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所涉及的公共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目前,国内外有关公共性的探讨也正方兴未艾。郭湛、杨仁忠、周志山、贾英健等对相关的公共性理论及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论述,他们从不同侧面对公共性的探讨使得我国马克思主义公共哲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一般来讲,公共性包含人的公共性和社会公共性双重含义。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教育迅速发展,并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变革。同时,它所蕴涵的公共性特征也逐渐展现出来。在教育领域,公共性可以集中表达为对公共人的培养和对公平公正的价值追求。可以说,基于网络教育的发展,公共性所诉求的人的公共精神和社会的公平公正得到了发展。但它在为人的个性解放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给教育公共性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公共性视野入手,从人与社会的双重维度出发探讨网络教育中的公共性问题,即“公共人”的培育与教育资源的公共性配置,力求能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为我国在公共性视域下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教育来促进对“公共人”的培育和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提供一个可参考的借鉴,从而进一步培养人的公共精神,使社会更加趋向于公平公正。本文共分为六章,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主要包括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以及文献综述等。第二章是对公共性视域下网络教育的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了公共性视域下网络教育的目标和内涵。第三章是呈现公共性视域下网络教育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是分析公共性视域下网络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五章针对网络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从公共性视域出发,提出可能的对策。第六章为结语部分,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及未来发展的展望。总体来说,本文在汲取国内外公共性和网络教育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分析了网络教育存在的问题,认为网络教育包含着促进人与社会公共性的可能,但事实上目前因为社会公众公共意识不足等原因,这种可能性未能转化为事实。从公共性视域出发,必须通过提升社会公众的公共意识、加强网络教育组织公共性建设以及学习者的主体意识才能真正促进网络教育公共性的发展,并最终促进人与社会的公共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