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影响与预后因素分析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的临床特点,评估T2DM对短期预后的影响作用,并探讨影响HFpEF合并T2DM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04月至2018年10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216例HFpEF患者,并收集他们的详细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T2DM组(n=72)和非T2DM组(n=144),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特点。本研究观察终点为发生终点事件{全因死亡、心血管事件[包括心力衰竭再入院、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或2年随访时间截止。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T2DM对HFpEF患者2年随访时间内发生不同终点事件风险的影响,并用Kaplan-Meier法绘制T2DM组和非T2DM组的各个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Cox多因素分析HFpEF合并T2DM患者短期发生心血管事件或复合终点事件(全因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1.两组临床资料的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合并高血压、慢性肾脏病、脑卒中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烟史等比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水平,左室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内径、左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质量指数、左室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相对室壁厚度等超声心动图参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非T2DM组相比,T2DM组的体重指数、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入院收缩压水平更高,左室后壁厚度增加明显,合并冠心病比例更高,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和合并房颤比例更低(P<0.05)。2.T2DM对HFpEF患者短期发生不同终点事件风险的影响:T2DM组和非T2DM组发生全因死亡分别为5例(6.94%)、6例(4.17%),心血管事件分别为30例(41.67%)、35例(24.31%)[其中ACS分别为18例(25%)、20例(13.89%),心力衰竭再入院分别为12例(16.67%)、15例(10.42%)],复合终点事件分别为34例(47.22%)、36例(25%)。Log-rank检验分析结果显示,2年随访时间内,T2DM对HFpEF患者发生ACS[HR(95%CI):2.129(1.071~4.231)]、心血管事件[HR(95%CI):2.060(1.216~3.491)]和复合终点事件[HR(95%CI):2.292(1.379~3.808)]具有显著影响,合并T2DM的HFpEF患者发生ACS、心血管事件和复合终点事件风险均比非T2DM组明显增加(P<0.05),而对心力衰竭再入院及全因死亡率无显著影响(P>0.05)。3.HFpEF合并T2DM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分析:HFpEF合并T2DM患者在2年随访时间内发生全因死亡5例(6.94%),心血管事件30例(41.67%),复合终点事件34例(47.2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同型半胱氨酸[HR(95%CI):1.065(1.010~1.123),P=0.019]和甘油三酯[HR(95%CI):1.310(1.084~1.582),P=0.005]的高水平及合并慢性肾脏病[HR(95%CI):7.219(1.554~33.534),P=0.012]对HFpEF合并T2DM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具有独立预测作用(P<0.05)。高水平的甘油三酯[HR(95%CI):1.299(1.080~1.564),P=0.006]和合并慢性肾脏病[HR(95%CI):8.713(2.364~32.116),P=0.001]对HFpEF合并T2DM患者发生复合终点事件具有独立预测作用(P<0.05)。结论:1.HFpEF合并T2DM患者具有体重指数、入院收缩压水平更高,血同型半胱氨酸、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水平更高,肾功能不全更严重,左室后壁厚度增加更明显,合并冠心病比例更高,合并房颤比例更低的特点。2.合并T2DM的HFpEF患者短期内发生ACS、心血管事件和复合终点事件风险明显增加。3.高水平的甘油三酯和慢性肾脏病是HFpEF合并T2DM患者短期发生心血管事件和复合终点事件风险增加有价值的预测因子。高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是HFpEF合并T2DM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加有预测价值的因子。
其他文献
目的:在子宫内膜癌手术中选用亚甲蓝作为淋巴结示踪剂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绘图,探讨SLN绘图技术在子宫内膜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采用亚甲蓝作为淋巴结示踪剂的可行性,为基层医院在子宫内膜癌手术中开展SLN绘图技术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取自2018年10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4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腹
学位
目的:探讨斜仰截石位下前组入路经PCNL的疗效与安全性情况。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符合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拟行斜仰截石位PCNL手术患者72例,根据患者术前肾脏CT、静脉肾盂造影及斜仰截石位体位特点,根据患者肾造瘘取石通道的位置分为A、B两组,A组为肾盏前组入路,共32例;B组为肾盏后组入路,40例,术中结合术前肾脏CT、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在彩超引导下按术前规划建立肾造瘘取石通道,
学位
目的:通过检测关节翻修患者术前血清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 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s ESR)、D-D(D-Dimer D-二聚体)及计算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血小
学位
目的:探讨研究改良Quadrant系统下行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有效性,为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临床数据参考和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多节段腰退行性疾病包括腰椎间盘
学位
目的:回顾性研究游离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Free Flap,ALTF)与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Superficial Circumflex Iliac Artery Perforator Flap,SCIP)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创伤手外科因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住院并行股
学位
碳中和的本质是要将现代工业文明的化石能源底座整体平移至非化石能源。这种经济基础的深刻变革必然向上传导,使得全球气候治理的国家(地区)间竞争出现重要转向:竞争焦点转向全球绿色经济的规则制定主导权问题;竞争主体转向主要国家(地区)之间;竞争平台则更加多元化,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作用显著增强。这些转向使得全球气候治理规则更为复杂:一方面,碳中和促使国际经济规则的低碳化改革加速,但改革体现出的发达国家(地区
期刊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静滴氨甲环酸联合负压与免负压引流对围术期失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对比研究,为临床上实现更有效及安全的减少围手术期失血量的术后引流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2018年10月至2019年09月收治的拟行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手术切皮前10min静脉滴注1.0g氨甲环酸,间隔3h后再予相同剂量,术后采用免负压引流
学位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椎板部分切除减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以腰椎间盘退变为主的双侧症状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对比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为选择一种合适的手术方式治疗以腰椎间盘退变为主的双侧症状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
学位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客观评价负压吸引鞘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手术通道鞘的选择提供询证医学证据。方法:对Pubmed、Medline(EBSCO)、Web of Science、Embase(Ovid)、Sino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数据库进行系统性检索,检索时间截至2020年12月。随机对照试
学位
在生态环境风险背景下,生态环境民事救济制度愈发走向“前置化”,以最积极的姿态来满足公众安全保护之需求。虽然这种预防性救济机制的生成已经成为一种必然,但是重构生态环境民事救济制度仍然存在诸多障碍,包括生态环境民事救济制度重构的现实掣肘、生态环境民事救济制度内部结构的失衡、民事救济功能的混乱等。可以借环境法典编纂之机重构生态环境民事救济制度,形成“预防性救济与补救性救济并重”的民事救济格局,并通过厘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