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对肺癌胸腔镜术后患者症状群的影响

来源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junfeng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制定适合肺癌胸腔镜术后患者症状群的耳穴贴压方案,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依据。2.探讨耳穴贴压干预方案对肺癌胸腔镜术后患者症状群的干预效果。方法:1.方案构建:采取文献研究和专家会议法,基于症状管理理论并结合肺癌胸腔镜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群现状,初步拟定耳穴贴压的干预方案,再邀请专家进行论证、修改,形成耳穴贴压干预肺癌胸腔镜术后患者症状群的方案。2.方案验证:采用便利抽样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18例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根据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耳穴贴压方案,干预1周。在手术前1天,手术后1天、3天、6天使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和修订版肺癌特异性模块评估患者的症状群。在术前1天和术后6天使用中文版肺癌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并对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进行收集。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统计方法主要有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卡方检验、连续校正卡方检验法、Fisher’s确切概率法和Mann-Whitney检验。结果:1.初步拟定了耳穴贴压对肺癌胸腔镜术后患者症状群的耳穴贴压草案。后经专家会议,对具有争议的内容如贴压的穴位、贴压频次、贴压时间等内容进行针对论证分析,最终形成符合临床需要的耳穴贴压方案。2.干预前,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症状的发生率、困扰程度、症状群和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症状的发生率比较: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6天,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症状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的严重程度比较:在疼痛、睡眠不安、苦恼、胃口最差、口干和悲伤方面,试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术后1天、3天和6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疲劳、咳嗽和咳痰方面,试验组患者的严重程度在术后3天和术后6天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恶心、昏昏欲睡和呕吐方面,术后1天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气短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后3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胸闷方面,术后1天和术后3天试验组患者的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在症状困扰方面,术后1天、术后3天和术后6天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一般活动、情绪困扰和生活乐趣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工作困扰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6天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与他人的关系和走路方面,术后1天和术后3天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群比较:试验组患者在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6天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呼吸道症状群(Z=-3.396,P<0.05;Z=-6.391,P<0.001;Z=-4.769,P<0.001)、疼痛-疲乏-睡眠障碍症状群(Z=-4.848,P<0.001;Z=-5.046,P<0.001;Z=-6.426,P<0.001)、心理情感症状群(Z=-4.236,P<0.001;Z=-3.625,P<0.001;Z=-5.113,P<0.001)、消化道症状群(Z=-5.922,P<0.001;Z=-4.352,P<0.001;Z=-4.783,P<0.001)、神经系统症状群(Z=-6.376,P<0.001;Z=-5.073,P<0.001;Z=-3.2,P<0.05)、症状困扰(Z=-3.948,P<0.001;Z=-5.946,P<0.001;Z=-4.518,P<0.001)、症状总分方面(Z=-5.775,P<0.001;Z=-6.642,P<0.001;Z=-6.258,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在术后6天在生理状况(t=7.100,P<0.001)、社会/家庭状况(t=4.159,P<0.001)、情感状态(t=8.327,P<0.001)、功能状态(t=6.308,P<0.001)、附加的关注情况(t=2.678,P<0.05)和生活质量总分方面(t=6.357,P<0.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耳穴贴压对肺癌手术患者术后症状群的干预方案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和实用性。2.耳穴贴压可以减轻肺癌胸腔术后患者症状群严重程度,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1.通过文献回顾法、专家函询与预实验构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自我管理方案。2.通过类实验的研究方法对自我管理方案进行应用并检验其效果。方法1.第一部分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自我管理方案的构建,首先进行文献研究,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系统回顾强直性脊柱炎自我管理的相关文献,初步构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自我管理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专家函询与预实验,构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自我管理方案的终稿。2
学位
目的1.了解脑卒中患者的一般状况、自我同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现状,分析不同人口学与疾病资料对脑卒中患者自我同情的影响,探讨脑卒中患者自我同情的影响因素。2.分析脑卒中患者自我同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3.构建脑卒中患者自我同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路径,以期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为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
学位
目的:探究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与健康被试者之间脑网络功能连接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观察针刺对KOA患者功能连接异常的脑网络的影响,从而探讨针刺治疗KOA的中枢机制,为针刺治疗KOA的临床运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纳入45例KOA患者和15例健康受试者,采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 fun
学位
目的:通过建立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模型,观察电针“中极”“关元”穴对骶上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型膀胱的治疗效果,并基于TRPV1通道探讨电针治疗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雌性SPF级SD大鼠72只,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10只假手术组和62只模型组。模型组大鼠通过手术复制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模型,术后每日3次定时定人crede手法排尿,并记录大鼠每日排尿量。待模型稳定后对模型组大鼠进
学位
目的:探讨通督醒神针刺是否通过调控SIRT1/NF-κB信号通路,抑制海马神经元炎性损伤,改善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通过Morris水迷宫排除先天性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大鼠后,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及模型制备组。使用线栓法建立MCAO/R模型,术后使
学位
目的:探究通督醒神针刺是否通过调节海马组织中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nti-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ipropionic acid,AMPA)受体亚基Glu R1、Glu R2、Glu R3及跨膜AMPA受体调节蛋白(transmembrane AMPA receptor regulatory proteins,TARP)T
学位
目的:通过构建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reperfusion,MCAO/R)大鼠模型,采用通督醒神针刺作为干预方法。从proBDNF/mBDNF的转化探讨通督醒神针刺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可能作用机制,为电针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治疗中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70只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
学位
目的本研究将中医传统疗法督灸应用于衰弱前期的老年人,探讨督灸对改善老年衰弱前期患者的衰弱水平、认知状况、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以期达到减少或延缓老年衰弱的发生发展,从而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存质量;探索出一种简便易行、适合衰弱前期老年人中医干预疗法并提供中医理论指导,以期为临床护理干预老年衰弱前期患者提供理论实践及指导。方法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
学位
目的:本研究基于BDNF/TrkB/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通督醒神针刺通过促进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改善脑缺血再灌注(MCAO/R)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购买6-8周龄的SD雄性大鼠93只,适应性喂养7天,水迷宫实验剔除先天学习记忆障碍大鼠3只。将剩余9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7只、假手术组17只与造模组56只。造模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法构建脑缺血再灌注后学习记忆障碍大鼠模型,治疗前
学位
目的:本研究以督脉、夹脊穴电针为干预手段,观察其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以PI3K/AKT/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为切入点,探讨督脉、夹脊穴电针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修复的机制,是否与调节PI3K/AKT/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脊髓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有关,为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奠定实验基础。方法:本研究选用雌性SD大鼠80只,使用计算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