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作为我国杰出的古典经典著作,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当既定的历史文化泯灭了人的生命感觉及其活动的时候,他恰恰要去追问人的被历史文化所泯灭了的自然的生命存在及其本质。所以他向当时盛行的一切说不,希望把一切推倒重来,走自然主义之路,归教育以正途。以人来自自然,又回归自然,作为人生的理想和归宿,以自然界作为理想的坐标,来揭露和批判作为社会人生的污浊以及对人性的扭曲。曹雪芹要写的不是人间社会中忠臣与奸臣、义士与贪官、英雄与恶霸等某一类人之间的矛盾,而是整个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的对立,确切地说,是封建统治与人的自然本性的对立。本文从自然的角度来重新探讨《红楼梦》的教育意蕴,来试图重新赋予人的教育的意义。本文分为三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背景问题交代。本章节从我国传统社会教育背景以及人的生存状态出发,梳理了我国的自然教育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曹雪芹的自然教育思想的生成。这章节是对本文的一个背景研究,是本文研究的起点。第二部分,《红楼梦》自然教育思想内涵的解释。本章节,试图在理论上,来对《红楼梦》自然教育思想的理论意义的建构,在以贾宝玉为中心教育姿态中,《红楼梦》凸显了所在社会最为尖锐,最为严酷的教育拷问:生命是附和于当下社会的平庸,还是不断的回返到生命的源头,重拾生命之为生命的要义,从而来甄定人之为人的意义本源。在这个意义上而言,《红楼梦》所拷问的教育意义不仅仅是曹雪芹当下的时代,更是超时代,跨时空的大教育概念。第三部分,曹雪芹的教育重建,以贾宝玉为中心。本章节以贾宝玉为中心,反思天理社会下人的生存现状,从诗社读书活动,闺阁游戏,对自然物的爱怜三个角度,来阐述曹雪芹教育建构。自工业革命以来,理性逐渐成为一种与科技相结合,控制社会和追逐利益的工具。尤其在西方实证主义哲学的推波助澜下,理性逐渐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支配和主导着人们的生活与观念。工具理性借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大潮,与市场经济追逐利益的特点相结合,日益演变为社会追求经济效益、个人谋求自身利益的基础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一种经济、社会需求。因此,工业化的今天,教育由此变成了一种适应性的教育,一种引导人片面追求利益(金钱、权力等)的教育,日益成为经济的附庸,成为实利下贱的使女,成为追逐欲望的工具。在其中,我们很难看到对人的整体精神培养的迫切性。这样就必然导致把其所直接指向的求教者看作一种达到社会经济利益目的的手段,人由此成为了计算和追逐欲望的工具,从而丧失了人之为人的内在价值和品行,丧失了人的尊严,人也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是被割裂为日渐远离自身精神性的客观物的存在。教育如果只关注学生实用生存的知识、技能,那么无论物质生活多么多彩纷呈、吸引人的注意力,仍然无法掩盖丰盛物质背后精神的空虚和迷茫。虽然曹雪芹的时代和我们这个时代不一样,但面临的教育问题其实质是一样的。今天来谈《红楼梦》的自然教育思想,就是要在民族古典经典著作中,来重新思考当下教育,和挖掘人的本源意义以及教育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