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关于大学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大学的制度、结构、理念、历史或者师生群体,不论整体或者个案,也大多基于一个具体问题展开研究。与之不同,笔者试图借助小说对大学的“想象”,文学叙事对特定时代的群体或个体日常生活的“刻画”,来解读大学自身在制度、文化层面呈现出来的特征。由于小说更多地着眼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或群体的日常生活、人际关系、文化习俗,因此借助小说来解读大学,既有再现其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的结构意义,也有着解构的价值。尤其是近年来试图在现实与虚构之间建立一种内在关联的文学“想象”,实际上在肯定创作者在小说中糅合个体经验、普遍社会意识和批评现实的诸多取向的基础上,将文学本身视为一种社会建构的言语行为方式。也就是说,小说所叙述的大学想象造就了某种意识形态与话语权威。关于“想象”,笔者在第二章对其内涵及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同时也分析了文学想象介入大学研究的意义及方式,以及中外大学发展历史对大学想象的塑形。从论述逻辑上看,文学叙事通过“大学想象”与大学现实状况建立关系,小说文本描述大学故事,大学故事体现制度环境,制度环境规约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转为生活方式。也正是在这一越界与循环中,大学想象生成、毁灭与重塑。本文即是在此逻辑中,采用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文学叙事中大学想象如何投射着一个时代的思想变迁,滋润着当代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引领或制约着大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对高等教育进行宏观研究分析。从论述主题上看,笔者围绕“想象”将之分为大学、大学教师和大学生三部分,分别体现在第三、四、五章。第三章,分析了在学术资本主义影响下,大学如何开始创业,并与学术行政化联姻,共同导致大学的传统想象在讲堂、出版物和大众媒体中瓦解与重建。第四章,通过教授的文学形象与精英想象的对比,体现了大学教师与传统知识分子想象的疏离。尤其关注了“职称”对大学教师价值信仰的影响,以及去精英化给其带来的身份危机。第五章,借助大学文化共同体,从现代性以及后现代文化中分析了大学生叙事的世俗化过程。也就是说,本论文研究的问题不是一个具体的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而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分析小说对大学的叙述,如何反映并塑造着我们自身对大学的认知与观念。这一过程是在现代性语境中完成的,现代性的运行机制也就限制了不止是作家、更是社会集体,对大学想象的方式和程度。大学一旦进入想象视域,其实在性与虚构性就被统一起来,由此“大学想象”成为一个中介,一个载体,一个途径,通过这一中介、载体和途径来思考中国大学的命运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