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成本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PV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分析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外部性及生态环境成本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经济外部性是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成本产生的重要原因,土地利用者在进行土地利用决策时,往往只对土地利用的投入产出进行经济效益核算,而忽视由土地利用变化带来的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外部成本则主要由全社会来承担。为了实证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成本,论文以江苏省为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论文在阐述江苏土地利用现状特征及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对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并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定量测算了土地利用变化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结果表明,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赤字效应显著,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同时,研究也发现,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足迹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影响了生态承载力,即生态供给能力;另一方面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城市化和工矿居民点的扩张以及工业化进程加速会导致对能源需求高速增长,使得生态足迹需求增长,最终导致生态赤字进一步扩大,而平衡生态服务能力与生态需求的矛盾,有效途径是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缓减生态压力。 为了计算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所带来生态效应的货币化成本,即生态环境成本,论文设计了适合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成本的思路及框架,据此借助有关生态环境成本评估方法,初步计算了1990—2003年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成本,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生态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成本从1990年的99.205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702.587亿元,而耕地、林地面积减少是环境成本提升的主要原因,占到总环境成本的近90%,同时,生态环境成本效益有所提高,生态环境成本占GDP比例从1990年的7%下降到2003年的5.64%。 为了揭示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成本形成的驱动因素,论文运用Delphi法,确定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成本的驱动因素主要为人口、GDP、城市化率、土地利用程度、生态赤字、土地管理政策,模型运行结果表明:生态环境成本与人口、GDP、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管理政策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城市化率呈负相关关系。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文章从生态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土地利用规划、土地集约利用、环境产权交易、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等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本论文的野外试验是在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部的中国科学院阿克苏水平衡试验站和农一师塔里木灌区的膜下滴灌棉田进行。通过对棉花整个生长期内土壤水分与盐分进行连续取样
在福建的泉州设立市舶司是元祐二年,和广东、两浙相比迟了一百年左右。致力于设置泉州市舶司的是泉州府知事陈偁,这在《文献通考》和地方志里有明显的记载。可是记文较短,不
本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GIS的流域空间水文过程的模拟与预测”的部分内容,目的是研究如何利用马尔科夫链反射率模型(MCRM)及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估算地表植被叶面积
今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结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重读这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创立的伟大文献,深感正确理解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地域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与乡村各种要素及功能相互作用、渗透与融合所形成的独特的地域实体,是目前城市发展过程中问题最多、矛盾最尖锐、管理最困
城市化研究是当今城市发展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及时快速地获取城市化相关信息,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科学决策的基础信息,无论对于城市的发展、城市化问题的
随着遥感技术在国家宏观决策、资源调查、环境及灾害监测等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因其全天时、全天候
土地利用/覆盖监测是遥感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对遥感影像解译精度的验证一直是土地利用/覆盖遥感监测的热点,但遥感影像解译限度有多高,尤其是地形复杂的山区遥感影像解译限
稀疏灌乔木林一般位于自然环境恶劣的干旱与半干旱区域,该类地区植被覆盖度低,生态系统脆弱,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较为敏感,且稀疏灌乔木生物量是该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碳汇。利用遥感数
为加强领导班子思想建设,重庆市各级党组织在1998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题教育中,认真开展“掌权为什么,用权干什么,当官图什么”党性分析活动,帮助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