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基材料对燃煤烟气硫资源回收过程的强化机制与方法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_che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与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关心的重大发展战略问题,由经济发展带来的能源消耗、能量需求和污染物排放越来越不容忽视。中国每年发电用煤近20亿吨,多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每年至少开采优质石灰石1.25亿吨,破坏生态环境;副产劣质石膏2.15亿吨,量大质低,难于利用;耗水量大,脱硫废水难零排放,现行脱硫工艺将引发严重生态问题。中国是天然硫资源贫乏国家,2019年进口硫磺超过1100万吨,对外依存度高达71%,且呈逐年增加趋势。因此,开发基于电力生产过程的环境友好型烟气净化及高值硫资源回收技术是国家战略需求。煤基固体碳材料具有来源广、制备成本低、结构可控性强等优点,基于燃煤电力生产过程中制备碳基材料用于烟气中硫资源回收,是目前硫资源回收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厘清碳基材料多尺度结构内脱硫产物的形成及赋存机制,是实现硫高值资源化回收的前提;相比于湿法脱硫副产物Ca SO4,硫资源以H2SO4或硫磺回收更具价值。基于上述考虑,本文首先研究了碳基材料内SO2吸附、催化转化及产物赋存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H2SO4和硫磺的高值化回收路径开展研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并实现可应用于SO2高效脱除及硫资源回收的煤基活性焦规模化制备方法。针对现有实验研究无法实现单因素、定量探究含氧官能团对SO2吸附的问题。本文采用机械化学方法,首次从实验角度定向揭示了碳材料边缘含氧官能团对SO2吸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碳基面边缘羧基官能团主导了SO2的物理吸附,而边缘不饱和位点主导了SO2的化学吸附。针对制约脱硫产物迁移和赋存的关键问题,本文制备了孔隙分级度渐变的模型碳材料,探究了孔隙结构配组对脱硫产物迁移和赋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级孔结构强化了活性焦内脱硫产物的迁移及赋存。该部分研究从基团尺度上探究了含氧官能团对碳材料内SO2吸附过程的影响;从孔隙结构尺度探究了碳材料内H2SO4迁移和赋存所需要的孔隙结构配组。上述研究工作的揭示为下一步燃煤烟气SO2高值资源化奠定了理论基础。脱硫产物H2SO4直接高效回收的关键在于活性焦孔隙配组的合理设计。传统水洗再生工艺中硫酸再生解吸效率低的原因在于活性焦单一的微孔分布,本文提出通过活性焦孔隙分级构筑策略,实现脱硫活性焦内硫酸的高效解吸。研究结果表明,兼具等体积的微孔和中大孔的分级孔型活性焦具有最佳的H2SO4循环解吸性能。经过10个循环,仍可保持70 mg g-1的高硫容和90%的水洗再生效率。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证明了H2SO4在中大孔中的自扩散系数约为微孔中的2倍。为解决水洗再生工艺水耗高、产酸浓度低问题,本文提出了水蒸气吹扫强化活性焦内硫酸直接解吸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水蒸气吹扫可将活性焦内的H2SO4直接以硫酸蒸汽形式携带出来。为进一步强化活性焦内硫酸的直接定向解吸,本文探究了场协同对活性焦内产物硫酸直接定向解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再生活性焦脱硫产物以SO2和硫磺快速解吸,其作用机理主要是微波对极性H2SO4分子的选择性加热的“热点效应”,强化了H2SO4的直接还原。以上工作的研究为活性焦内脱硫产物的直接定向解吸提供了可行方法。碳热还原SO2是单质硫磺回收的重要途径,碳材料理化结构对副产物伴生路径和硫磺选择性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碳材料理化结构定向调控和动力学实验等方法,分析了碳材料自身理化性质对碳热还原SO2反应的关键影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石墨化度增加,碳热反应活性和硫磺生成选择性均降低。兼具微孔和中大孔结构的分级孔型活性焦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硫磺生成选择性。另外,含氧基团的引入,促进了碳热还原SO2反应活性的提高,也促进了非目标副产物CO和COS的产生。以上工作的研究为实现碳基材料高效还原SO2资源化回收硫磺提供了理论指导。针对制约低成本碳热还原SO2资源化回收硫磺中反应活性和硫磺生成选择性难以协同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催化组分强化碳热还原SO2资源化回收硫磺的策略。采用动力学实验和DFT理论计算方法,深入探究了催化组分对碳热还原SO2制取硫磺反应活性及硫磺生成选择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合适比例的钙源担载可协同强化活性焦还原SO2反应活性和硫磺生成选择性(80.2%)。其作用机理为C-O-Ca结构削弱了碳热还原反应中间体中的C-O键,从而降低了O转移过程所需的能量,使整体碳热还原SO2反应路径更容易发生。活性焦担载钙源回收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循环可利用性。以上研究工作为碳热还原SO2资源化回收硫磺技术提供了可行方案。最后,基于碳基硫资源回收工艺对碳材料多尺度结构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原煤一步催化活化制备不定型分级孔型煤基活性焦的技术路线。利用原煤中固有矿物组分,采用一步催化活化工艺在回转窑上可实现公斤级不定型煤基活性焦的制备,所制备的不定型活性焦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分级孔结构特征。针对其在硫资源回收工艺应用中涉及的关键问题,在水洗再生和固定床反应系统对其进行了SO2脱除实验、水洗再生实验以及碳热还原SO2资源化回收硫磺的技术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步催化活化工艺制备的不定型煤基活性焦具有优异的SO2脱除、水洗再生和还原SO2制硫磺性能。
其他文献
约束建模与估计是目标跟踪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基于机载/星载雷达的地面目标跟踪,江/河/港口舰船目标的监视与跟踪等军事/民用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道路、航线或航道等对目标运动构成的约束关系包含着关于目标状态的先验信息,在跟踪系统中描述和利用约束信息可显著提升跟踪精度。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空间约束即道路、航线等完整、确知的等式约束建模与估计上,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经常无法完全确定精确的等式约束
微流控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平台被广泛用于结构精巧以及组分多样性的微纳米材料合成,其中利用结合有液滴生成与纤维纺丝过程的液滴微流控技术制备液滴填充型多腔室纤维是近些年生命科学和材料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这类多腔室纤维凭借其独特的表面形貌、多层次结构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广泛用于环境保护、生物医学和多功能复合材料等前沿领域。一方面,基于外部纤维基质良好的机械性能以及可视化特点,通过操纵纤维来灵活调控
近年来,大功率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伺服系统凭借其高精度、高功率密度、快速频率响应和低噪声等优点,正逐步替代现有液压伺服等结构,被应用在冲压、切割、金属成型等专用伺服产品中,应用场合涵盖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国防建设需要的多个方面,如航空航天、轨道交通、重型设备等。虽然国产品牌在小功率通用伺服方面的技术水平和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但
微纳颗粒的非接触捕获和操控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纳米制造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实现微粒捕获的光镊手段大致可分为传统光镊、金属等离激元光镊和电介质纳米天线光镊三种。传统光镊使用高度汇聚激光束形成的三维势阱捕获微粒,但受到衍射极限的制约;金属微结构利用表面等离激元的强局域场捕获微粒,但无法避免光吸收和光损伤;电介质纳米光镊能够实现与金属微结构相比拟的强局域场,并避免光毒性对微粒的损伤,因此引起人们的
近年来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在全球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我国在许多大型桥梁上安装了较大规模的健康监测系统。这些监测系统累积了海量的监测数据,然而大型桥梁的服役环境恶劣,其健康监测系统的大部分功能模块均于户外工作,难以避免地因为硬件、软件故障产生多种类型异常数据。大量的实桥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大型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中存在较多的异常数据。这些异常数据随机分布于监测数据中,常导致监测系统的虚假预警,同时也严重影响
高速飞行器的光电窗口对于探测器至关重要,易受高能武器的干扰,因此高能武器防护技术就极其重要。热致变色薄膜由于具有瞬时高温特性,可以镀制在红外罩表面,由透明变为不透明,从而保护光电探测器。随着战场环境复杂化,整流罩等窗口由平面向共形过渡,共形整流罩能以流线型平滑地延伸到信号平台,降低空气阻力。实现共形整流罩表面均匀沉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此外,在高温超导领域,氧化钒电阻随温度变化特性能够用于高温超
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是通过外部激励而产生主动变形的一种新型智能材料,具有形状记忆、主动可控大变形、变刚度等特性,可被设计制作为集驱动与承载于一体的部件,这类部件结构简单、可靠,在空间可展开结构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有望部分替代复杂机械机构。本文针对环氧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工作,表征了材料的热力学性能,建立了形状记忆聚合物的本构模型、纤维增强形状记忆聚
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弹性体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硅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柔性传感器、电子皮肤、生物医学等领域。但是由于传统的PDMS弹性体的力学性能相对较弱,它们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损坏,另外由于体系中不可逆的交联结构,目前大多数聚硅氧烷材料在受损后往往无法恢复其原始功能,因此开发具有自修复性能和可循环加工性能的有机硅材料对于延长其
大型钢制储罐结构是油气存储的主要结构类型之一,该类型结构的安全性对我国的能源安全有着重要影响。由于油气产品的易燃、易挥发性质,油气泄漏导致的可燃气云爆炸事件时有发生。在可燃蒸气云爆炸或飞溅物冲击作用下,薄壁钢制储罐极易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或穿透破坏,进而导致内部可燃物质泄漏,产生二次爆炸乃至连环爆炸,造成更大的经济和人员损失。然而,国内外相关标准以及已有研究尚未提出对钢制储罐结构进行抗爆抗冲击防护的
高超声速飞行器鼻锥和翼前缘等热端部件在飞行过程面临超过1800℃、大温度梯度和强氧化环境,为保持飞行器的维型和机动性能及精确打击性能,对热端部件用热防护材料提出了长时间超高温非烧蚀的需求。传统的难熔金属、石墨、C/C和C/SiC复合材料等高温材料已不能满足热防护的要求,超高温陶瓷材料因其高熔点、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出色的抗氧化烧蚀性能而备受关注。然而,超高温陶瓷材料较低的断裂韧性和较差的抗热冲击性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