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灵巧驱动机器人的双边控制方法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o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遥操作技术应用广泛,如远程医疗、太空机器人等。双边控制是遥操作技术的经典方式,可以适用于各种交互情景。双边系统的透明性与稳定性是相互矛盾的,要根据实际任务进行取舍。传统双边系统在交互时末端刚度过大,使系统整体的安全性不够。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阻抗控制的双边控制方法。本文建立了包含操作者与环境在内的双边系统动力学模型,用一种更直观、实用的新型双边控制框图,对双边系统的可操作性、无源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搭建了动量扰动观测器代替力矩传感器获取系统的交互力矩,有效减少了噪声对系统的干扰,并使整体结构变得更轻量化。传统的机器人系统具有结构复杂、成本高、多级传动、控制效率低的特点,故本文选择永磁体腕式球关节电机作为仿真与实验平台,这是一种三自由度磁测控一体化的灵巧驱动机器人手腕,具有无传动、磁测控、自传感力位控制的优点。仿真验证了动量扰动观测器的有效性,分析了增益矩阵对性能的影响,并与另外两种传统观测器进行对比。仿真分析了双边系统的综合性能及控制参数对系统的影响,并与另外两种传统的双边系统进行对比,以核酸检测为场景,对引入末端执行器的双边系统进行仿真。基于球关节电机搭建双边系统实验平台,通过力矩传感器实例验证了动量扰动观测器的有效性,通过闭环运动控制实验验证了单边电机平台的轨迹跟踪性能,通过全闭环双边控制实验验证了基于阻抗控制的双边系统的柔顺性与透明性。
其他文献
复合材料SiCp/Al因其可设计性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常用于制作航空航天传感器支架等,属典型的难加工材料,加工时刀具磨损较快。使用镶齿刀进行加工时,每齿的磨损程度不尽一致,因而每个刀齿受到的切削力不同,导致加工过程不稳定。因此,为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表面质量,对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加工过程中每齿的磨损状态监测亟待研究。因此本文主要从磨损刀具切削力模型、不同齿磨损状态监测和加工参数优选等方面开
学位
整体叶环叶片具有曲面复杂、流道较窄较深、叶片薄且材料难加工等特点,对加工技术有更高的要求。插铣法由于材料去除率大且径向受力小于侧铣法,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和刀具使用寿命,因此可用于叶环的流道加工中。现有的切削几何方法仅适用于规则表面加工且局限于第一次走刀过程中,通用性较低,尚未有适用于任意切削工况的切削几何分析方法。而针对插铣的工艺优化研究,也局限于三轴加工且得到一个固定的参数组合,尚未应用到五轴联
学位
林地在我国广泛分布,四足机器人在林地中的探索、测量、运输等功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野外林地是典型非结构化环境,缺少预先构建好的高精度地图,没有突出的环境信息特征,给四足机器人的定位与导航带来了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开展了四足机器人在林地环境中的定位与人员跟随导航方法研究,并开展相关实验进行验证。分析了林地环境工作场景特点,设计了基于激光SLAM技术的林地感知与定位方案,以及基于引导人员的
学位
六自由度精密主动隔振系统是保障光刻机等精密设备服役性能的关键子系统之一,用于隔离设备内外复杂的环境扰动。本文针对现有主动隔振系统缺乏规范测试流程、动力学参数估计误差大和超低频隔振性能差等问题,研究了系统的测试方法、模型辨识方法和控制方法,以减小隔振系统调试时间,进一步提升隔振性能。为了更好的设计辨识算法和控制系统,本文首先建立了三点并联支撑构型主动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传感器的测量模型以及执行器的
学位
智能化、高性能、高适应度的工业机器人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非线性的动态摩擦是造成机器人在低速时运行不良效果的主要原因。对摩擦的精确建模是提高机器人系统精度性能的关键问题。分数阶微积分理论作为新兴的建模理论,表现出参数需求少、模型精度高的建模优势,且分数阶模型的滞回特性和非局部记忆特性与摩擦具有相似性。因此,本文对机器人关节摩擦的分数阶建模展开深入研究。首先从机械结构分析出发,对常见的工业机器人
学位
可穿戴机器人技术在国防军事、康复医疗、工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当前学术研究前沿。我国在2022年“共融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研究计划中强调了人-机-环境多模态感知与自然交互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柔性传感器上述机器人的感知研究中扮演重要角色。柔性传感器具有柔性和非线性的特点,可以与人体皮肤或机器人良好地共形,但在人-机-环境复杂耦合作用下的传感稳定性以及多维载荷的解耦仍是亟待解决
学位
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零件,其型面质量直接影响航空发动机性能和飞行安全。相比目前叶片检测广泛应用的三坐标测量,双目结构光测量具有数据密度高、易于自动化等优势,精度已达8μm,为叶片检测提供全新高效的技术手段。然而,在基于三维点云的航空叶片评价中二维截面测点精准计算困难、叶型轮廓匹配考虑因素单一、叶型特征参数提取复杂,已成为制约航空叶片精确检测的主要难题。为此,本文以高精度面结构光传感器采集的叶片三
学位
作为机器人的末端执行件,机械手在机器人与外界环境交互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传统的刚性机械手不同,软体机械手由柔性材料制成,在面对非结构化环境和人机交互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目前,软体手指通常只能实现常曲率弯曲,不能根据物体的形状大小主动改变弯曲模式,导致在操作物体时效率较低,稳定性较差。针对常曲率弯曲的软体手指的不足,本文基于巨电流变液提出了一种可实现分段弯曲的软体手指。并对软体手指结构参数进行优化,
学位
三维感知技术是机器人感知周围环境中三维信息的关键技术,是足式机器人进行路径规划等高级决策的基础。为了应对特殊任务需求和复杂作业环境,要求三维感知系统能够进行高速、高精度、高鲁棒性的场景深度估计。因此,本文针对足式机器人中的高速高精高鲁棒三维感知问题开展研究,设计了一套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三维感知方案,并提出了一种局部描述子算法。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双目相机和ToF(Time of Fligh
学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慢病之一,有关本病的诊治管理国内外均有相应的指南和共识。但至今,尚未见有慢阻肺中西医结合管理的专家共识。故邀请国内对慢阻肺诊治具有丰富经验的中、西医专家,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及个人经验制订本共识,内容包括:慢阻肺的早期识别和诊断、疾病评估、稳定期慢阻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的评估和中西医干预措施、随访及管理,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