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典型盐沼植被的环境适应性与生物地貌过程建模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olossus198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滨海湿地具有固碳减污、保堤护岸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然而,作为一种典型的生物地貌生态系统,滨海湿地高度敏感而脆弱,极易受到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威胁。在海平面上升和外来物种入侵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盐沼生态系统正经历严重退化。由于生物地貌生态系统存在生物学、生态学和地貌学之间的动态特征和复杂的反馈机制,科学保护和管理盐沼生态系统仍然是一项迫切且艰巨的任务。本论文以长江口崇明东滩湿地为研究区域,综合应用环境控制实验、野外观测、遥感影像解译、阈值分析和模型模拟等多种研究方法,探究长江口典型盐沼植物的环境适应性和生物-地貌相互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不同盐沼植物对水盐因子交互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盐沼先锋物种在潮滩前沿的生态适应性和生态阈值效应、滨海盐沼生物-地貌相互作用特征与机制,以及生态地貌耦合模型在盐沼植被修复策略中的应用。本论文成果可为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修复和管理提供指导。本论文的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盐沼植物对模拟水盐胁迫的响应通过在环境梯度控制实验,对比模拟水-盐交互影响下长江口典型盐沼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说明:此为外来入侵物种)的生物量、繁殖体(穗器官)、叶绿素含量和泌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淹水和盐度影响下,芦苇的生物量、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降低,并出现不能正常抽穗这一生殖器官缺失现象。互花米草在水-盐交互影响下则长势良好,并体现出了明显的盐分分泌适应性。5 ppt低盐度和50 mm浅淹水是互花米草的适宜生长条件。15 ppt中等盐度处理下,互花米草的生物量、叶面积、抽穗和叶绿素含量均与对照组(0 ppt)无显著差异。两种植物叶片中的Na+和Cl-含量均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升高,而K+含量则随着盐度的升高而降低。在15 ppt中等盐度、30 ppt高盐度水平下,互花米草离子浓度保持在相对一致的水平,盐分分泌量则有所增加。互花米草的渗透调节和泌盐生理活动减轻了盐胁迫的不利影响。然而,对于芦苇而言,低氧和盐度联合作用可能损害其光合器官,破坏其离子稳态。因此,在长江口滨海湿地,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相对于本土植物芦苇更能适应复杂的淹水胁迫和盐度变化环境。相关结果为盐沼模型参数优化提供了依据。(2)盐沼先锋物种在潮滩前沿的生态适应性针对长江口滨海湿地前沿先锋植物—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在野外自然条件下,通过固定监测样带观测其生长、繁殖特征(种子库和地下球茎)和潮滩冲淤动态,探究盐沼先锋物种对潮滩前沿生境的生态适应性表现。研究结果表明,海三棱藨草在潮滩前沿的定植、生长和繁殖对高程变化十分敏感,反映了其在景观尺度和个体尺度上的生态适应性。通过潮汐淹水强度,提出了先锋植物海三棱藨草的形态和繁殖策略可塑性。即随着潮滩高程的降低,淹水胁迫的加剧,植物将更多的生物量分配给地下组织。而繁殖器官产量的高程阈值区间(2.38-2.50 m)高于形态的高程阈值区间(2.05-2.14 m)。无性繁殖器官(球茎)产量的高程阈值相对于有性繁殖器官(种子)产量的高程阈值向低高程方向移动,约下移了0.15 m。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海三棱藨草球茎产量和穗产量比值增加。该研究揭示了先锋植物海三棱藨草的形态和繁殖反应相结合有助于其在滨海湿地异质生境中的生存和扩张。(3)滨海盐沼生物-地貌特征与机制基于对海三棱藨草、芦苇和互花米草的环境适应性研究结果,对长江口盐沼模型(Salt Marsh Model for Yangtze Estuary,SMM-YE)进行了结构优化与参数完善。在模型中结合了生物过程(植物生长、定植和水动力耐受性)与非生物过程(繁殖体潮汐运输、沉积物输入和泥沙冲淤动态)之间的相互作用。长江口盐沼模型可实现对盐沼植被动态、潮汐淹水、泥沙沉积和滩面高程变化等过程的模拟。与实地测量的比较表明,该模型较好地描述了植被生长和横向扩张、沉积动力学和高程变化的年际变化,以及盐沼边缘陡坎的形成。特别地,观测和模拟表明,沉积物供应量调节了植被行为和地貌变化的速度。与泥沙供应低的地点相比,泥沙供应高的地点的植物建立和生长速度较快,植被扩张速度和沉积率较高,导致盐沼边缘陡坎向海推进的速度加快。研究结果表明,河口滨海潮滩生物和非生物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外源泥沙的供给,共同决定了高沉积系统(如长江口)中盐沼湿地生物地貌形态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还强调了基于过程的生物地貌耦合模型在制定滨海湿地管理和评估未来系统复原力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4)生态地貌耦合模型在盐沼植被修复策略中的应用基于前期开展的海三棱藨草恢复工程,进一步应用优化的SMM-YE模型反演了长江口本土湿地植物在潮滩前沿的定植复壮过程,并通过情景分析预测了互花米草二次入侵对海三棱藨草恢复的风险。在2014?2019年崇明东滩湿地的海三棱藨草人工修复实验地,模型反演结果与实地跟踪观测数据相吻合。新定植的海三棱藨草面积增加了26.7倍,植株密度和生物量均达到了成熟莎草群落的水平。根据模型计算结果,海三棱藨草的建立促进了泥沙沉积,盐沼区的年平均沉积速率为9.0 cm yr-1,显著高于光滩无植被区,这与观测结果也较为接近。观测数据与模型反演结果都表明,在潮滩强水动力干扰下,利用海三棱藨草地下繁殖体(球茎)进行植被重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球茎的形态和发芽率促进了幼苗的锚定功能。由于植被扩张和泥沙沉积之间的正反馈,海三棱藨草恢复群落和原始群落都在不断扩大。对于互花米草二次入侵情景模拟,预测结果表明,若不对修复区内的互花米草进行清除,其入侵速率远高于海三棱藨草群落的扩张,可能会快速侵占海三棱藨草恢复区,导致修复效果不佳。本论文结果强调了在保证本土滨海湿地植被恢复方面,将海三棱藨草的重引入与互花米草清除相结合的重要性。作为一种长效的管理策略,建议还需对互花米草的二次入侵风险进行持续监测,并借助辅助决策工具(如预测模型),以保证本土盐沼植被的成功恢复。综上所述,长江口滨海湿地典型盐沼植物具备通过表型可塑性对环境因子变化作出生态适应的能力。然而,不同物种、不同生理生态指标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程度不同,存在明显的阈值效应。基于过程的生物地貌相互作用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和预测滨海湿地的植被动态、高程动态和潮滩前沿陡坎的形成和迁移。此外,模型在盐沼前沿植被修复和滨海湿地外来物种入侵风险管理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在未来工作中还需加强长江口典型盐沼植物对水动力作用、沉积动力的响应和适应研究,以实现对未来环境变化下盐沼群落和生物地貌景观脆弱性或恢复力的评估与应用。
其他文献
21世纪以来,地理核心素养成为国际地理课程改革的共同“基因”。测评是推进核心素养引领下地理课程改革的关键“杠杆”,但传统地理教育测评模式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仍存在诸多“短板”。本文遵循“提出问题-理论研究-实践研究-技术开发”的研究路径,对地理核心素养测评的理论与实践展开研究。第一,理清研究现状并提出研究问题。通过对国内外552篇文献进行系统综述发现,地理核心素养测评研究还存在理论基础薄弱、设计有待规
学位
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技术不仅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等显著特征,其推广应用也代表着我国移动通信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现阶段,国家5G牌照的顺利发放不仅让超百万台服务器的应用颇受关注,同时也进一步增大了数据中心总耗电量。为此,文章立足于5G技术发展现状,全方位研究当前经济形势下5G技术以及相关数据中心的基建情况,对新基建环境下城市的用电需求进行量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电网改造升级的建议,
期刊
本文通过构造可压缩Euler方程组带Dirac测度的Radon测度解,研究了定常高超音极限绕流问题和Riemann问题.屈爱芳、袁海荣和赵勤在研究二维定常可压缩Euler流的直楔绕流问题时,提出了Radon测度解的概念,并用它证明了马赫数趋于无穷大和绝热指数趋于1时,牛顿理论成立.在此工作基础上,本文考虑了定常可压缩Euler流绕二维斜坡或三维轴对称锥流动问题,用Radon测度解定义,证明了物理上
学位
研究背景:大多数恶性肿瘤病人晚期发生一种多因素代谢紊乱综合征—即癌症恶病质。表现出无意识的、持续性的骨骼肌萎缩(伴随或不伴随脂肪组织分解),造成体重明显下降。不但削弱抗肿瘤的治疗效果、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对家庭、医疗、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外泌体作为一种小型细胞外囊泡通过运输的蛋白质、核酸等活性物质参与癌症恶病质的发生与进展。本论文采用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寻找恶病质性结肠癌细胞C26外泌体中
学位
无佛像时期佛传故事图像中,佛陀本人的形象虽“缺席”,但因有象征物代替,仍具备完整的叙事特征。本论文主要围绕无佛像时期佛传故事图像展开相关研究,以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后一世纪佛塔遗址的图像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无佛像时期佛传故事图像的系统性整理,可为学界的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将不同遗址佛传故事图像的比较分析,可推进无佛像时期佛教艺术区域风格的研究。无佛像时期的佛传故事,虽未呈现佛陀,但仍全面的传达佛传
学位
疾病是威胁健康的元凶,越早的实现检测对于许多常见的重大疾病的治疗越有利,因此对生物标志物的灵敏检测对临床疾病诊断具有巨大的意义。目前应用的生物化学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免疫法、蛋白组学法、质谱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为了实现待检测物的快速分析和跟踪,生物传感技术应运而生,它结合了分析化学、生命科学、信息学和物理学等众多学科和技术。在生物传感技术中,无论是核酸类传感系统、免疫类传感系统、细胞类传感系统还是微生
学位
在接触周围环境时,人们能够在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无目的地、不知不觉地、自动地获得有关事物之间结构关系的知识,即发生了“内隐学习”。内隐学习对个体适应性起重要作用,因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鉴于生活中诸多事物间的规则是具有时间先后顺序的序列规则,研究者提出了序列反应时(serial reaction time,SRT)任务,将之运用于内隐学习的研究中。在SRT任务中,通常依次呈现一系列位置不同的视
学位
在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中,粘附型GPCR利用其胞外结构域上的各种结构模块参与细胞与细胞或细胞与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继而发挥调节细胞粘附功能;与此同时,胞外粘附结构域结合配体的信号会传递至其下游GAIN结构域,使其释放出自激活多肽Stachel从而活化其下游跨膜结构域,引发经典GPCR胞内信号通路。CD97和EMR2是粘附型GPCR亚家族ADGRE中表达最广泛的成员,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开展
学位
公平准则是人们共同遵从和维护的核心社会规范,对于个体和社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以往有关经济博弈的研究表明,当个体作为第三方(旁观者)目睹分配者进行不公平分配时,通常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惩罚分配者或者补偿遭受不公平分配的接受者,以此来维护公平。但以往研究通常聚焦于分配者有意的不公平分配行为,即分配者的分配意图和分配结果相一致。分配者的分配意图是指分配金钱的个体为了得到某种分配结果而采取行动的愿望和主
学位
光化学探针是人们快速准确了解目标分析物的化学信息和感知微观世界的有效工具。从作用机制上讲,光化学探针大致可以分为纯化学反应型和非共价键作用主导型两种。其中,化学反应型探针在响应过程中涉及到共价键的断裂与生成,且大多数情况下不可逆,故此类化学反应型探针仅能实现一次性传感。这使得化学反应型探针在重复利用和对目标分析物的动态监测等方面具有很大局限性。相反,超分子非共价键作用的动态可逆、刺激响应等特点在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