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土改小说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f1987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土改小说为研究对象。土改小说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土改运动的过程与历史,或者表现土改进程全貌,或者展示土改运动的侧面。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介绍土改小说的分类及叙事模式。土改小说写作形成了自己的叙事特点,但不同作家对土改题材的把握程度和侧重点不同,因而叙事方面有同有异。第二部分分析土改小说中不同时期的作品对阶级意识的强调与淡化,阶级观念从作为主导土改题材小说创作的权威意识到新时期已经逐渐被消解了。对暴力的回避与直接表现,是不同时期的土改小说采取的不同手法。第三部分从作者创作观、历史观的角度,揭示对土改运动这一相同题材的不同处理与把握的情况。不同的处理方法,导致了我们对文学作品中历史真实性的追问。第四部分从意识形态的视角,讲述土改运动对农村宗法社会的瓦解作用,这种瓦解的过程也就是中共革命意识形态建构、确立的过程。在宣传革命意识形态的过程中,在农民群众面前,知识分子扮演着老师与学生的双重角色,同时接受着以革命意识形态为内容和旗帜的思想改造。第五部分是结语。
其他文献
结合高校目前的教育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了如何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本文以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为观察时段,以基督徒这一形象为切入点,介绍了这一时期相关小说的背景、内容、人物形象以及作家的创作经历、写作动机以及思想资源。文章围绕巴金、路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关于中国文论“失语症”问题的讨论十分热烈,关于西方文论的中国化问题和“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成为了文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话题。研究“
汉魏六朝乐府诗挽歌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论述汉魏六朝乐府诗挽歌的起源、具体使用和创作,哀挽活动与挽歌诗的艺术特征等问题。对中国古代挽歌的研究,以往
在当前的现代作家日记研究中,学术界或只是把日记作为论文论证材料的一种补充,或只对一位文学家的日记进行研究,而并没有从五四文学家日记去综合考察五四的相关情况,由此便有
诗、史关系看似明晰,但上千年来有很多人认诗为史,把虚构作品等同于实录,动辄用历史来印证文学,文学几乎成为史学的附庸,这对文学、史学发展都相当不利。钱钟书在阅读大量史
李劼人及其代表作“大河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研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已颇具规模。但就其整体而言,虽不乏一定的深广度,成绩斐然,却方法单一,结论多有重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到激疑生欲,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同步,还要做到科学调控,实现教与学的动态平衡。只有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才
曹学佺是晚明闽派一位重要的文人,他以实际诗歌实践活动促进了闽中文学、文化的发展,形成了闽中文风兴盛的局面。曹学佺交游广泛,在与友人诗酒结社、切磋文艺的过程中,孕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