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企业破产重整制度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li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重整制度是当代破产法的发展方向和精髓,不同于其他破产制度,重整的目标在于维护企业的营运价值,减少企业破产、资源浪费、工人失业对经济和社会秩序的影响,为企业的重生提供制度路径。我国的重整制度由2007年6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确立,在第8章专章对重整制度作了规定。而当今重整制度立法的楷模当属《美国破产法》第11章规定的商事重整制度。我国的重整制度从第11章程序借鉴而来,在制度的规定上具有相似性。文章的第一章阐述了企业重整这一制度的产生历程和在本文中的界定以及制度价值。重整制度产生于经济危机之中,是经济危机下避免企业破产、职工失业等问题的应对措施。重整区别于其他破产制度的最大特征在于它指向的是企业的再生。文章的第二章对我国和美国企业重整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美国的企业重整制度来源于铁路企业的重整需要,最初以衡平法上的管理人制度出现,后由1938年《钱德勒法案》作了详细的规定,现行的企业重整制度由1978年《破产改革法》确立。我国可以追溯的企业拯救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中规定的整顿与和解制度,最初是为了配合国有企业改革,拯救部分国有企业。市场经济意义下的重整制度由2007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8章确立。文章的第三章比较了中美两国企业重整启动制度。在适用对象上,两国都作了较为宽泛的规定。在重整原因上,美国的自愿程序没有规定重整原因,一切欲寻求解脱的企业均可申请,我国为在破产原因的基础上,另加“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其具体内涵有待司法机关加以明确。在申请主体上,我国的规定包括债务人、债权人、股东,较之美国更为宽泛,为重整的申请提供了灵活性。文章的第四章比较了中美两国关于企业重整中控制权和破产保全两项制度的规定。在控制权制度上,两国采取了不同的模式,美国为DIP模式,而我国则采取了管理人模式。我国采取的管理人模式也为实践中地方政府权力的介入提供了机会。在破产保全制度上,我国的规定比较简单,可以借鉴美国的自动冻结制度,将保全的生效时间提前至申请之日,并扩大破产保全的范围。文章的第五章比较了中美两国在企业重整计划方面的规定。在重整计划的制定上,两国都采取了重整控制权人制定重整计划的方式,而相比于我国,美国规定了重整计划制定权的补充主体,对权利的保护更为全面。在重整计划的通过机制上,美国设定了公平与公正标准、最大利益标准、填满标准等一系列标准,使各方在谈判中有明确的预期,而我国则没有对重整计划的标准作出规定,这使得谈判更加灵活。结语部分总结了我国现行立法的不足,强调了除了立法的不完善之处外,社会经济环境是影响我国重整制度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上快速发展,部分历史文化名镇让位于地区经济发展,被迫异地迁建。古建筑异地迁建由来已久,但是历史文化名镇整体迁建却发源较晚,实践先于理论,历史文化
本文以采后黄冠梨为试验材料,采用氯化钙、壳聚糖和普鲁兰多糖涂膜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梨果实不同部位(果皮、果肉)在贮藏期间总酚、总黄酮、酚类物质、谷胱甘肽的含量变化以及
商业步行街的外部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它的空间结构形态影响着人们购物、休闲、娱乐等一系列的行为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也发
近年来,用户对软件需求的复杂度在逐渐增高,软件规模越来越庞大,软件质量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软件测试是保障软件质量的有效手段,其中自动化测试技术能够打破手工测试的局限性
随着芯片制造业发展,光刻机的精度和产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其承载芯片的工件平台运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指标要求。本文立足于光刻机工件平台运动控制系统的研究,该平台为双台气浮
遥测模块自动测试系统主要用于对遥测模块的性能指标进行自动化综合检测,以提升遥测装置的快速研发水平。遥测模块测试软件作为遥测模块自动测试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进行人
目的1.研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容量状况评分表》。2.探讨容量状况评分表在评价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容量状况及指导超滤量调节中的作用。方法1.以循证依据初步拟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s,AMT)是一种以天然交变电磁场为场源的电磁勘探方法,而基于平面电磁波理论的卡尼亚电阻率测深法在分析大地结构和电性分布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间的竞争加剧,组织面临的环境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完全依靠直觉提高战略决策的速度将十分危险。那么,更有效地应对不确定环境,提高计划的有效性,降低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也蒸蒸日上,金融产品的创新速度更是空前高涨,自2004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进入中国寻常老百姓的投资视野开始,经历了2005、2006年的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