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AAD)是指应用抗生素后发生的、与抗生素有关的且没有其它原因可以解释的腹泻,也包括抗生素本身的不良反应所导致的腹泻,它是发生在抗生素治疗48h后,连续24h之内出现3次以上水样便、粘液便或不成形便。Bartlett对AAD的解释是:在抗生素使用过程中或使用之后出现的腹泻,并排除细菌性痢疾、轮状病毒性肠炎等疾病,但是又找不到引起腹泻的原因。近年来,广谱抗生素在儿科中应用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也在逐年上升,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的儿童,AAD的发生率在11%~40%之间,80%以上发生在抗生素应用4~5天时。任何抗生素都可以引起AAD的发生,典型发生率为5%~35%,它是最常见的医源性腹泻。抗菌药物为目前住院患儿应用最普遍的药物之一,虽然挽救了无数感染者的生命,但也产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其常见的副反应中AAD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AAD的发生机制:①肠道菌群失调;②抗生素干扰糖和胆汁酸代谢;③抗生素的变态反应及毒性作用对肠黏膜的直接作用;④药理学作用对肠道动力的改变。益生菌具有抗菌活性和抗毒素作用,其机理是:促进肠道正常菌群平衡、直接抑制病原菌生长、分泌抗致病菌毒素蛋白和增强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从而减少腹泻天数、减轻脱水程度[6]。经国外临床研究证实布拉氏酵母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 SB)可有效预防儿童AAD的发生,但是国内有关SB预防儿童AAD方面的研究报告还不多。SB是目前全球唯一的生理性真菌制剂,它不会被胃液、胆盐、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等消化酶所灭活,口服时无需与抗生素间隔时间。它具有促进肠道正常菌群平衡、抗菌活性、抗毒素作用、营养作用等独特的作用机制。最近文献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SB可成为临床医生控制小儿罹患腹泻的有效手段之一,可缩短腹泻病程及住院时间。笔者选取在我科应用抗生素治疗的肺炎患儿98例作为观察组,收集2007年-2009年肺炎患儿病历92例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SB在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的预防作用,并提高临床儿科医师对其的认识。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的选取观察组为收集2011年10月~2013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肺炎患儿98例,其中男48例,女50例,年龄1月~3岁,1月~1岁71例,1岁~3岁27例,均为足月儿,出生时情况均无异常,接受抗生素治疗≥7天,抗生素种类均为头孢菌素类,静脉给药。排除:入选时存在腹泻或入院后48h内出现腹泻者;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有先天畸形者;病情危重者;需要消化道手术者;患有心血管系统及血液系统疾病者;入选前2周内接受过益生菌制剂治疗者;确诊毛细支气管炎者;确诊轮状病毒性肠炎者;接受具有腹泻副作用的中成药的治疗者。对照组92例(2007年~2009年),患儿在肺炎治疗过程中未使用过任何微生态制剂。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肺炎常规治疗以及对患儿的病情评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研究对象的分组处理观察组在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入选时即加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对照组仅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比较两组腹泻的发生率、腹泻的严重程度以及腹泻持续时间。3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观察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两组AAD的发生率、腹泻程度以及治疗效果的比较采用x2检验,腹泻持续天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P=0.05,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7天内观察组98例出现AAD22例,发生率22.45%,出现重度腹泻6例,发生率6.12%,腹泻持续时间(2.89±0.63)d;对照组92例出现AAD28例,发生率为30.43%,出现重度腹泻8例,发生率8.70%,腹泻持续时间(4.38±0.71)d。两组腹泻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9,P<0.01)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散剂能有效降低肺炎患儿AAD的发生率,缩短腹泻持续时间以及减轻腹泻程度,利于患儿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