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对小鼠急、慢性肺炎模型的疗效探究

来源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z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不同的外界环境中分离和纯化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烈性噬菌体,鉴定这些噬菌体的重要生物学特性,如基因组特征、形态学特征、裂解谱和抗菌效果等,从而筛选出可用于治疗性试验的噬菌体候选株;通过构建小鼠急、慢性肺部感染模型评估噬菌体在体内的抗菌活性,为开发新型抗铜绿假单胞菌制剂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实验室菌株PAO1、ATCC27853、PA14为宿主,通过双层琼脂平板法,分离、纯化和验证铜绿假单胞菌烈性噬菌体;纯化后的噬菌体通过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8000,PEG8000)进行颗粒浓缩,以及经氯化铯(cesium chloride,Cs Cl)密度梯度超高速离心去除噬菌体溶液中所含大量的内毒素;通过噬斑测定实验观察噬菌体在含不同细菌平板上形成的噬斑表型特征,进而测定噬菌体的裂解谱;用2%磷钨酸钾(potassium phosphotungstate)对病毒粒子进行负染色后置于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下观察噬菌体的微观形态特征;利用无水乙醇沉淀法制备噬菌体基因组,并送生物公司进行测序;通过监测细菌生长动力学观察噬菌体体外抗菌活性;以及利用实验室菌株PAO1和临床分离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铜绿假单胞菌W19和琼脂包裹的粘液型菌株FRD1构建小鼠急、慢性肺炎模型,通过检测感染小鼠肺部细菌克隆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变化,以及肺组织病理学,从多方面评估体内噬菌体疗效。结果:本次实验以PAO1和ATCC27853为宿主菌,成功地分离纯化得到4株烈性噬菌体,分别命名为HX1、MYY9、MYY16、TH15。首先,H X1和MYY9噬菌斑形态为圆形、清晰、透明;MYY16噬菌斑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边缘模糊中间清晰,透明度不及其他3株;TH15噬菌斑小但清晰、透明。第二,TEM观察显示: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 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ICTV),TH15含有可收缩的尾部,属于有尾噬菌体目(Caudovirales),肌尾噬菌体科(Myoviridae);其他三株含有不可收缩的短尾,属于有尾噬菌体目,短尾噬菌体科(Podovir idae)。裂解谱结果显示:HX1和MYY9最宽为87.10%,MYY16居中为70.97%,TH15最窄为58.06%。基因组测序和分析结果显示HX1和MYY9碱基序列具有高度一致性,达97.84%,两者均属于phi KMV-like噬菌体属,并与该属中其他成员高度相似。通过预测基因组中每个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s,CDS)的氨基酸产物分析结果显示:基因组中均未发现与抗生素耐药性、毒力因子编码基因或溶原性基因(如位点特异性整合酶或阻遏物)等不利于噬菌体疗法的序列。第三,体外细菌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M YY16对宿主菌的抑制作用弱于HX1和MYY9。具体来讲,即使在MOI(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s,感染复数)=0.000001情况下,HX1、MYY9也能有效地抑制PAO1的生长,相反,当MOI<1时,MYY16对PAO1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次,HX1和MYY9均能有效抑制临床菌W19和F RD1的生长。最后,PAO1和W19用于构建小鼠急性肺炎模型,高产粘液型菌株FRD1用于小鼠慢性肺炎模型,噬菌体作用于以上两种感染模型,均能使肺部细菌CFU值下降,降低BALF中促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的合成和释放,减轻肺组织炎症应答和组织损伤。结论:本研究实验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烈性噬菌体在体内外均能很好地发挥其抗菌作用,降低感染的肺组织细菌定殖,减轻肺部炎症反应,对细菌感染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背景:开胸手术是纵隔、肺和食管等胸外科疾病的常见治疗方式,但开胸手术后常常伴发胸部切口疼痛。术后疼痛不仅可以引起应激反应,还可以严重影响胸廓运动、排痰和咳嗽等动作,使得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受到限制,最终可以导致患者发生术后肺炎和肺不张等并发症。因此开胸手术后良好的镇痛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还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硬膜外腔麻醉是开胸手术后常见的区域镇痛方式,镇痛效果较好,但容
目的:比较Wiltse入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via Wiltse approach,W-TLIF)及后正中入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via midline approach,M-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
背景:术后胰瘘(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是胰腺手术后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根据国际胰腺外科研究小组(ISGPF)的定义,根据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术后胰瘘(POPF)被分级为A级到C级,其中A级胰瘘又被称为生化漏。本研究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收集156例病例进行分析,研究目的是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生化泄漏进展为B级胰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5年2月至2
目的:胰腺创伤(pancreatic trauma,PT)是指因外力作用而导致的胰腺损伤,其发生率虽低,但死亡率较高。目前针对胰腺创伤的救治措施主要为感染控制、出血抑制、病情发展限制等方面,而对于创伤后胰腺组织修复及功能重建尚无有效的治疗策略。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已广泛应用于组织修复,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但干细胞治疗仍受到其存活率和滞留率的影响。业已证实,细胞外基质水凝胶可为干细胞提供良好的
目的:在膝骨关节炎(KOA)的发生发展进程中,促炎因子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尚不清楚其发病机理中涉及的特定靶标因子。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病变程度的KOA关节软骨中白细胞介素-15(IL-15)在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关节软骨退变程度及X线分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或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KOA患者的膝关节软骨标本,共30例患者满足我们的纳入要求,根据患者手术之前的X片
目的:观察维生素D3对高脂饮食诱导的C57BL/6J肥胖小鼠白色脂肪组织的影响,探讨其对脂肪细胞形态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5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126只,随机分为普通膳食组(CON,n=18)和高脂模型组(HFD,n=108),造模10周后,高脂模型组筛选出体重高于普通膳食组平均体重20%的肥胖小鼠进行后续干预,CON组小鼠继续予以普通膳食饲养。将造模成功的肥胖小鼠随机分为高脂模型组
目的:通过医院临床诊断数据和诊疗资料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所有收治的住院的急性中毒患者的数据,明确:1.描述因中毒就诊治疗患者的人口学、临床流行病也及时间季节趋势;2.探索影响中毒就诊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3.建立中毒患者生存预后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同时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曾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住院的急性中毒患者的一般相关临床研究资料;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指标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术后感染、出血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90例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研究时间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根据有无感染分为非感染组(n=63)与感染组(n=27);又根据有无出血分为非出血组(n=71)与出血组(n=19)。(1)比较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出血组与非出血组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手术时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中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血清表达水平及其基因多态,分析血清Ang2作为SLE生物标志物的潜能,以及与疾病发生的关联,为揭示Ang2作为SLE可能的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纳入58例SLE患者和95例健康对照,分析Ang2浓度与患者临
目的:通过测定和分析哮喘小鼠肺组织中Rac1酶(Rac1)、白细胞介素-33(IL-33)和II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的水平,观察给予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干预后,哮喘小鼠肺组织Rac1、IL-33及ILC2数目的变化,明确Rac1、IL-33和ILC2是否参与哮喘气道炎症的发生过程及1,25-(OH)2-D3对哮喘小鼠肺组织Rac1、IL-33和ILC2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