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大西洋中脊26°S热液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所收集的岩石、多金属硫化物样品进行详细的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对区内多金属硫化物岩相学特征、烟囱体重建、成矿作用过程、成矿物质来源进行细致研究。依此主要开展了两个方面的研究:(1)探讨慢速扩张洋中脊上典型热液区硫化物成矿的控矿因素、成矿条件及成矿过程,揭示慢速扩张洋中脊环境下热液硫化物矿床成矿作用过程。(2)通过岩石地球化学、矿石矿床地球化学、矿物学和熔体包裹体组成研究,探讨研究区玄武岩与热液硫化物之间的成矿元素关系,揭示成矿物质来源。研究热液区位于南大西洋中脊26°S脊段轴部地形高地,周围为大量枕状玄武岩,玄武岩新鲜未发生蚀变。慢速扩张洋脊岩浆供应量大、岩浆房位置较浅,可以为区内热液活动提供主要的热源。26°S脊段基底为亏损地幔熔融产生的正常的洋中脊拉斑玄武岩(N-MORB),岩浆演化过程中不断有岩浆注入使得岩浆成分调整变化。热液区产出黄铜矿、黄铁矿及闪锌矿,烟囱体内黄铜矿和闪锌矿都表现出Fe、S、As含量增加,Zn、Ni含量降低的趋势,仅有15°S脊段黄铁矿随着晶体形貌越来越自形表现出Zn富集的趋势。通过对硫化物样品矿物学的研究,发现所研究脊段缺失各类硫酸盐矿物,说明所研究热液区成矿过程仅存在硫化物成矿期。根据矿物共生组合关系及结构特征将其分为四个成矿阶段:富Fe成矿阶段、Fe-Zn成矿阶段、Fe-Cu成矿阶段和富Cu成矿阶段。此成矿作用过程中形成胶状黄铁矿(主)→胶状黄铁矿+闪锌矿+自形-半自形黄铜矿→粒度较大,自形晶粒状黄铜矿+麻点状、草莓状黄铁矿→它形晶粒状黄铜矿的烟囱结构。通过对基底岩相学,基底Cu、Zn含量对比,熔融包裹体,赋存于基底的多金属硫化物微晶、基底与硫化物成分对比的研究揭示成矿过程中的金属元素可能不是来自于热液流体与玄武岩相互作用萃取得来,而可能是直接从岩浆期后热液中直接分离出来的一种成矿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