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慢性浅表性胃炎发病因素、证候特征及其与胃黏膜相的相关性,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09年3月的广东省第二中医脘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500例,其中回顾性病历200例,前瞻性病历300例,进行发病、症状调查,并记录、整理所获资料,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资料,分析证候分布特征,并观察各证型与胃黏膜相的相关性。结果:1、本次研究表明,其中31~40岁发病率较高为26.40%,其次小于30岁发病率为24.80%,60岁以上发病率最低为10.80%。2、在本组研究的50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大致相等:在证候分布与性别关系的比较中,脾胃湿热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肝胃不和证女性明显多于男性。3、慢性浅表性胃炎以冬季发病率最高,而证候分布在不同的季节则表现了各不相同的特点,皆具有明显差异(P<0.05)。春季、冬季以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证多见,春季二者共占季节发病的61.62%;冬季二者共占季节发病的61.18%。秋季以肝胃不和证和脾胃湿热证多见,占季节发病的63.49%。夏季以脾胃湿热证最为常见占季节发病的54.41%。4、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病与嗜好相关,发病与嗜食辛辣食物所占比例最高21.40%,诱发因素以饮食不节最多见占48.80%。5、HP感染阳性的脾胃湿热、寒热错杂型分别与肝胃不和、脾胃虚弱型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其中脾胃湿热型的感染率最高为86.95%,依次为脾胃湿热>寒热错杂>脾胃虚弱>肝胃不和>饮食停滞。6、中医辨证分型按照概率排序为:脾胃湿热(32.20%)>脾胃虚弱(26.80%)>肝胃不和(24.80%)>寒热错杂(14.20%)>饮食停滞(2.00%)。7、症状频次在30%以上者,依次为嗳气、口干、胃脘胀满、失眠、神疲乏力、胃脘隐痛、胀痛、反酸、口苦,体征以形体消瘦为主,结合聚类分析表明,胃脘不适、嗳气、反酸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常见症状,失眠、口干、乏力、口苦为常见的伴随症,消瘦为常见的体征。10种舌质中,以白黄薄腻苔为主,分别占55.80%、42.20%、39.00%、36.80%。9种脉象中,以弦滑细为主,分别占47.80%、42.80%、34.20%。8、病变部位在胃窦的寒热错杂型与其余三型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慢性炎症各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活动性各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中、重度慢性炎症以脾胃湿热型最高为78.26%。中、重度活动度以脾胃湿热型最高为73.92%。9、伴糜烂的脾胃湿热型检出率为32.29%,与肝胃不和、寒热错杂、脾胃虚弱型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伴出血的脾胃虚弱型检出率为35.82%,与肝胃不和、脾胃湿热、寒热错杂型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伴胆汁返流的肝胃不和型检出率为37.09%,与脾胃湿热、寒热错杂、脾胃虚弱型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1.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证候发生变迁,以脾胃湿热证型多见,肝胃不和型的患者渐升高。2.胃脘不适、嗳气、反酸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常见症状,失眠、口干、乏力、口苦为常见的伴随症,消瘦为常见的体征,舌苔中,以白黄薄腻苔为主,脉象中,以弦滑细为主。3.寒热错杂型的病变部位以全胃为主,脾胃虚弱和肝胃不和与病变部位无明显相关。炎症及活动度均以实证为主。4.广州地区脾胃湿热是引起胃黏膜糜烂的主要病机,脾胃虚弱是引起胃黏膜出血的主要病机,胆汁返流与肝胃不和确实存在着内在的联系。5.脾胃湿热、寒热错杂型较其他证型容易感染HP,其中脾胃湿热型的感染率最高。6.发病率基本上随年龄递增而递减的,发病率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7.脾胃湿热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肝胃不和证女性明显多于男性。8.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病与嗜好相关,发病与嗜食辛辣食物所占比例最高,诱发因素以饮食不节最多见。9.春季、冬季以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证多见,秋季以肝胃不和证和脾胃湿热证多见,夏季以脾胃湿热证最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