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河东柳氏家族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东柳氏发迹于魏晋,鼎盛于隋唐,与同时期的裴、薛两族并称为河东三望族。其中,北朝时期是河东柳氏家族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柳氏主要族支因北方动乱而先后南徙,分为东西两眷。北方统一后,东西两眷又相继北归。然而,目前的研究较多关注徙居于南方的柳氏东眷,对北朝时期河东柳氏的整体研究有所欠缺。近年来,与中古时期河东柳氏相关的碑志材料不断刊布。碑志材料记载了传世文献之外较为丰富的河东柳氏相关的家族世系、族支迁徙、仕宦履历及婚姻关系等信息。本文以传世文献为基础,结合碑志材料,从世系补订、族支迁徙、仕宦履历、婚姻关系等诸多方面对北朝时期的河东柳氏家族进行探讨。首先,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河东柳氏相关记载为基础,参考《元和姓纂》及相关研究成果,重点利用新刊碑志材料,补出包含女性成员在内的柳氏族人97人,较为完善的家族世系成为族支迁徙、仕宦履历及婚姻关系等方面研究的基础;其次,十六国至北朝时期,河东柳氏在北方动荡之际被迫南徙,又在北方相对稳定后陆续北归,在族支迁徙上体现着南徙北归的趋势;再次,河东柳氏在南徙北归的族支迁徙中,柳氏西眷南徙汝颍、长居边境而主要族支较早北归,在北朝完成了文质化的转变,柳氏东眷部分支系归北较早,但主要族支仕任于南朝而较晚北归,造就了北朝至隋唐时期柳氏西眷更为鼎盛即“柳族之分,在北为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的局面;最后,姻亲关系与河东柳氏的迁徙、仕宦密切相关,体现着河东柳氏家族的发展状况。总体而言,河东柳氏的族支迁徙与北朝时局密切相关,仕宦履历体现着河东柳氏的政治选择,婚姻关系则是河东柳氏政治资源的重要补充,反映了河东柳氏家族的发展状况。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群众体育健身和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目前体育社会组织已成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重要主体和多元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组织基础。苏州市体育部门积极探索,创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苏州经验”,单项体育协会迅猛发展,功能日益丰富和强大,“规范化、社会化、实体化、专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同素异构理论为依据,采用文献资料法、访
学位
防范金融风险是保障金融稳定的重大课题。随着近几年地方金融组织形态的不断发展,加强地方金融监管已经成为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实践来看,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制仍处于探索阶段,央地之间、部门之间均缺乏畅通有效的协调监管机制,同时由于各地对于金融机构的监管界定不清,无法做到对风险的高效预警防范。探究如何优化地方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须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目的,从中央与地方、金融部门和非金融部门两个方
期刊
目的:比较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与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10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两组均行PCI治疗,术后对照组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观察组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
期刊
随着体育强国建设战略的深入实施,体育的地位在我国强势崛起。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载体,体育场馆在我国社会也显示出了非常强劲的发展势头,其关联作用日益明显,尤其是在物质基础条件优越的城市,表现的更为突出。在与城市的长期磨合发展中,体育场馆对城市的向好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数理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体育场馆与城市的作用关系为研究主题,探
学位
“以人民为中心”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根本性原则。厘清中西方法治的“人民性”异同关乎法治实践的成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宗旨,还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法治中国的根本立场,有助于为全球法治文明新形态提供经验镜鉴。近年来,国内学界关于“以人民为中心”法治中国建设的研究主要聚焦其理论来源、法治的“中国化”“时代化”等方面;国外对“法治中国”建设研究专题较少,主要聚焦于马克思主义法学及其中国
期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智能终端设备的兴起普及,中国已经进入了自媒体时代,公安机关也开始面临这个新时代的重要议题,即应对处理网络涉警舆情,尤其是负面舆情。由于公安机关职能性质的特殊性与敏感性,涉警负面舆情的应对是公安机关在自媒体时代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打造公安良好形象、提升公信力的关键一环,同时也对维护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具体的案例“太原乘客殴打网约车司机”事件入手,详细分析整个事件的起因
学位
大昭寺(ra sa’phrul snang gtsug lag khang)作为一座始建于公元七世纪的古老寺院,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重要地位,其兴衰历史贯穿于佛教在西藏传播、发展、衰落,到最终本土化的全部过程。虽有后来学者撰写过大昭寺相关历史著作,但未找到比《神变祖拉康母寺与子寺志·水晶明镜》(lha ldan sprul pa’i gtsug lag khang gi ma b
学位
卓尼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区域,自明朝以来属于洮州卫管辖,作为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央王朝通过一系列制度对这片地区进行治理,僧纲制度是治理手段的一种。僧纲制度是明朝在总结了从南北朝开始逐渐形成作为重要宗教管理制度运行近千年的僧官制度,并进行一定的修改移植在西部民族地区的宗教管理手段。僧纲在设计之初“僧俗并设”,属于流官官僚体系,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这一制度在卓尼地区产生了明显的异化。卓尼
学位
曹法镜是九世纪敦煌的高僧。他的前半生生活在吐蕃占领敦煌时期,后半生生活在张氏归义军统治之下。他师从吴法成,担任都僧政,入京进论,讲经授学,享誉河西。本文首先对目前发现的所有与他有关的敦煌文书,进行收集、整理、解析;并以曹法镜为线索,向上追索曹法镜的思想来源,即唯识学从印度到中国,从中原到河西,从昙旷到法成再到法镜的过程及变化。在此基础上,详细了探究曹法镜的思想体系、讲经事业和佛事活动。通过对曹法镜
学位
莫高窟第464窟是敦煌晚期石窟的代表性洞窟之一。该窟原为多室禅窟,后经两次重修而成为礼佛窟。关于该窟的开凿及重修年代,学界多有讨论,但至今仍存在较大争议。敦煌研究院有关专家根据第464窟多室禅窟的特殊形制推断其开凿于北朝或稍早时期,另有学者以该窟与莫高窟北凉第268窟以及吐峪沟同时代第42窟的洞窟形制更加接近为由提出该窟开凿于北凉的新看法。然而这一比定似有不确,当以北朝说较为稳妥。第464窟后室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