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背景下,社会工作者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大量学者把目光投向了社会工作者的素质及素质开发的研究上。本研究在对社会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基础上,总结了他们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和行为,并结合社会学相关理论分析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态度和行为的关系,最后根据职业化的要求,针对造成社会工作者态度和行为差异的因素,提出了应对策略。
概括起来,本研究得出了一下几个方面的结论。
第一,态度方面。总的来说,社会工作者对待职业的态度普遍比较积极。他们对职业有较深刻的理解、较强烈的认同、较高的满意度以及对职业的发展状况较客观的评价,但对职业的忠诚度明显不足,与职业有关的能力尚需提高。影响社会工作者态度的因素主要有个体特征、制度因素及社会因素三个方面。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女性比男性更认同社会工作,年长者比年轻人更满意社会工作,有专业背景者更理解社会工作者;工资较高者对社会工作有更深的情感、更高的满意度和更客观的评价;社会因素对职业忠诚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较显著。总之,认同、情感和评价这些需要在与职业的互动中产生的态度较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第二,行为方面,分析了社会工作者关于职业的行为表现。社会工作者大多是在自主、自愿、公平的前提下进入社会工作领域的,他们工作的动力主要来自责任感;他们大都爱岗敬业,有多年的实务工作经验和良好的工作胜任能力;他们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大都通过团队的力量来解决,面对工作干扰,他们也多能从容面对,但在情绪调控方面,尚需修炼。同样,个体因素、制度因素、社会因素三个方面都或多或少对社会工作者的行为产生影响。
第三,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方面,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态度与职业中的行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但并非一一对应。对社会工作职业的某些方面的态度会影响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选择,同时,他们从事社会工作的经历又不断改善着对职业的态度。具体来说,社会工作者对职业的认知影响他们的择业,但工作经验的积累让他们的认知更加深刻;他们对职业的情感主要是在工作中逐渐养成的,受行为影响;此外,对职业评价性的态度则对社会工作者的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总之,要使社会工作者的态度和行为符合职业化发展的要求,必须从个人、制度、社会三方面着手,做到个人素养、制度完善、社会认同“三元联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