言。第四章主要关于翻译难点的解决。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方面,若原文存在特有的信息结构,如平行结构、时空顺序,则予以适当保留;反之,则根据英语的形合与汉语的意合、英语的主语突出与汉语的主题突出以及汉语的重情景性等特征,考虑是否调整甚至摒弃原有的主述位结构,避免陷入死译的胡同。在文化负载词方面,除了借鉴汉英文化中共有的认知图式,译者还通过音译、解释、脚注等方法重构认知图式,向译者再现源语中的隐含意义,填补文化空缺。分析发现,由于中西方间巨大的思维模式和文化差异,译者在多数情况下必须改变原有的主位推进模式以及重建认知图式;并且在各种主位推进模式中,延续型模式使用频率较高,进一步印证了前人的研究。
其他文献
快速的城市化造成了水生态恶化、水资源短缺、城市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净化水体、提升水系景观的品质,对于建设两型社会、增强城市的综合魅力,实现美丽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十八大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生态环境。目前国内对于城市水系景观的研究大多从规划设计和整治角度进行,较少对城市水系景观进行系统的评价研究,因此对城市水系景观进行评价研究有利于改变现有的水生态环境
由韩礼德所提出的衔接理论给翻译研究者以很大启迪。本文从衔接理论的视角探讨《诗经》英译文比较问题。论文选择理雅各和许渊冲两个英译本作为具体的研究语料,以衔接手段重复、指代、省略和连接为切入点,重点讨论《关雎》、《采葛》、《静女》等在这两个译本中的呈现方式,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剖析由此引致的译文表达的重点与重现诗歌含义程度的差异。论文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从衔接理论的角度探讨文学翻译中原文表达的再现或缺失在
有限责任公司至诞生之日起,其兼具“人合”性和“资合”性的公司特质就决定了股权转让行为将成为公司资本转换和提高公司治理能力的常用手段。从计划经济时代的近乎停滞到市场经济时代的迅猛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行为变得愈加纷繁复杂,现有制度已不适应市场和时代需要,因而亟需完善。完善制度的关键不是对具体漏洞的修补,而是关注制度的构建,找出存在的根本性问题。以近三年明溪县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业务为分析样本和
威斯坦·休·奥登作为20世纪30年代最杰出的诗人与评论家之一,其战争长诗《西班牙》(1937)和十四行组诗《战争时期》(1938)都是他亲赴西班牙与中国战场归来后有感而发的杰出诗作。作为奥登战争题材诗歌的代表作,这两组诗歌不仅是对战争的抒写,更是战场经历引发的奥登对战争与现代文明关系的一种伦理思考。正是基于这一前提,本文选取《西班牙》和《战争时期》作为研究对象,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作为理论支撑,重点挖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经济和信息革命为特点的全球一体化时代,各国交往日益频繁,其中口译对促进沟通起了重要作用,它是一种通过语言形式来传递的交际行为,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在认知心理学当中,图示理论作为一种理论模式,它有力地解释了人类的心理活动过程,准确地描绘了人们认知事物过程中的心理模式构建过程,诠释了口译员在口译过程中的思维因循路线。本实践报告以图式理论为基础,以笔者某次政治学讲座的现场交替传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步,服务业逐渐打破地域、形式的限制,各国凭借自身要素禀赋优势参与全球服务价值链各环节,服务分工全球化成为现阶段世界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伴随着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张,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且主要集中于技术密集型领域。因此,在中国服务贸易结构失衡的背景下深入研究服务价值链嵌入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成为中国贸易转型升级的紧要课题。本文利用世界投入
文章标记效应(the effect of text signals)是指使用文章标记(如,高亮、下划线等)可以在视觉上增加标记内容的感知度,提高学习者对标记内容的学习效果。有关知觉不流畅效应(disfluency effect)的研究发现,降低学习材料的知觉流畅性(如,缩小字号、模糊字体等),可观察到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保持成绩的提高。本研究将文章标记与不流畅操纵相结合,考察不流畅标记(即降低
中国山水画发展至今,它独特的空间表现方式一直备受关注,很大一部分人以西方的透视观念来解读和处理中国山水画的空间问题,从现当代山水画的视角来看,这并不是完全偏离或错误的,可以看做是山水画在紧随时代发展的映射。但仅仅以这种纯视觉和半视知觉的角度来理解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空间是有一定的欠缺,应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及古老的精神文明背景下画者的情感与思想在山水画空间内所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中国山水画
洞经音乐作为一种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事项能够广布滇云大地,且千年而不衰,这其中除了其独具的艺术品位和较高的历史价值外,应还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基础。云南的洞经音乐既保持有古代音乐素材,又渗透着当代音乐特征;既有本乡本土的音乐特征,又具有其他各地的音乐风格。为此笔者将洞经音乐看做一种独特的音乐文化作为考察对象。综观整个洞经音乐文化,从内容上看,它既包括了众多的洞经经典,同时也包括了洞经经典相互匹配的
爱德华·P·琼斯是一位取得突出文学成就的当代美国非裔作家。他的小说《已知的世界》不仅于出版当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并先后荣获普利策小说奖、美国书评家协会小说奖、国际都柏林文学奖、麦克阿瑟奖等多个文学奖项。《已知的世界》被视为是新奴隶叙事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美国内战前南方的黑人奴隶主种植园为历史素材,从黑人前辈作家鲜有触及的视角,将奴隶制的探讨从种族之间深入到种族内部,展现了奴隶制中错综复杂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