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和中国东部极端降水的高分辨区域气候模拟与预估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yang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首先应用多个中等分辨率(水平格距10~50公里)区域气候模式进行了西北太平洋台风和中国东部极端降水在历史基准时期的模拟,在详细评估各区域气候模式对西北太平洋台风和中国东部极端降水模拟性能的基础上开展了未来预估。然后,针对所使用区域气候模式分辨率不够精细,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造成的极端事件刻画能力不足等缺陷,从上述中等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中选取了性能相对较好的模式,进一步嵌套更高分辨率的对流分辨尺度区域气候模式(水平格距≤4公里,Convection-Permitting Model,简称CPM),进行了中国东部登陆台风及次日尺度(sub-daily)极端降水的模拟与预估。最后,针对登陆中国东部的超强台风在未来气候变暖背景下如何变化的问题,采用基于气候变化平均增量的扰动试验方法(PGW,Pseudo Global Warming)驱动CPM开展了历史上登陆中国东部超强台风个例的未来再现模拟,评估了气候变暖对此类超强台风强度、结构及风雨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中等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对于历史基准时期西北太平洋地区台风的气候统计特征大多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包括频次、路径、强度及风压关系等。但也存在不足,集中表现在模拟的强度较观测偏弱,强台风个数较观测偏少,对超强台风的模拟能力欠缺。综合多个区域气候模式的预估表明,未来气候变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台风变化具有以下特征:热带气旋年均频次将减少但达到台风级别的个数将增加;台风活动区域将北移,高纬度台风活动将有所增加,登陆或影响华南地区的台风将减少,而登陆或影响华东地区台风频次将增加。但是各个模式之间还存在一定差异,在变化的数量或量级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2)各个中等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东部历史时期极端降水特征有较好模拟能力,包括年平均降水量、年降雨日数、平均日雨强、极端降水占总降水比例等。比较多个区域气候模式的预估表明,中国东部极端降水变化具有如下特征:整个中国东部的日降雨强度及极端降水量占比均呈增加趋势;华南地区年总降雨日数呈减少趋势,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降雨量和大雨日数呈增加趋势;北方地区(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年最大连续干旱日数减少而南方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则是降雨更为极端化(极端降水占比和最大连续干旱日数均增加)。而预估的较大差异表现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年降雨日数,华南地区年降雨量和大雨日数,以及各区域的年最长连续降雨日数、最大连续5天降水量等。(3)对流分辨尺度区域气候模式(CPM)的模拟表明,CPM相对于中等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CM)有了较大改进。CPM可模拟出中国东部近海海域的超强台风,登陆台风的强度及区域平均降水与观测接近;模拟的精细的台风内核结构相较中等分辨率RCM更为合理,包括清晰的台风眼、细窄眼墙及螺旋雨带等;CPM对中国东部各级降雨小时数、小时雨强及降雨峰值出现时刻的模拟有了显著改善,与观测更为一致。对中国东部登陆台风和短时极端降水的未来预估表明:中国东部近海和登陆的台风强度将有所提高,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级别的频次显著增加,登陆前后小时区域平均降水显著提升;中国东部地区总降雨小时数和弱降雨小时数减少,强降雨小时数增加。(4)应用PGW强迫驱动CPM,开展了历史上登陆中国的5个超强台风在未来变暖环境下再现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若此5个台风未来变暖环境下再次出现,台风强度及降水均有所加强,台风登陆后在陆地上持续时间有所延长。机制分析表明,未来变暖背景下海温增加会使得台风变强,而高空温度场增加则会导致高空温度层结更为稳定进而抑制台风的发展,二者的综合作用导致台风变强。
其他文献
雾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低能见度天气现象,其长期变化特征包括两个方面,雾频次(雾日)与雾生命时间(持续时间)。前人研究表明,雾长期变化的影响因子为气候变化、城市化(指土地利用改变引起的热岛干岛效应)、气溶胶。过去50年,中国东部气候发生显著变化,同时,城市化快速发展、气溶胶污染加重。雾作为一种发生在近地面的云,对这些因子的响应程度应该更强,变化特征可能较为显著。然而,这三个因子对雾的影响交织在一起,很
大气的热力和动力特性决定了云的生成、发展和消亡过程,影响云粒子数浓度、大小和相态等微物理参数分布特性,同样云的微物理结构及其垂直运动特征也反映了大气热力、动力结构及天气系统的发展。因此,对云的宏观、微物理以及大气垂直运动的精细探测对揭示天气系统的生消和发展演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布设在北京地区由毫米波云雷达、微波辐射计、风廓线雷达和激光雷达组成的垂直廓线综合观测站,开展云微物理参数观测试验。
研究表明,对流层中水汽初值的误差是数值预报,尤其是短时(0–12 h)预报中不确定性的重要来源。相比传统的常规观测资料,星载微波湿度计资料由于其覆盖范围广、垂直分辨率高,并且可以穿透非降水云探测到云内大气湿度信息等优势,能很好地弥补常规观测资料的不足。因此,同化微波湿度计资料对改善对流层中水汽初始场以及提高数值预报精度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受到纬度、扫描角、地表发射率以及云降水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微
环境风的垂直切变是影响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关键因子之一,深入理解垂直风切变影响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物理机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也对改善热带气旋强度预报具有重要意义。观测研究表明垂直风切变不利于热带气旋的发生发展,统计研究也证实了垂直风切变与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负相关关系。同时,热带气旋强度变化与垂直风切变所在高度的密切关系也逐渐被认识,统计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均显示热带气旋的发生发展对对流层低层的垂直风切变更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了解中国区域的植被-气候系统有助于更好地研究未来区域气候变化。但是当前对东亚地区的未来气候预估研究多缺乏考虑植被和气候的动态耦合过程,因此本文利用动态植被模型CLM-CNDV以及其与区域气候模式的同步耦合模式RCM-CLM-CNDV进行了多套数值试验,重点关注植被和气候动态耦合在区域气候变化中的影响,研究了1.5℃和2℃温升背景下未来中国区域植被变化特征,耦合
热带气旋(TC)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空。由于海上高精度观测资料的缺乏和TC生成涉及到多尺度相互作用的复杂性,造成了TC的生成仍然是台风动力学中一个未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基于再分析资料的诊断分析和中尺度模式的数值模拟,研究了热带季节内振荡(MJO)和东风波扰动对TC生成的影响及其机理问题,得到以下三点主要结论:(1)阐明了MJO对TC生成的调制作用,并揭示了在不同的海域MJO影响TC生成的决定性因子的差
本文针对地基微波辐射计应用中疏于系统标定和数据订正而导致的亮温数据偏差以及云对大气温湿度反演的影响问题,根据辐射传输理论和辐射计性能开展地基微波辐射计亮温模拟计算分析和质量控制研究,细化晴空、云天样本的筛选,建立起基于晴空样本的全样本亮温数据的系统偏差订正方案;根据云天辐射传输理论定量分析云的辐射贡献,基于辐射计各通道对云的响应分析,提出“三通道法”利用微波辐射计自身三个通道的观测亮温反演云参数;
广西位于华南西部,地形复杂,具有独特的气候特征,是我国暴雨的多发地区,每年因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给广西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目前在广西暴雨气候变化及其异常成因方面仍有很多重要问题还没有研究清楚,因此研究广西暴雨多尺度变化异常特征及其成因,加深对暴雨事件频发物理机制的认识,提高广西洪涝灾害预测水平以及防灾减灾非常重要。本文利用1961~2016年广西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等资料,使用统计诊断方
云是地球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云和环境空气之间的湍流夹卷混合过程对云的宏微观物理特性、暖云降水形成过程以及气溶胶间接效应的评估都有显著影响。然而对该过程的理解还很有限,参数化方案还需要进一步改进。而且夹卷与云滴谱离散度的相互作用有待深入理解:一方面,夹卷混合机制对云滴谱离散度的影响还缺乏定量的分析,主导云滴谱离散度和夹卷率相关关系的物理机制和关键影响因子还不清楚;另一方面,离散度对夹卷混合机制的影
大气辐射传输在气候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气候模式中的大气长波辐射过程参数化仍有改进的空间。为了改进气候模式中长波辐射过程参数化方案,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首先,本文基于红外辐射不变性原理,提出了一种可求解多层垂直非均匀大气的红外辐射传输累加法,并建立了红外四流离散累加方案(δ-4DDA)和红外四流球谐累加方案(δ-4SDA),评估了两种四流方案的计算精度和运算效率,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