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及白介素-6(IL-6)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作用;通过观察瑞舒伐他汀干预治疗对DR的改善效果,探讨瑞舒伐他汀在改善DR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部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25例,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糖尿病(DM)诊断标准。实验组依据双侧眼底检查结果分3组: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肋R),42例;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33例;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50例。正常对照(NC)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DR诊断根据1987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DR分期标准,以未并发DR的患者DR数值记为0,并发DR的患者则将病变等级量化为数值,并以该值参与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血清IL-6及PEDF浓度,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直线相关分析,探讨血清IL-6及PEDF浓度变化与DR严重程度的相关性。(2)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部收治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采用自身对照和组间对照的方式,将该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均控制血糖达标(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1),一组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加入瑞舒伐他汀干预(实验组),另外一组仅常规降血糖治疗,不加瑞舒伐他汀干预(空白对照组),并且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原降糖方案不变。疗程为3个月。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EDF、IL-6、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以及眼底病变的变化情况。结果(1)实验组血清中PEDF、IL-6浓度与N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3.12,P<0.01;F=198.08,P<0.01).NDR组、BDR组、PDR组中血清PEDF浓度有依次降低的趋势,血清IL-6浓度有依次升高的趋势。实验组组间糖尿病病程比较,糖尿病病程有明显增加的趋势(F=264.09,P<0.01),各实验组糖尿病病程与血清中PEDF、IL-6的浓度相关(r=-0.831,P<0.01;r=0.852,P<0.01)。实验组血清中PEDF、IL-6浓度与DR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r=-0.941,P<0.01;r=0.932,P<0.01)。(2)实验组血清IL-6、TC、TG、LDL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血清PEDF.HDL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DR患者的视网膜病变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空白对照组血清PEDF、IL-6、TC、 TG、LDL、HDL水平以及DR患者眼底病变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的差值(△PEDF、△IL-6、△DR、△TC、△TG、△LDL、△HDL)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中△PEDF、△IL-6与AD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中△PEDF、△IL-6与AD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EDF、IL-6在DR发生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当糖尿病患者血清PEDF浓度降低或血清IL-6浓度升高时促进了DR的发生、发展。通过对DR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干预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血清IL-6浓度,延缓血清PEDF浓度的减少,并能改善DR患者眼底病变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