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社会批判视域下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battle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社会公共性问题不断凸显和其引发的危机迫使我们将研究焦点转向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公共性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关乎人类生存福祉的现实问题。马克思对公共性问题进行深刻反思,集中体现在其市民社会批判思想之中。通过考察从古希腊公民社会到近代资产阶级市民社会的发展逻辑,我们看到,资产阶级政治解放使得原本统一在政治共同体之中的国家与市民社会分裂,人被迫过上了双重生活:一方面人是政治国家和公共领域的成员,另一方面是市民社会和私人领域的个体。以城邦和政治国家为本位的政治公共性也转变为社会公共性,社会公共性是以资本主义商品交换为纽带建立的,商品二重性使得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劳动异化后,人与人的关系被物与物之间的抽象关系代替。为寻求政治解放限度问题的解答,马克思将批判的矛头指向资本主义物质生产的诞生地---市民社会,从政治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提出了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公共性的重构是对市民社会推动政治公共性向社会公共性转变的继承,也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政治国家公共性和市民社会公共性“并存结构”的公共性形态的批判与超越。马克思立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以物质生产方式变革推动交往方式变革,揭示出资本主义国家是统治阶级谋求利益的工具,批判商品经济下人的异化现象,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革命必将胜利的社会发展规律,旨在走向共产主义,实现自由人联合体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真实公共性。目前资本主义逻辑还在统治世界,人还处于异化状态之下,资本主义社会的诸多变化确证了公共性问题仍然是认识和理解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重要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公共性的追问,有利于深入反思和重新理解当今时代已存在的和难解的哲学理论问题。马克思公共性思想为后世哲学家关于资本主义文明以来人们面对的共同危机,提供了的解答思路,他们的思考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注入了与时俱进的新鲜血液。马克思主义哲学本就思考如何更好地生活在一起的政治问题,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对于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也具有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于生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人们生命意识逐渐提升的同时,临终关怀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临终关怀作为生命伦理学的重要的一个分支,是关注人们如何经历人生最后一个阶段的问题,也是在人们追求生命质量的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本土化临终关怀是起源于西方的临终关怀在落地的过程中与我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交流过程中提出来的,通过对临终关怀内容及原则地分析,对本土化
成中英被视为第三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人们通常以新新儒学来概括成中英的思想,成中英的新新儒学的思想核心就是本体诠释学和C理论(易经管理哲学),成中英的本体诠释学和C理论的思想基础就是易学。反过来,成中英的易学思想也主要体现在本体诠释学和C理论当中。  成中英的哲学具有体用不二的特征,即以体显用和以用显体的统一。在一定意义上,他的本体诠释学就构成了成中英的新新儒学的体的部分,C理论易经管理哲学就构成用
科举是士人向上流动实现政治理想的途径,也是朝廷选拔人才的渠道。科举考试内容与取士标准体现了官方学术取向。南宋高宗时期至理宗时期,理学从学术思想逐步发展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成为科举取士标准之一。科举对理学态度的转变是朝廷对理学态度转变的缩影,科举逐渐接纳理学,表明理学开始迈入政坛。而温州作为南宋时期科举与理学发展的重要阵地,在南宋科举史上大放异彩,具备一定典型性。目前在探究科举与理学互动上,侧重研
学位
周必大是南宋前中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孝宗朝官至右丞相,威望素著,并与同时期的理学家关系密切,其思想则秉持儒家正统,尤重礼乐,强调以礼治国化民,相关著述颇多,值得对其礼学思想开展专门研究。  论文核心主要分四章,具体又可分为思想形成背景与思想内容两大部分,尝试对周必大的礼学思想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分析。  首先,初步探讨周必大礼学思想形成的背景。一方面,唐宋社会及思想转型背景下,重振礼学的
韩婴所编撰的《韩诗外传》作为一部流传至今的较完整的西汉今文经学著作,反映了汉初《诗经》的传播以及儒家思想的发展状况。本文以《韩诗外传》的人学思想为切入角度,立足于汉初儒家思想的流变,并将其置于时代历史背景之下,试图分析其所建构的人学思想体系。  论文主体部分围绕《韩诗外传》的人学思想渊源、人性观、人治观以及人格论这四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初步梳理先秦人学思想。一方面,韩婴继承儒家思想,并以其人学思
学位
清末民初之际,时局动乱,国家危亡,加上佛教内部长期以来积累的各种弊病,导致佛教发展也陷入了危机。经过了杨文会佛教复兴的思想启蒙,以及太虚大师倡导“人间佛教”之后,巨赞法师在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结合自己对佛教革新的思考,提出了“新佛教运动”的思想观点,并且身体力行地去投入实践活动,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最终将佛教改革事业推向了新的阶段,为佛教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本论文将从以下四个
学位
宏智正觉(1091-1157)是北宋时期活跃于江南的曹洞宗师,自小出家参学,是枯木法成禅师和丹霞子淳禅师之法嗣。先后短暂住持泗州普照王寺等多座寺院,后主持明州天童禅寺三十余年,并圆寂于此,宋高宗诏谥“宏智禅师”。宏智正觉所提倡的默照禅重振了曹洞宗风,对禅宗和中国佛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以《默照铭》的文本解析作为切入点,指出《默照铭》作为宏智正觉禅师弘扬默照禅法的代表作,通篇以高度凝练的词
学位
幸福是人们所追求的,古往今来众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不同的幸福观,这些幸福观在指导人们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功利主义幸福观的影响较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理论的局限,功利主义幸福观在理论上受到了批判,在现实中遇到了困难,这就不得不重新审视功利主义幸福观的困境,尝试从不同方面摆脱这些困境,因此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具有必要性。功利主义本身又分为古典功利主义和现代功利主义,而西季威克
学位
“德”思想是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庄子实现其最高精神追求的关键。庄子生活于战国中期,其“德”思想的产生深受现实社会背景的影响,带有浓厚的时代特性。庄子“德”思想对老子“德”思想进行了一定的继承,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了进一步的阐释。庄子的“德”与“道”、“性”等概念有紧密的联系,在与“道”、“性”的联系中,庄子的“德”有三层涵义,一是指“道”在万物中的体现;二是指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的自然本性;三是指与道相
学位
网络公共伦理事件是指因伦理价值秩序混乱所引发的以道德冲突占主导的网络公共事件,道德两难困境是该类事件的主要特征。道德焦虑是主体的内在道德认知与外在道德行为出现冲突时产生的情绪和反应,它既与外部社会环境有关,也与个体自身的良心有关。当发生网络公共伦理事件时,面对道德困境的主体会因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背离或冲突导致难以做出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在主体良心的作用下,道德焦虑不可避免的产生。本文对网络公共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