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又称魏氏梭菌)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菌,严重危害畜牧养殖业发展和人类健康,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由于单耐、多耐药菌株大量出现、耐药谱扩大以及多种血清型混合感染等,亟需新型预防和治疗手段。G蛋白偶联受体120(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120,GPR120)作为膜蛋白受体,具有典型的7次跨膜结构特征,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又称魏氏梭菌)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菌,严重危害畜牧养殖业发展和人类健康,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由于单耐、多耐药菌株大量出现、耐药谱扩大以及多种血清型混合感染等,亟需新型预防和治疗手段。G蛋白偶联受体120(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120,GPR120)作为膜蛋白受体,具有典型的7次跨膜结构特征,通过激活胞内G蛋白和信号转导分子,进而引发生物学效应。目前,关于GPR120生物学功能的报道主要集中于作为ω-3脂肪酸受体参与调控肥胖、Ⅱ型糖尿病、脂肪肝以及某些自身炎症性疾病等的发生。尽管已经对GPR120功能有了一定认识,但对于其在抗感染免疫反应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仍然知之甚少。病原菌的感染性和致病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原菌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仅从病原角度考虑很难对其进行有效防控。天然免疫是宿主防御病原感染的第一道防线,研究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反应,找到干预靶标,有利于疾病的防控。本课题研究了GPR120在宿主防御产气荚膜梭菌感染中的作用。利用WT和GPR120-/-小鼠构建产气荚膜梭菌肌肉感染(气性坏疽)模型,首先分析GPR120是否影响宿主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易感性。结果发现,与WT小鼠相比,GPR120-/-小鼠对产气荚膜梭菌气性坏疽更为易感,主要表现为肌肉组织中荷菌量更多,病理损伤更为严重以及募集了大量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此外,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显著促进WT小鼠肌肉组织中细胞因子/趋化因子IL-1β、TNF-α和KC的表达,但与WT小鼠相比,GPR120-/-小鼠肌肉组织中IL-1β的表达水平显著减少,TNF-α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KC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上述结果说明,GPR120参与了宿主抗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的免疫防御,能抑制产气荚膜梭菌增殖,减轻组织病理损伤,在宿主防御产气荚膜梭菌感染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保护作用。由于GPR120在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小鼠肌肉组织中主要表达于募集的炎性细胞,还发现GPR120表达于巨噬细胞,且产气荚膜梭菌能显著上调其表达,故以小鼠巨噬细胞作为体外研究的主要细胞,以明确GPR120限制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的分子机制。基于体内研究结果,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后,与WT小鼠相比,GPR120-/-小鼠肌肉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的表达水平显著减少,而非炎性体信号介导的促炎细胞因子TNF-α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与此同时,近年来研究表明NLRP3炎性体在宿主防御病原微生物感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分析GPR120介导的抗感染保护作用是否依赖于NLRP3炎性体信号。结果表明,GPR120缺失显著抑制产气荚膜梭菌诱导的K+依赖性NLRP3炎性体信号活化。同时,我们利用WT和NLRP3-/-小鼠构建产气荚膜梭菌气性坏疽模型,对比分析GPR120和NLRP3的抗感染作用。结果发现,与GPR120-/-小鼠相类似,NLRP3-/-小鼠对产气荚膜梭菌气性坏疽较WT小鼠更为易感,主要表现为肌肉组织病理损伤更为严重、荷菌量更多、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以及IL-1β的表达水平显著减少,TNF-α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KC表达水平显著增加。此外,GPR120和NLRP3缺失均抑制巨噬细胞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清除杀伤能力,并表现出趋同效应。上述结果说明,GPR120介导的抗感染保护作用依赖于NLRP3炎性体。已知NLRP3炎性体的激活需要2个信号:信号I阶段主要通过IL-1R1、TLRs、TNFR1、TNFR2等配体来激活NF-κB信号通路,促进NLRP3、pro-Caspase-1和pro-IL-1β等表达;信号II阶段主要为NLRP3炎性体的装配,介导细胞焦亡并剪切分泌具有生物活性的IL-1β和IL-18到细胞外。结果发现,GPR120缺失并不影响NLRP3、pro-IL-1β、GSDMD-FL和ASC等蛋白表达,但显著抑制ROS产生、ASC斑点的形成以及K+依赖性NLRP3炎性体活化。上述结果说明,GPR120调控NLRP3炎性体信号并不依赖于对第一信号的调节作用,而是依赖于对第二信号的调节作用,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验证。综上所述,本研究证明GPR120参与宿主抗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的免疫防御,能抑制产气荚膜梭菌增殖和组织病理损伤,且GPR120介导的抗感染保护作用依赖于NLRP3炎性体,发现产气荚膜梭菌病新的潜在干预靶标,为后续深入开展靶向GPR120信号用于防治动物和人产气荚膜梭菌病的药物及疫苗研发和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细胞衰老和不同组织器官的损伤是产生机体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的主要原因。衰老常常伴随着体内过氧化物酶体的耗竭,氧化应激反应程度增大,同时还会发生DNA的损伤以及线粒体的氧化损伤等等。作为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的损伤对于机体衰老有重要指示作用,寄生于肠道内的大量肠道菌群也被看作是衰老的关键调控因素之一。目前,多种抗衰老药物不断问世,其中传统中药和蒙药在抗衰老与抗损伤方面也开始崭露头角。我们发现蒙药乌兰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是骨骼肌发育的负调控因子,MSTN缺失会导致脂肪沉积减少、肌肉含量增加,引起“双肌”现象。胆汁酸由胆固醇在肝脏中合成,是胆固醇代谢的最终产物,胆汁酸及胆汁酸受体在脂质代谢起到重要的作用。胆汁酸代谢和脂质代谢与MSTN存在潜在的关联性。本试验以MSTN基因编辑的F1代双肌鲁西黄牛血清及肝脏组织为实验材料,研究MSTN基因发生突变后,对于胆汁酸代谢和脂质代
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是位于曲细精管生精上皮的基底部分,与基底膜接触的一类成体干细胞。其作为雄性哺乳动物精子发生的基础,一方面增殖更新维持自身群体数量恒定,为持续不断地精子发生提供保障;另一方面逐渐分化产生精子,将遗传信息传递到子代。SSCs的自我更新受到许多基因及生长因子的调控,但是对于这一机制的研究大多以啮齿类动物为模型,而在家畜中的研究较少
早期断奶的应用可缩短母羊繁殖周期,提升羔羊生长速度。对乳畜来说,可大幅延迟产奶时间,提升产奶量。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不同断奶日龄对奶绵羊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在满足羔羊正常生长发育前提下探寻最适宜的断奶日龄,为早期断奶技术在奶绵羊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选择以戴瑞奶绵羊为父本、小尾寒羊为母本的F1公羔羊,分成四组,试验组分别于羔羊7、15、25日龄进行断奶(EW7、EW15、EW25)并饲喂代
哺乳动物的体外受精、孤雌生殖以及体细胞克隆技术的效率,依赖于供体卵母细胞质量。已有研究证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1)、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均可促进卵母细胞的成熟,且同时添加这三种生长因
呼伦贝尔羊是内蒙古自治区大力发展的绵羊经济品种之一,根据尾部性状可分为两个主要品系:巴尔虎羊(半椭圆状尾)和呼伦贝尔短尾羊(无尾和小桃状尾)。根据对呼伦贝尔羊重测序方面的研究已经确定了T/Brachyury基因的第二个外显子334位和333位的突变可能与呼伦贝尔短尾羊的短尾性状相关,在胚胎发育早期TGF-β家族、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激活素等中胚层诱导因子可上调T/Brachyury基因的表达,从而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TMDC)作为典型的二维材料,一般具有丰富的物理性质,不管磁学性质、光学性质还是超导电性。都为相关性质的研究提供了优秀的平台。大多数TMDC以1T相和2H相两种晶体结构稳定存在,其物理性质取决于相的对称性。在TMDC众多物理性质中,电荷密度波(charge density wave,CDW)转变和超导电性转变存在
内蒙古绵羊数量和羊肉总产量位居我国肉羊养殖地区首位。血清矿质元素含量和生理生化指标等均为羊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目前内蒙古舍饲肉羊矿质营养和生理生化指标现状未知,严重制约了舍饲肉羊科学补饲体系的建立。本研究在内蒙古扎赉特旗、扎鲁特旗、巴林右旗、托克托县、四子王旗、乌审旗6个旗县7家养殖企业采集1890只空腹且未受孕舍饲肉羊的血液,检测和分析了血清中22种矿质元素及13种生理生化指标。结果如下:(1)
肺炎链球菌是人类重要致病菌,其表面的荚膜多糖是关键的毒力因子和重要抗原以及细菌分型的依据。许多荚膜多糖都有支链结构,是重要的抗原表位。改变这些支链结构是细菌产生新的血清型的一种主要方式。但是支链结构与肺炎链球菌毒力的关系并不清楚。血清型23F分离自病人的血液和脑脊液,是肺炎链球菌7价糖蛋白结合疫苗(PVC7)和23价多糖疫苗(PPV23)中的一个强毒血清型。它的荚膜多糖含有位于支链的鼠李糖和甘油-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是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负调控因子,调控成肌细胞增殖和分化。MSTN蛋白表达量以及活性的降低,均导致动物骨骼肌质量增加。运动使MSTN的m RNA的表达降低;但MSTN敲除小鼠,肌肉肥大却易疲劳,通过运动能够削弱肌肉的过度肥大恢复骨骼肌的功能。MSTN缺失会改变肌肉能量的代谢途径,运动会诱发红细胞能量代谢途径的改变。本试验对4头MSTN基因编辑牛(MT)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