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和语言——实用主义学理论转型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xi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用主义是美国哲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流派,在20世纪后半期发生明显的转变,并且形成了“新实用主义”这一派别。这一转变的过程既具有“语言学转向”的色彩,又受到当时诸多“后现代”理论的影响。本文从“经验”和“语言”这两个关键词出发,试图结合这两个关键词来阐述实用主义的这一历史性转型过程,以及这种转型对文学理论研究的影响与启发。对“经验”和“语言”的这两个概念的研究,既能够展现不同时期经典实用主义和新实用主义的重要哲学分歧,又能够体现经典实用主义为新实用主义所做的理论铺垫,展示出实用主义理论由现代向“后现代”模式的发展过程。  本文将杜威和罗蒂分别作为经典实用主义和新实用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这两位哲学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展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理论,并且引导了当时实用主义哲学的总体发展方向,对理论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主要结合杜威、罗蒂两人对“经验”和“语言”这两个概念的主要观点以及对哲学基本问题与文学艺术方面的论述展开研究,并且向前延伸到爱默生、皮尔士和詹姆士等人关于“经验”和“语言”的理论,力图将实用主义放进一个更大的历史背景下加以考察,揭示实用主义理论所特有的精神实质。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紧紧结合“经验”和“语言”两个关键词,从实用主义历史纷繁复杂的理论脉络中把握新旧理论转型的各种诱因以及所带来的影响。  杜威在论述“经验”这一概念的过程中,强调经验的连续性和有机性。杜威的理论既具有达尔文主义的“自然主义”特色,又受到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的影响。杜威重新塑造了“经验”在知识论中的地位,并且通过论述“经验”的“偶然性”和“当下性”等方面,为罗蒂的新实用主义语言观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杜威本人的语言理论也可以和罗蒂形成对照。对于杜威来说,无论是“经验”还是“语言”都是为他的实用主义实践理论所服务的。  罗蒂在自己的理论研究中,重点强调了“语言”的意义,其目的在于创造一种新的“语言”和“实在”的关系,在于结束有关“主体和客体”、“表象与实在”之间二元对立的无休止的争论。如果说“语言学转向”使哲学开始讨论语言结构,而不是像以往那样讨论语言和实在相符合的问题,那么,罗蒂是在这一基础上对语言进行了进一步的“实用主义化”。他认为对语言行为的结构性、分析性观察并不能发现必然的、确定的真理,而应该采用一种实用主义式的反基础论和整体论的方法进行理论研究。  文章的第一章首先概括了实用主义哲学的整体特点,以及在20世纪中期以后发生的经典实用主义的衰落和新实用主义的兴起。分析了这一转变的原因及历史影响,并简要概括了国内外学术界对实用主义的接受和发展情况。然后接下来的两章分别从“经验”和“语言”这两个概念入手,在实用主义发展的历史语境中,以一种理论反思的态度叙述实用主义的关注重点从“经验”到“语言”的转型过程,并对比这一转型所带来的不同的理论视角。最后一章总结了这一转型对文学批评以及文学理论研究等方面所带来的影响即:对文学概念的重新界定,对文学价值和文学功能的引申以及新的文学批评形式的应用等方面。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竹林玄学是魏晋玄学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向秀作为魏晋竹林玄学的代表人物,他融合儒道的本体论哲学,对当时学术思想领域正始玄学向元康玄学过渡以及对裴頠的“崇有”论玄学、郭象的
期刊
“惠安不产石头,也没有大型的雕艺集散市场,没想到石雕业不仅没有因为时代变迁而萎缩,反而在科技推动下率先进入数控雕刻时代,成为与时俱进的常青产业”。石雕业进入数控雕刻时代
本文以1930年至1937年间的国立青岛/山东大学为重点和中心,借助当时当地的报刊资料及当事人的书信日记等材料描述1930年代前期青岛的文人聚散情况,试图展示当时青岛的文学生态
期刊
学位
(接上期)11、妖娆美艳的‘海棠石榴’。因花形极似海棠花而得名。其花色鲜红至浓红,十分艳丽夺目。枝条较细软,叶片较小;花冠直径8cm~1 0cm,单朵花可开1 5天左右;少见结果。1
本文主要通过对“这/那+时间词语”组合的形式分析,研究“这/那+时间词语”组合在句子中的运用情况,同时也研究“这/那+时间词语”组合与句中其它成分的共现情况。通过这些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