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铁过载临床特征及其与血瘀证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672855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临床资料,从亚型、预后分型及铁代谢相关指标、输血情况等方面探讨MDS铁过载患者临床特征;根据中医血瘀证候表,分析并探讨MDS铁过载与血瘀证的关系。为中医辨证MDS铁过载提供参考依据,更好的指导中医药论治MDS铁过载。研究方法采用临床观察性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12月-2021年12月符合标准的MDS患者66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亚型、预后危险度、输血量、铁代谢指标及血瘀证积分等临床资料,分析MDS铁过载的临床特征,探讨MDS铁过载临床特征与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 MDS铁过载与非铁过载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1.1性别分析MDS铁过载与非铁过载两组患者的性别情况,MDS铁过载患者36例,男性27例占75.0%,女性9例占25.0%;非铁过载患者30例,男性16例占53.3%,女性14例占46.7%。经统计学分析,MDS铁过载与非铁过载两组患者在性别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1.2年龄分析MDS铁过载与非铁过载两组患者的年龄情况,MDS铁过载患者的平均年龄是(62.9±15.4)岁,MDS非铁过载患者的平均年龄是(61.3±15.4)岁。经统计学分析,MDS铁过载组的平均年龄与MDS非铁过载组的平均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1.3亚型分析MDS铁过载与非铁过载两组患者的MDS亚型情况,MDS铁过载患者36 例,其中 MDS-EB1 7 例,占 19.4%,MDS-EB2 6 例,占 16.7%,MDS-MLD 13例,占 36.1%,MDS-RS 5 例,占 13.9%,MDS-SLD 0 例,MDS-U 5 例,占 13.9%;MDS非铁过载患者30例,其中MDS-EB1 4例,占13.3%,MDS-EB2 6例,占20.0%,MDS-MLD 8 例,占 26.7%,MDS-RS 1 例,占 3.3%,MDS-SLD 8 例,占26.7%,MDS-U 3例,占10.0%。经统计学分析,MDS铁过载与非铁过载两组患者在MDS-SLD亚型存在显著性差异,铁过载组MDS-SLD患者比例显著低于非铁过载组(P<0.05)。1.4预后分层按照IPSS-R预后危险度,将MDS极低危与低危患者分为较低危组,MDS中危、高危与极高危患者分为较高危组,分析MDS铁过载与非铁过载两组患者的预后分层情况。MDS铁过载患者预后分层为较低危组的有17例,占47.2%,预后分层为较高危组的有19例,占52.8%;MDS非铁过载患者预后分层为较低危组的有22例,占73.3%,预后分层为较高危组的有8例,占26.7%。经统计学分析,MDS铁过载组与MDS非铁过载组两组患者在预后分层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MDS铁过载组较高危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非铁过载组(P<0.05)。1.5输血量分析MDS铁过载与非铁过载两组患者的输血量情况,MDS铁过载组中输血量<10U的患者14例,占38.9%,输血量>10U的患者22例,占61.1%;MDS非铁过载组中输血量<10U的患者29例,占96.7%,输血量>10U的患者1例,占3.3%。经统计学分析,MDS铁过载与MDS非铁过载两组患者在输血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MDS铁过载患者输血量<10U发生的比例(14/36,38.9%)显著低于非铁过载(29/30,96.7%)(P<0.05),MDS铁过载患者输血量>10U发生的比例(22/36,61.1%)显著高于非铁过载(1/30,3.3%)(P<0.05)。1.6铁代谢指标分析MDS铁过载与非铁过载两组患者的铁代谢指标情况,MDS铁过载组的血清铁蛋白测定值为2070.13±512.67,MDS非铁过载组的血清铁蛋白测定值为353.32±273.73。经统计学分析,MDS铁过载与非铁过载两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存在显著差异(P<0.05),铁过载组血清铁蛋白测定值水平显著高于非铁过载组(P<0.05)。66例MDS患者中有10例缺失转铁蛋白、铁及总铁结合力等铁代谢指标,分析56例MDS患者铁过载组与非铁过载组其他铁代谢指标。MDS铁过载组转铁蛋白测定值为1.97±0.60,血清铁测定值为31.45±14.07,不饱和铁测定值为10.31±11.14,转铁蛋白饱和度测定值为74.41±25.98,总铁结合力测定值为41.72±10.67;MDS非铁过载组转铁蛋白测定值为2.46±0.70,血清铁测定值为25.20±9.80,不饱和铁测定值为25.97±17.71,转铁蛋白饱和度测定值为54.34±27.02,总铁结合力测定值为50.30±12.72。经统计学分析,除血清铁这项指标MDS铁过载组与非铁过载组无显著差异(P>0.05),转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不饱和铁及总铁结合力这几项指标在铁过载组与非铁过载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2 MDS铁过载患者血瘀证分布情况根据血瘀证量化标准进行分析,血瘀证量化标准积分表(4分及以上诊断为血瘀证)包括舌象、面色、肌肤、疼痛、出血、意识感觉、精神神志等症状体征,根据病情轻重程度设置正常(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按血瘀证总积分由高到低排序,面色异常总积分34、脉象异常总积分32、舌象异常总积分30、肌肤异常总积分29、意识感觉异常总积分17、疼痛总积分13、出血总积分10、肢体感觉异常总积分7、症瘕积聚总积分3、精神神志异常总积分2。分析显示,MDS铁过载血瘀症状中,最常见的是面色异常、脉象异常、舌象异常及肌肤异常,其次是意识感觉异常、疼痛、出血,最后肢体感觉异常、症瘕积聚及精神神志异常证候少见。3 MDS铁过载患者血瘀证与非血瘀证的临床特征分析3.1性别36例MDS铁过载患者,分析MDS铁过载血瘀证与非血瘀证两组患者的性别情况,MDS铁过载血瘀证患者27例,男性19例占70.4%,女性8例占29.6%;MDS铁过载非血瘀证患者9例,男性8例占88.9%,女性1例占11.1%。经统计学分析,MDS铁过载血瘀证与非血瘀证两组患者在性别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3.2年龄分析MDS铁过载血瘀证与非血瘀证两组患者的年龄情况,血瘀证组患者平均年龄(65.59±13.77)岁,非血瘀证组患者平均年龄(55.00±17.98)岁。经统计学分析,MDS铁过载血瘀证组的平均年龄与非血瘀证组的平均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3.3亚型分析MDS铁过载血瘀证与非血瘀证两组患者的MDS亚型情况,MDS铁过载血瘀证患者27例,其中MDS-EB1 6例,占22.2%,MDS-EB2 6例,占22.2%,MDS-MLD 8 例,占 29.6%,MDS-RS 4 例,占 14.8%,MDS-U 3 例,占 11.1%;非血瘀证患者9例,其中MDS-EB11例,占11.1%,MDS-EB2 0例,MDS-MLD 5例,占 55.6%,MDS-RS 1 例,占 11.1%,MDS-SLD0例,MDS-U 2例,占 22.2%。经统计学分析,MDS铁过载血瘀证与非血瘀证两组患者在亚型诊断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3.4预后分层将MDS极低危及低危患者分为较低危组,MDS中危、高危及极高危患者分为较高危组,分析MDS铁过载血瘀证与非血瘀证两组患者的预后分层情况。MDS铁过载血瘀证患者预后分层为较低危组的有10例,占37.0%,预后分层为较高危组的有17例,占63.0%;非血瘀证患者预后分层为较低危组的有7例,占77.8%,预后分层为较高危组的有2例,占22.2%。经统计学分析,MDS铁过载血瘀证与非血瘀证两组患者在预后危度分层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3.5输血量分析MDS铁过载血瘀证与非血瘀证两组患者的输血量情况,MDS铁过载血瘀组中输血量<10U的患者7例,占25.9%,输血量>10U的患者20例,占74.1%;非血瘀组中输血量<10U的患者7例,占77.8%,输血量>10U患者2例,占22.2%。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输血量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输血量的增加血瘀证发生比例增加(P<0.05)。3.6血瘀证积分分析MDS铁过载血瘀证与非血瘀证两组患者的中医血瘀证积分情况,MDS铁过载血瘀证积分为(5.74±1.79)分,非血瘀证积分为(2.22±1.09)分。经统计学分析,MDS铁过载血瘀证与非血瘀证两组患者在血瘀证积分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铁过载血瘀证评分显著高于非血瘀证评分(P<0.05)。4 MDS铁过载患者临床特征与血瘀证相关性分析正态性检验后,将36例MDS铁过载患者的铁代谢指标、输血量与血瘀证积分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铁蛋白与血瘀证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42,P<0.05)。转铁蛋白与血瘀证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350,P<0.05)。不饱和铁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总铁结合力与血瘀证评分无相关性(P>0.05)。输血量与血瘀证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739,P<0.05)。研究结论1与非铁过载患者相比,MDS铁过载患者比例在MDS-SLD亚型、预后分层、输血量、铁代谢相关指标中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铁过载组中预后高危,输血量多,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高,或转铁蛋白、不饱和铁、总铁结合力低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铁过载组,铁过载组中MDS-SLD亚型,输血量少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非铁过载组。2 MDS铁过载患者符合血瘀证标准的患者为75.0%,MDS铁过载血瘀症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脉象异常、舌象异常、面色异常及肌肤异常。3 MDS铁过载血瘀证积分与血清铁蛋白、输血量呈显著正相关性,与转铁蛋白呈显著负相关性。
其他文献
抑郁症是一种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疾病,目前是全世界致残的主要负担之一。其发病机制主要有单胺神经递质假说、神经可塑性假说、炎症反应等。有研究证实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是控制神经生长及传导的重要成分。然而在应激刺激下,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都转换为促炎状态,通常会激活神经炎症反应,释放大量的促炎细胞因子。这一过程会损害神经传导及突触间的连接,使神经可塑性功能降低。慢性应激模型会导致神经元
学位
清代名医柳宝诒(公元1842-1901年),善治伏气温病,著有《惜余医案》《温热逢源》《柳致和堂丸散膏丹释义》《柳选四家医案》《柳宝诒医论医案》等书。本论文以上述著作及相关文献记载为线索,运用文献学方法、分析归纳法、分类学研究方法、理论综合分析方法等,从柳宝诒学术思想的渊源、诊疗经验、用药规律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本论文分为下列三个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结论如下:第一部分,对柳氏辨证方法
学位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科学评价通心舒胶囊治疗气虚血瘀证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中成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提供更多循证依据。方法: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科门诊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及中医证型符合气虚血瘀证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观察对象,共50例。将患者分为通心舒胶囊组(治疗组)、通心舒胶囊安慰剂组(对照组),每组25例,服药期为8周,治疗
学位
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为十字花科菘蓝属两年生草本植物,根入药为板蓝根,临床上主治流行性感冒。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板蓝根具有抗炎、抗病毒等作用。作为板蓝根中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板蓝根中的木脂素及其糖苷类成分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其中不同形式的糖苷化也会导致抗病毒活性的差异,在植物中木脂素糖基化反应是由糖基转移酶(Uridine diphosphatedependent
学位
随着糖尿病的流行和糖尿病患者寿命的延长,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 c macular edema,DME)是引起视力下降的重要因素。目前治疗DME方法包括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治疗,类固醇类药物治疗,激光光凝术,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等。虽然临床上对于DME的治疗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长期疗效未见明显优势,不能让患
学位
目的:通过对口服冰片联合中药促进球后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retinal vein occlusion-macular edema,RVO-ME)的临床疗效观察,来探索讨论中药冰片有利于提高球后注射T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伴发黄斑水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今后复方制剂的研发提供基础及中西医联合治疗本病提供新的思路
学位
2020年版《中国药典》记载,九里香来源于芸香科九里香属植物九里香Murraya exotica L.和千里香M.paniculata(L.)Jack.的干燥叶和带叶嫩枝。九里香具有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胃痛、风湿痹痛、牙痛。中药九里香也是中成药“三九胃泰”的主药之一,用量很大。九里香药材两基原植物的分类地位一直存在争议,进行过多次变更。国外多数学者基于形态学上中间体的存在,认为九里
学位
2011-2021年,我国糖尿病患者从9000万增加到1.4亿,增幅达56%,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糖尿病的防治形势将更加严峻。2型糖尿病归属于中医学“消渴病”范畴,大量临床研宄表明气阴两虚证是2型糖尿病最常见及最重要的中医证型之一,同时痰浊和血瘀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2型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而ABO血型是人体的一种遗传性状
学位
<正> 前人把一些发病机理与痰有关的病证称为“怪病”,遂有“痰多生怪病”和“痰多似崇”的说法。痰是脏腑气血病理变化的产物,可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凝滞留伏在机体各部位,可产生种种痰病,因此有“百病多有兼痰者”与“人之为病十有九痰”之说。皮肤表浅肿
期刊
研究背景:中成药在我国药品临床应用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开展的各项研究也越来越多,各个组织和机构纷纷开展了中成药综合评价研究,由于尚未形成规范的研究报告制定方法,导致各组织和机构制定的中成药综合评价报告评价内容片面、评价质量不一、评价形式无序。报告规范是使用特定的研究方法制定,以专家达成高度共识为特征,用于指导研究人员报告的报告清单、流程图或结构化文本,规范中成药综合评价报告可以有效满足研究人员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