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卵石地层盾构隧道地表最大沉降量规律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haizi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脚步的加快,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人口与日俱增,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而地铁的修建能大幅度减少交通拥堵现象。由于地铁在城市施工的特殊性,盾构施工技术以其施工速度快、人工投入少、高效自动化、占地拆迁少等诸多优点在地铁施工中具备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盾构技术仍然无法避免在隧道修建时引发地层沉降的这一普遍现象,地层沉降可导致隧道上方地面开裂,坍塌,甚至会影响地表原有建筑,造成不均匀沉降乃至倾斜,尤其在砂卵石地层中,地层胶结能力差,受扰动后地层损失传递的不规律性提高了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的风险,直接增加工程的经济支出。本文以成都地铁17号线一期盾构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通过工程现场实践、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的手段对成都砂卵石地层盾构掘进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的规律进行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详细介绍了成都地铁17号线一期工程白佛桥站(原永康森林公园站)~机投桥站(原机投镇站)~设计终点站区间的盾构工程区间情况、地层情况和地下水条件。并详细介绍了白机区间监测方案,收集统计了白机区间地表沉降监测数据,结合监测数据和预警发生工况,对红色预警断面DBC75755做了详细分析,为下一步的预警预防工作打下了基础。(2)对经典沉降理论-Peck理论做了成都砂卵石地层适用性验证,验证结果表明Peck公式在成都砂卵石地层中应用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由于地表最大沉降量的预测准确性取决于沉降槽宽度i和单位地层损失V的准确性,故对两个参数展开研究。结合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对Peck公式中沉降槽宽度i和地层损失V的求解方法做了改进。研究结果显示沉降槽宽度i与其对应的隧道埋深H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符合Allometricl模型关系,这一结果简化了砂卵石地层隧道沉降槽宽度i的求解方法;另外对前人的地层损失求解方法(出渣量-注浆量-管片体积)中引入参数有效注浆率的概念,并给出其求解方法,且给出了单位地层损失体积V的数学计算式,使得地层损失V的求解更加具体化。(3)根据工程资料和监测数据,结合改进后的沉降槽宽度i和地层损失V的求解方法,推导了砂卵石地层地表最大沉降量Smax预测的数学模型,使得砂卵石地层地表最大沉降量可以根据盾构刀盘半径、管片外径、总注浆率,出渣量、注浆量、渣土松散系数、隧道埋深等现场数据来较为精确的预测,并在机终区间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沉降槽宽度i和单位地层损失V优化的合理性。(4)采用Midas GTS NX有限元模拟软件对成都地铁17号线白机区间左线隧道进行三维模拟,得到不同盾构推力和地层不同注浆硬化程度对地表最大沉降量的影响。最终确定白机区间盾构推力应在30000k N~40000k N之间能够使得地表最大沉降量最小,而对掘进扰动的土体,在同步注浆加固后24小时的弹性模量应在150MPa左右,可有效减缓地层损失体积。(5)对盾构隧道地表沉降机理做了详细分析,概括了砂卵石地层隧道盾构施工造成地表沉降的因素,主要从地质特征、盾构机选型和盾构掘进参数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做了详细分析。并分别从出渣量、渣土改良和同步注浆三个方面对砂卵石地层盾构隧道的地表沉降提出有效控制措施。
其他文献
针对传统竖向条分法应用于锚固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存在土条与锚杆相交的问题,本文提出按锚杆方向划分土条的斜条分极限平衡分析思路,该方法中锚杆只穿过单个土条,避免锚杆与土条相交带来的受力分析困难。以均质土坡为例,应用Sarma法条间力假定,本文先推导斜体分法的稳定性系数(FS)解析式,并利用Python语言编写计算程序,结合算例检验本文方法的适用性,并对算例验证结果呈现出的若干问题给出了定性解释;分析坡高
学位
近年来关于环境中重金属铅和镉污染的修复方法、修复机理、吸附材料的研究一直是环境工作者的研究重点,其中关于开发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材料制备具有重金属去除能力的高效吸附剂备受学者关注。因此,本论文以农业废弃物-棉籽壳制备的生物炭为原始炭,对其进行KMn O4改性,进而获得具有更高吸附能力的KMn O4改性棉籽壳生物炭(MBC)。并采用SEM-EDS、BET、TG等手段对生物炭进行表征,分析生物炭的基本理化
学位
<正>2020年6月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档案法》进一步规范了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对新时代高校档案的管理、利用和公布、信息化建设和监督检查等内容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应通过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推进高校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
期刊
初始结构是影响粗粒土结构演化的根本内在因素,同时也是困扰着粗粒土结构性研究的一个难题。研究粗粒土初始结构特性,揭示剪切过程中粗粒土初始结构演化规律,对于工程建设中粗粒土结构特性及稳定性评价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围绕粗粒土剪切过程中初始结构演化规律这一核心内容,在对粗粒土物质组成和颗粒接触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初始结构评价指标特征,根据粗颗粒(P20)含量不同对粗粒土的初始结构类型进行划分;随后
学位
2019年8月6日14时起,受持续降雨影响,四川省简阳市丹景乡环湖路雷打石段发生滑坡复活,约200万m~3的山体发生顺层滑动,导致前缘抗滑桩损坏失效,环湖路和双简路被损毁,交通中断。雷打石滑坡地处川中红层丘陵区,分别于2010年8月20日和2019年8月6日发生了两次滑动,主要发育在砂岩、页岩互层的岩层中,是典型的红层缓倾角顺层岩质滑坡。2019年滑坡滑床产状109°∠21°,滑坡面积约11.6×
学位
川东隔档式褶皱带由一系列紧窄背斜和宽缓向斜相间排列组成,其中紧窄背斜成山,宽缓向斜成谷,是打造以重庆为中心的辐射状交通网络的天然屏障。复杂的岩溶地质环境及水文地质条件,阻碍了城市交通走廊的修建与发展。沥鼻峡背斜作为川东隔档式构造区西边界华蓥山复式帚束背斜的西支,在多期次的褶皱改造定型中,背斜经过倾伏与扬起形成了斜列式的次级褶皱,使背斜的“鞍部”成为富水构造。这种鞍部富水构造在隔档式构造区中的铜锣峡
学位
报纸
尖子山航电枢纽工程目前正处在建设期,工程以航运为主发电为辅,工程的成功建设,对打通成都平原到长江干流水运通道具有重要意义。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建设和运行期的安全稳定,需要评价坝址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本项研究开展的室内及现场试验有:弱风化泥岩、微新泥岩及含膏泥岩单轴抗压强度、灌浆前后的岩体声波测试、灌浆前后岩体变形模量和承载力试验、部分钻孔涌水量测试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坝基岩体质量分级、注浆效果分析,并
学位
大渡河流域位于四川西北部,流经10余个县市。该区域水电开发活动较频繁,地质构造运动较为活跃,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较为密集,因此有必要对该区域进行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得出在该区域内的工程地质条件特征。本文以大渡河中上游深切河谷区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搜集并分析各成果资料的基础上,以地形地貌参数为切入点,分析各地貌参数之间的相互联系,由此得出深切河谷的基本类型,并根据涵括的基本类型归纳总结出其特征。进一步选择7
学位
随着我国在公共交通领域的不断投入,大量交通基础设施在红层地区修建,红层作为一种特殊的地层,其边坡稳定性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如何对短时间内形成的大量红层公路边坡进行快速合理的评价、准确的预测、及时的管理与防治,成为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本文以四川省仁沐新高速公路主线及马边支线工程为依托,基于红层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研究,开展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快速评价指标筛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