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符号与空间:陕西袁家村民俗文化的美学体验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ha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已进入消费社会,消费的本质也与过去存在极大差异。消费者所购买的不仅限于物品的使用价值,更关注于物品是否能产生或制造意义,消费俨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此背景下,也涌现了一大批新型的消费符号与消费空间,其中民俗文化旅游消费愈发受到学界的关注。在传播学视角下,这种消费过程即为一种传播过程,其中旅游地作为“传者”,所传播的是其物质载体与精神内涵相统一的讯息,且讯息是具备地域文化意旨的符号,消费者则为“受者”。换言之,符号、空间成为旅游地文化传播的最佳媒介。在众多民俗文化旅游地中,陕西袁家村树立起“关中民俗体验地”的品牌传播主题,先后被评为“全国民俗示范村”、“中国最美乡村”,每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逐渐成为消费者心中“关中民俗”的代名词。这一现象引起笔者的审视与反思:在消费形态转变的时代背景下,袁家村建构起何种民俗符号消费空间,消费者在此产生了哪些美学体验?  本研究以消费符号、空间消费理论以及生活美学、美学体验的论点为指导,首先对符号消费、空间消费理论和生活美学、美学体验的论点进行了梳理和介绍,并论证出适用于本研究的消费符号空间与美学体验之分析架构。其次,本文对袁家村的民俗消费符号体系展开研究,分析发现袁家村所呈现的关中民俗消费符号分为民俗LOGO、民俗建筑、民俗语言、民俗服饰、民俗工艺、民俗美食六大类别,这些符号又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集合意义”,共同建构起具有该品牌独特氛围的民俗文化消费空间。接下来,本文在民俗消费符号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焦点置于较微观的个人生活经验层面,即袁家村消费者的美学体验,分析发现消费者的体验都涉及到“差异化”的建构,这也符合了符号价值的差异逻辑。最终,本研究总结前文的分析研究结果,解析Baudrillard所提出的符号的“集合意义”,即符号集合为空间,空间成为品牌传播的最佳媒介,并思考“体验感”的美学化趋势在陕西其他旅游地的应用。  综上,本研究认为传播空间以各种美学化的符号营造而成,成为可供消费的整体意涵,即“符号消费”此现象不仅涉及物品本身转变成为符号的过程,同时也牵涉消费者个人主观的认知与行为。
其他文献
该项目是德国慕尼黑美术学院的扩建工程,该学院自1876年成立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原有的规模已不能满足现时的需要,学院通过此次扩建,除了要在原先的Steinbaracke大楼增设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旧房拆除工程中,由于盲目蛮干,工伤事故时有发生.很多人以为拆除旧房靠的是力气,撬撬敲敲就行了.这是个极大的误区.其实,拆除旧房是大有学问的.
地震时,建筑物是怎样垮的?是地震震垮的?不是,它是被重力压垮的.物体的质量在地震时有双重作用:一是产生重力,铅直向下;另一是产生水平惯性力,水平震动.本文为讨论问题简单,
隐性采访,作为90年代逐渐兴起的一种采访手段,其应用经历了一个曲线变化,从媒体的大面积采用,到目前逐渐稀缺。作为一种有效监督手段,它很好地维护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但由于采访中存
期刊
期刊
每逢季节变化尤其是在冬春和秋冬交替的时候,地面常在一夜之间大面积隆起,同时伴有较大声响.我们曾参与了几起类似问题的处理,通过对现场以及工程施工过程的观察分析,找出造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