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产业融合研究——基于制造业的视角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RUOFEI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技术迅猛发展并广泛渗透应用于经济社会各产业领域,重构了经济社会的物质基础,人类经济社会正沿着技术革新、产业重构、融合应用和制度改造的路径,向数字经济新形态演化发展。制造业作为一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代表着一国工业发展水平,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及经济转型的重要基础。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经济基础产业与制造业的产业融合呈现不可逆的趋势,因此客观、科学评价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数字经济基础产业与制造业的产业融合状况及产业融合对制造业的影响,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定性方面,存在一定的研究空白。
  本文构建了数字经济背景下产业融合对制造业促进效应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对包含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国家数字经济的现状进行量化和对比分析,接着测算了数字经济基础产业与制造业产业融合的正、反向融合度,最后对数字经济背景下产业融合对制造业的产业绩效和产业结构水平的促进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本文以技术经济范式、数字经济和产业融合理论共同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技术经济范式是技术进步作用于微观的企业行为、中观的产业变革和宏观的经济体系的全面理论框架,数字技术经济范式则是传统物质能量型技术经济范式的质变,打破了传统生产要素有限供给对增长的约束,推动人类发展由原子加工过程向信息加工过程的进阶。数字技术促使数字要素化和数字产业化,经由渗透应用于经济社会的各领域,推动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的转变。进而形成了数字技术经济范式框架下,通过数字创新的带动,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以信息通讯产业、互联网、物联网和移动通讯网为基础设施载体,以数字经济基础产业与实体经济跨部门和跨产业的融合为特征,重塑经济发展格局的数字经济新形态。数字经济的成长和发展,引起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间或不同产业间产品融合、业务融合、管理融合和市场融合,变革原有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导致传统产业界限的模糊,并塑造新的产业边界,形成了产业融合的动态发展过程。
  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经验,从数字经济基础产业情况、数字贸易情况(含数字货物贸易和数字服务贸易),数字产业附加值情况,数字经济与创新、数字经济基础产业对宏观经济的作用对数字经济现状进行衡量。在理论与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数字经济基础产业与制造业的正、反向产业融合度的测度方法,比较了中国正向融合度和反向融合度在世界主要国家中的位置,并对制造业各行业的正、反向融合度水平进行细分后发现中国在高污染行业的数字化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中国数字经济基础产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性高达0.86,处于强相关水平。利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得出产业融合对制造业产业绩效的关键影响因子有正向融合度、反向融合度、产业结构、市场开放度和市场化水平。通过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定量分析产业融合对制造业产业绩效的促进效应,在样本期间,反向融合度、产业结构和市场开放度对产业绩效均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正向融合度和市场化水平则对产业绩效产生显著的负面作用。正向融合度对产业绩效影响与预期不符的原因可能在于旧范式的阻挠,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建设与旧产业不匹配,需要一定时间达到新的均衡状态。国有企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过高,将抑制市场活力和企业竞争力,对整体产业绩效产生不利影响。对基准回归的稳健性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基准回归的结论。通过产业结构理论模型发现,中国整体制造业产业结构的演化符合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产业结构出现高度化趋势,国有企业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高于全国水平。本文构建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产业融合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样本期内,反向产业融合、研发强度和国有化率有利于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正向产业融合对制造业分组产业结构的效应出现分化,由于分组产业的产品和技术特征差异,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正向融合度与产业结构之间是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技术密集型产业正向融合度与产业结构之间是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在基准模型表现不确定,通过分组产业模型回归,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存在不利影响。最后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系统构建了促进产业融合的策略框架。
其他文献
160年前,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党纲,《共产党宣言》在伦敦问世,一个半世纪过去了,在21世纪到来之际,重新研读了这本各种语言版本序言和注释以及正文几乎各占一半的小册子。应该怎样理解这一个“历史文件”的核心思想呢?在一个新的时代中,人们总是在否定过去的一切。在马克思主义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应该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过于教条化而不能给予新的理解。本文就是要重新回到马克思的文本,以新
长期以来,探究股票市场的未来收益是否具有可预测性是金融领域的热点与核心主题之一。人们通过CAPM等模型来将股票收益率与若干股票自身的风险因素相联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大量异象的出现,使人们对于建立在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设基础之上的传统金融理论产生了质疑。Kahneman(2003)在投资者的非理性特征时,发现除了过度自信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非理性特征——锚定效应。  本文主要采用时间
学位
2019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四十一个年头,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迎来协同发展的新局面,在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政策的背景下,本文基于2003-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吸引外资对对外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的增加,将显著促进非金融类外商投资的流动和存量的增加;从区域特征上看,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越高,人力资本的开发程度就越高,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能力
学位
本文先对我国农业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农业纵向价值链各个环节以及横向产业融合都取得了一定进步。之后主要借助指标GVCPt_F、GVCPt_B以及NRCA对我国农业在亚太生产网络的地位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农业在亚太生产网络中的地位有一定上升但是仍然不高,出口农产品更多以最终品和初级加工品为主。进一步对我国农业价值链地位不高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存在着农业劳动力分配不均的现象,整体农业价值链呈现出农业
学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劳动力人口绝对数量的下降,中国第一次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经济增长须实现从依靠劳动力数量转移到依靠劳动力质量上来。因此,厘清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可能对经济增长的冲击,保障经济可持续增长和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本文基于对国内外文献的系统回顾和梳理,剖析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征及成因,理清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构建动态面板模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不断袭扰京津冀地区,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京津冀三地政府相继出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论文以2012-2016年京津冀地区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产业梯度系数和各种特征污染物的数据,分析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和环境污染的现状,利用面板数据的回归模型检验产业转移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通过双
学位
马克思认为货币必须祛魅,才能去除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神秘性。因此,必须将货币概念放到资本社会化的前提中去分析,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使得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相对立,商品矛盾运动使得商品二重化为商品和货币,货币分离出来,成为一般财富形式,其合乎目的的活动就是使自身增大,这就与处于流通中的货币总是价值的一定量相矛盾,货币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劳动市场的建立自我解体并转化为资本,资本表现为自行增殖
学位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已逐渐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纷纷采取政策行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不仅是环境问题,更是发展问题,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着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保护环境,应
学位
文章从近代产业兴起对金融需求变迁的视角,对以山西票号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金融机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考察,探究传统金融机构在社会转型下的衰落过程。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基于两大目的。一是从动态角度考察中国金融机构的变迁过程,更好理解中国金融机构变迁的内在规律。二是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我国金融机构深度挑战的背景下,为我国银行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借鉴。对此本文主要分六部分就近代产业兴起后对山西票号的深刻影响
学位
自2001年加入到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全面融入到国际经贸体系,参与国际分工。目前,中国经济总量位居全球第二,货物贸易总额排名世界第一,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令人世人瞩目的成就。不过,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双重压力。在国际方面,自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在全球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就进入到相对低迷的阶段,世界货物贸易总量经历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大幅下降,世界经济总体复苏缓慢,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