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在人类的生活当中有着重大的作用和意义,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随之提高,对教育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教育的公平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民族地区多为山区或是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这些地区恶劣的生活环境严重影响了民族教育,同时也影响着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布局。这种影响包括了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如雪原、高山、草原、戈壁、沙漠等特定的形会影响当地的交通状况,这直接影响到当地学校的服务半径,而交通又会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良好的经济状况能够为教育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反之,则不能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甚至一些基本设施都无法配置到位。另外,民族地区的教育相较于其他地区的教育,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那就是文化的特殊性。在漫长的岁月里,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不断发展,各民族地区也孕育出了各自独特的文化,这种长期的文化沉淀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心理特征、文学艺术、体育运动、游戏项目,并且在这样的特殊的文化背景下,民族地区的居民的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性格。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将民族地区教育进行特殊看待,考虑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对其进行合理的中小学校布局规划无疑是有益的。 中小学教育即义务教育,自20世纪正式实施以来就是倍受关注的,因为义务教育的对象是最需要关爱的儿童,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还没有能够完全独立,对自我的保护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并且,这个阶段得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如果没有接受到正确的引导的话,很容易对他们造成心理上的影响。民族地区中小学布局分散、办学条件较差,学校和班级的规模都普遍较小,师资水平、教学质量也难以符合要求,这样的学校难以满足广大群众及其子女们对优质教育的渴求。随着农村的青壮年大量外出到城镇务工,他们的子女也随之到城镇求学,加上一些脱贫的农民希望将子女送到城镇获得更优质的教育,导致了农村地区的学龄儿童大量流向了城镇,一方面导致了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的闲置,一些教学点,由于规模过小不得不进行撤并,另一方面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的供需失衡,造成了教育资源紧张的情况。 本文共分为七部分,其中导论部分主要介绍选择这一选题的背景和目的、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是本文的相关理论基础;第二章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例,分析了影响民族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主要生态因素;第三章在肯定了黔南州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显著成效的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四章是对相关问题进行反思;第五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