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科病人围术期调节全身炎性反应对预防性镇痛和术后认知的影响

来源 :首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nkto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急性术后疼痛如果控制不好会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的重塑,导致慢性疼痛的发生,其主要的神经机制是外周和中枢敏化的产生。在此基础上,有人提出了超前镇痛(Preemptive analgesia)的概念,即防止手术创伤引起的中枢敏化。以往采取了多种方法、多种药物对此进行了研究。随着人们对疼痛的进一步认识,发现炎性反应在痛觉敏化的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又有人提出用预防性镇痛(Preventive analgesia)代替超前镇痛,即防止手术创伤和炎性反应引起的中枢敏化,[1]本研究旨在观察同术期使用乌司他丁(ulinastatin)调节全身炎性反应对术后疼痛的影响,以试说明调节炎性反应潜在的预防性镇痛作用。此外,老年骨科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牛率较高,而原因尚未阐明,本研究还想从炎症的角度观察调节炎性反应是否能改善术后认知功能。 目的:观察老年骨科病人围术期使用乌司他丁调节全身炎性反应对预防性镇痛和术后认知的影响;并与术前就开始使用硬膜外麻醉的效果进行比较。 方法:80例60-80岁骨科手术病人被随机分入全麻+乌司他丁组(A)、全麻+硬膜外麻醉组(B)、全麻+乌司他丁复合硬膜外麻醉组(C)、单纯全麻组(D),每组20人。全部病人在全凭静脉麻醉下手术,不使用任何术前药,入室后常规监测,开放静脉通路并行桡动脉穿刺监测动脉压(ABP)。侧卧位取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予2%利多卡因(3-5)ml试验量,平卧位后用咪哒唑仑(0.02-0.03)mg/kg、舒芬太尼(0.2-0.3)μg/kg、异丙酚(1-2)mg/kg、罗库溴胺(0.6-0.8)mg/kg诱导气管插管,术中用异丙酚和雷米芬太尼持续泵入维持麻醉,麻醉苏醒使用新斯的明2mg+阿托品lmg进行拮抗,术后均采用硬膜外镇痛(罗哌卡因5mg/kg+舒芬太尼5μg/kg置于250ml盐水中,背景速度2ml/h,按压一次为5ml,锁定时间45min)。A组病人在诱导后、切皮前予乌司他丁20万U,然后以20万U/h持续泵入至手术结束;B组病人在手术开始前(约15-20min)于硬膜外腔予1%罗哌卡因5ml,之后每45-60min追加5-10ml至手术结束;C组病人联合A组和B组的方案;D组不予其他干预。记录病人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身高、ASA分级、文化程度、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记录疼痛情况,包括术后第一次额外使用镇痛药的时间(即术后病人或家属第一次按压PCA的时间)、PCA的有效按压次数和实际按压次数、术前和术后第1、2、3、7天安静和活动下的VAS评分;记录认知情况,即术前、术后第1、3天的MMSE评分;于术前及术后1、3、7天下午两点取静脉血测IL-6、IL-10、IL-19、IL-21的浓度。 结果:四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ASA分级、文化程度、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是相似的(P>0.05)。炎性因子方面:术前四组患者的IL-6、IL-10浓度是相似的(P>0.05);术后(第七天较术前),IL-6水平:A组(14.84%)和C组(25.92%)下降,C组下降的幅度更大,B组变化不大(升高3.34%),D组升高(10.50%)。术后第一天D组显著高于A组和C组,术后第三天B组和D组显著高于A组和C组,术后第七天C组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IL-10水平:A组(12.17%)和C组(62.65%)升高,C组升高的幅度更大,B组几乎无改变(下降3.40%),而D组下降(23.12%)。术后第1、3天D组显著低于其他三组,术后第七天C组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总的来说,抗炎能力:C组>A组>B组>D组。镇痛情况:第一次额外使用镇痛药的时间(h)A组(6.45±15.53)和D组(2.53±1.57)明显早于B组(17.66±18.21)和C组(23.80±25.13)(P<0.01),PCA的有效按压次数组间无显著性差异(6.55±6.65 vs.6.95±6.80 vs.6.40±6.82 vs.10.80±8.18,P>0.05),而实际按压次数D组明显多于其他三组(8.20±8.12 vs.8.55±8.27 vs.7.50±8.43 vs.15.20±12.20,P<0.05)。VAS评分:术前安静或活动状态下四组病人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安静状态下,四组均达到了满意镇痛(即VAS<3),但是D组术后VAS评分始终高于其他三组(P<0.0 5);活动状态下,除D组外,其他三组都逐步达到了满意镇痛,但是D组于术后第七天仍未能降至3以下,与其他三组构成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1、3天认知障碍总的发生率分别为20%和10%,D组(45%和30%)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x2=10.625,P<0.05;x2=15.499,P<0.01)。新型炎性因子-IL-19和IL-21的个体差异较大,无法在术后进行组间比较,但是IL-19的水 平在D组呈现出下降趋势,而其他三组均有所升高;IL-21的水平在四组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尤以A、C、D三组为明显,尚需要更大的样本量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 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围术期使用乌司他丁调节全身炎性反应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术后疼痛,其效果较术前就开始使用硬膜外麻醉弱,但联合使用上述两种方法能产生比单一使用更佳的结果;调节全身炎性反应、减轻术后疼痛能够减少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新型炎性因子IL-19和IL-21在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意义还有待进一步认识。
其他文献
导语是新闻写作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消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闻报道中导语对细节的恰当运用,可以增强新闻的现场感、真实性与可读性,增强感染力,引人入胜,还可以增加
最美的城市风景就是活跃在公园、广场、社区的一支支老年文艺社团,广场舞、摄影团、健身操……无数个团队带给退休生活无比的情趣,歌咏队无疑是其中最最庞大的一个“支系”.
1.研究背景 缺血性胆道病变(ischemic-type biliary lesion,ITBL)是指由于胆管血供障碍所导致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胆管破坏,使得移植肝胆管树出现非吻合口性节段性狭窄、扩张、
背景与目的:近年研究表明,脏器组织供血动脉发生闭塞后缺血组织血管新生、侧支形成不仅依赖于原位血管的芽生,骨髓起源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 cells,EPCs)也积极参
目的: 1.肾小球硬化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损伤的晚期变化,是进展到慢性肾衰的共同病理基础。肾小球硬化以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ECM)大量积聚为特征。其中转化
摘要:社区教育课程是社区教育活动的载体,是社区教育发展的核心。本文试图以我社区教育课程《西甜瓜的栽培与管理》的建设为例,谈谈秉承“适性”理念,建设社区教育课程。  关键词:适性;社区教育;课程  社区教育是以当地社区为范围,以社区居民为对象,以提高居民素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宗旨,促进社区建设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课程,是根据社区教育的需求,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为实现社区教育目的而设置的有
背景与目的: 内皮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近年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的修复除了靠损伤边缘的内皮细胞增殖,骨髓起源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从沭阳纺织产业寄希望于以“智脑”带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到打造不转移的纺织产业,近年来,沭阳持续深化“互联网+纺织”,不仅抢占了产业发展的新赛道,还把握了互联网时代发展的主动权。  园区集约发展范本  2016年3月,“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奠基。  对沭阳来说,智能针织产业园的建设,不只是开工一个项目这么简单,更是在探索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在过去四年的发展中,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的确像“先行军”一样,带动
期刊
小产业,大作为.并不起眼的缝纫线产业,在一针一线中串起了服装服饰产业的大未来普通消费者基本注意不到缝纫线,它却是我们的好朋友.一位服装工厂的女工表示,我们每天的工作都
期刊
目的确定所收集的中国一先天性白内障家系的临床表型,利用连锁分析方法对该家系进行已知致病基因的排除定位,并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法寻找该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1.临床研究: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