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磨合”视域下丁玲创作研究(1927-1949)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研究的“文化磨合论”是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文化研究的视角以整体性眼光综合考察文学现象而提出的一个核心观点,看重“古今中外化成现代”的文化思潮对作家作品的重要影响,强调文化与文学间紧密而又复杂的互动关系。认为在古今中外多元文化不断“磨合”生成的动态性的现代中国文化场域对作家有巨大影响,宏观层面的时代文化与微观层面的文化个体都处于一种时代所赋予的动机与动能相互激发的态势之中。从“文化磨合论”视域来综合考察,丁玲作为“现代文化人”,其人生与文学也饱含着鲜明而又多元的时代文化气息。丁玲从一个没落地主家的大小姐成长为中共的重要作家,其走过的“文化苦旅”也注定了其“文化底色”的驳杂多元。丁玲的人生轨迹与创作实践所表现出的创作立场与文学思想的游移在更深层次是一种文化接受上的波动,其“文化底色”在不同阶段被不断涂抹,深浅不一,却又并非一种覆盖式的涂抹,而是一种不断层叠但仍旧能透视到底的文化底色。文化对于个人行为与思想观念的深远影响使各色的文化都融汇于丁玲的主体生命,却也并非一种简单的冲突式、清除式的对抗关系,而是在相互适应、妥协、调适中实现动态平衡的“文化磨合”状态,并且在丁玲的创作实践中得以映现。在丁玲的具体创作实践中最为重要也最能显现出“文化磨合”印记的便是其文学“叙事话语系统”与“人物角色系统”的持续建构与不断调适,从而创作出的革命史诗《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其不仅既遵循了革命与政治的逻辑,也尊重了人性的逻辑,同时也彰显出丁玲作为现代文化人与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从而成为以革命文化为主导且能兼容其他文化元素的“文化磨合”的典范文本。本论文共分为导论、正文及结语三部分:导论主要对丁玲研究九十年的研究史进行简要概述,并对本论文的核心概念“文化磨合论”进行概述,并对“文化磨合”与文化主体的主体间性进行辨析,阐述该论题研究的主要目的与价值意义。正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是用“文化磨合”的视角去观照丁玲的文化人生与文学历程。丁玲始自“大革命”落潮,终于“新时期”约五十年的文学生命在“五四”文化群落与“延安”文化群落的交叉与弥合中显现出其文学世界所具有的时代性与独特性。而以“文化磨合”视角来考察与审视丁玲的文学创作谱系,则能看出丁玲的文学路径与文化观念(文化身份)之间呈现为一种相互佐证、彼此彰显且又芜杂暧昧的复合样态。第二章从“文化磨合”的视域去审视丁玲在这种持续性、动态性的“文化磨合”状态中如何调适、安置自己的文学创作(尤其是处于一种较为剧烈的“磨合”情势下)。本章考察、梳理丁玲自1927年至1949年创作中文学语言所呈现出的“欧化——革命化——大众化”的演化轨迹,同时也关注处在“文化磨合”态势中丁玲对其文学语言的调适中误入了概念化、口号化与粗鄙化的歧途,从而反映在文学文本中的是一种动态性、波动性与互动性的创作现象,同一文本内部也发出复调式或是多声部的文化声音,显示出在“文化磨合”视域下丁玲的创作实践所具有的复杂的文学面相。第三章主要以丁玲的女性书写为主要研究脉络,从“文化磨合”的视野去观照丁玲在这种“磨合”的动态性的创作过程中是如何将其一以贯之的女性主义的文化立场与文化追求投射于文学形象之中,并考察其在革命实践过程中面对固有的性别秩序、革命伦理与其自身的女性话语间的龃龉与冲突如何通过文学文本的建构而得以呈现。本论题从“文化磨合”的视域去解读丁玲1927-1949这一时段的文学创作,考察丁玲作为一个现代文化人在现代中国文化场域中汲取了多元的文化资源并进行积极的“文化磨合”与文化建构,创作出了一系列既见证着中国现代文学历史进程又记录了自我个体生命的文化感知的文学作品。尽管这“磨合”的过程不无痛苦与惶惑,但也彰显出了这一代中国作家作对于现代中国文化的执着创构与不朽心魂。
其他文献
预测在现实生产和生活中都很重要,人们可以根据取得的真实数据生成预测模型,预测模型可以用于对相应的事件做预防和准备。软件定义网络相较于传统网络的优势在于结构较为灵活,应用范围较广,针对软件定义网络流量预测模型中的预测精度较低,收敛速度较慢等相关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烟花算法(Fireworks Algorithm,FWA)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ong Short-Term Memory,B
学位
随着城镇化率的稳步提高和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也如火如荼。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有助于解决交通拥堵,方便市民出行,更能推动城市和经济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提高了所在区域的交通可达性,使得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住宅,俗称“地铁房”的价格有显著增长。随着以地铁为代表的城市轨道交通逐步网络化,也产生了大量双地铁站点。因此,以成都地铁沿线周边住宅价格为例,研究双地铁站点对周边房价的影响,对于研究轨
学位
由于部分资产长期低效运行、工业创新力不足、资源缺乏合理配置等问题,我国存在着大量的僵尸企业,这类企业占用了宝贵的信贷资源,侵占了正常企业的生长空间,造成了行业发展不平衡、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对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也伴随着极大的社会问题风险。目前,我国经济结构进入了关键的转型期,为了经济结构顺利转型,供给侧改革成为大势所趋。在这一关键过程,处理僵尸企业问题成为重中之重。如何减少僵尸企业的
学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经济变革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对于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增长潜力巨大;也有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后劲不足。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改革中的力量和作用愈加明显,但依然存在诸多弊端和缺陷。我国仍存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明显的产权性质差异,很多企业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相比,企业非效率投资现象较为严重。中国企业投资效率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与国家
学位
在“互联网+政务”的背景下,用“互联网+”技术,提供更好的政务服务给人们成为了研究热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政务不断迈进,政务APP成为了在政务网页、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公众号发展之后重要的政务服务平台。研究政务APP能呼应国家“互联网+政务”的要求,也是研究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数字政府的要求。本文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论,用案例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分析广
学位
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号召下,文化创意产品越发受到重视,民族元素的文化产品逐渐影响着群众的生活。满族因特殊的文化环境、人文精神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征,因此将民族代表纹样与设计融合,在提升其民族认同感时也传承着民族优秀文化与精神。文章通过剪纸、服饰、刺绣、建筑、饮食、民间艺术等六大方面对满族纹样进行汇总梳理。在不同载体的共通性中,总结筛选出满族的代表性传统纹样。在动物、花草植物、几何、宗教、这四大类中,通过
学位
我国石油储量较少,造成了石油依赖进口的局面,寻找一种替代石油的液体燃料具有迫切的需求。目前,超临界液化技术由于具有明显的优势受到国内外学者愈加广泛的关注。本文采用超临界液化技术,使用抚顺油页岩作为原料制备页岩油,在不同溶剂(正己烷、甲苯、丙酮、乙醇)条件下对超临界液化产物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本文首先采用正交试验法探究了油页岩超临界液化产油率的最佳工况为:丙酮为溶剂、反应温度340℃、停留时间180
学位
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的代表城市,交通建设十分重要,地铁不仅是当前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同时还是一个城市的特色名片,地铁站内的公共艺术设计能够体现出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同时感染这个城市的人,为城市带来发展的机遇。本文通过对各类文献进行研究,再将总结的信息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结合调研问卷与公众的反馈建议,针对基于沈阳地域文化的地铁站公共艺术设计研究这个课题做出以下五个部分的研究:第一,通过对国内外不同背景下
学位
LNG罐式集装箱由于其运输灵活、辐射范围广等特点,成为了一种新的LNG运输模式。码头装卸作业是LNG罐式集装箱水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旦集装箱发生泄漏极有可能导致火灾爆炸,对码头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人员的伤亡。对LNG罐式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进行风险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安全对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LNG罐式集装箱码头装卸过程为研究对象,首先对LNG罐式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进行危险性分
学位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大幅度提升,且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中央。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我国对外开放事业不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的构想,为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提供了创造性的方案。“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主要目的在于促进沿线国家在经济上的合作以及政策上的协调,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