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血压管理与药物经济学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uablue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综述):收缩压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预后预测价值和管理这篇综述总结了最新的证据,以指导收缩压(SBP)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管理和不良事件的预测作用。入院时较高的SBP与心力衰竭较好的院内和出院后结局相关。相反,出院时SBP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之间存在“反J型”或“U型”曲线关系。基于目前可改善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患者预后的证据,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和beta受体阻滞剂可作为HFrEF患者的一线降压药物,并应积极上调剂量以改善其预后。对于基线SBP较低的HFrEF患者,也应积极启动上述改善预后的药物并上调剂量,以获得相似甚至更大的绝对获益。目前关于射血分数恢复型心力衰竭的证据表明,这类患者应遵循HFrEF的管理模式。由于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哪种药物可以改善射血分数中间型或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因此作为心血管风险控制,血压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和中国指南推荐这类患者的SBP目标值为<130mmHg。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因其安全性在既往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得到证实,故应优先用于治疗未控制的高血压,而beta受体阻滞剂因其潜在的危害,除非有明确的适应症,一般不推荐使用。未来仍需在心衰患者中开展前瞻性试验以确定SBP与远期预后的关系、降压治疗的效果以及最佳血压控制范围。第二部分:心力衰竭失代偿住院患者出入院收缩压水平与出院后事件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既往关于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收缩压(SBP)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在这些研究中,基线SBP的测量时间点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假设心衰失代偿住院患者入院和出院时的SBP水平与出院后事件存在不同的相关性。[方法]研究纳入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阜外医院心力衰竭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心衰患者。入选患者根据入院SBP四分位数分为四组(<105mmHg,105-119 mmHg,120-134 mmHg和≥135 mmHg)。主要复合终点是心血管死亡和心脏移植。使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来探究不同时间点(入院和出院)SBP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共入选2005名心衰患者,中位年龄59岁,69.9%为男性。在中位随访48.4个月期间,共768名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入院SBP<105 mmHg组相比,较高的入院SBP与较低的主要复合终点发生风险相关(105-119mmHg,HR=0.764,95%可信区间:0.634-0.921,p 值=0.005;120-134mmHg,HR=0.658,95%可信区间:0.532-0.813,p 值<0.001;≥ 135mmHg,HR=0.657,95%可信区间:0.515-0.837,p 值=0.001);出院 SBP≥135mmHg 的患者与出院SBP<105 mmHg的患者的主要复合终点发生风险相似(HR=0.969,95%可信区间:0.667-1.407,p值=0.867),额外调整入院SBP之后结果不变(HR=1.235,95%可信区间:0.835-1.826,p值=0.291)。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也提示类似的相关性。[结论]入院高SBP与心衰患者较低的心血管死亡或心脏移植的风险相关(反J型曲线)。相反,出院SBP水平与心血管死亡或心脏移植风险之间存在U型曲线关系。第三部分:不同入院SBP的射血分数非减低型心衰患者出院SBP对预后的影响[目的]我们假设在不同入院SBP水平的射血分数非减低型心衰患者(非HFrEF,左室射血分数>40%)中,出院SBP与预后的关系不同。[方法]连续纳入因心力衰竭失代偿住院的非HFrEF患者,并将其分为HBP组(定义为入院SBP≥130mmHg)和非HBP组。主要复合终点是心血管死亡和心脏移植。使用多因素Cox和惩罚性样条回归分析评估出院SBP和终点之间的关系。[结果]共入组964名非HFrEF患者,中位年龄63岁,61.0%为男性,365名(37.9%)患者为HBP组。在中位随访71.8个月期间,共有284名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在多因素Cox分析中,非HBP患者较高的出院SBP与较好的结局相关(每增加 10 mmHg,HR=0.796,95%可信区间:0.687-0.923,p 值=0.002)。然而,在HBP组观察到出院SBP与主要结局之间的关系相反(每增加10 mmHg,HR=1.283,95%可信区间:1.075-1.531,p值=0.006)。惩罚性样条回归模型的结果显示,与出院SBP=120mmHg相比,在非HBP组中,当出院SBP<99mmHg时,主要终点的发生风险增加;相反,在HBP组中,当出院SBP>145mmHg时,主要终点的发生风险增加。[结论]在入院SBP≥130mmHg的非HFrEF患者中,较高的出院SBP与较高的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相关;相反,在入院SBP<130mmHg的患者中,出院时较低的SBP与较高的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相关。第四部分:在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达格列净的成本效益分析[目的]本研究旨在从中国医疗卫生支付方的角度探究在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HFrEF)标准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达格列净的成本-效益。[方法]我们建立了一个Markov模型来比较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标准化治疗和在标准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达格列净(10mg/次,一次/天)的成本-效益。我们模型中的基础病例是一名65岁的HFrEF患者,并进行了 15年的模拟。模型的输入参数来自DAPA-HF研究以及中国的其他相关数据。以标准化治疗为参照,估算加用达格列净的成本、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和增量成本效益比(ICER)。成本和QALY以每年4.2%的贴现率进行贴现。所有成本均转换成2017年美元的购买力。如果ICER低于支付意愿阈值(8573.4美元),则认为达格列净非常具有性价比。另外,使用单因素、双因素和概率敏感性分析来评估模型的不确定性。[结果]在我们的基础病例中,与标准化治疗相比,加用达格列净虽然成本更高(5829.4 美元 vs.4377.1 美元),但更有效(4.82 QALYs vs.4.44 QALYs)。在模型模拟的15年中,相应的ICER是每额外获得一个QALY需要多花费3827.6美元。当模拟的时间长度超过3.5年时,相应的ICER开始低于支付意愿阈值。对ICER影响最大的参数是达格列净的费用、两组的心血管死亡率和心力衰竭住院费用。敏感性分析的大部分结果是稳健的。概率敏感性分析显示出与模型基础病例相似的结果(ICER=4412.5美元/QALY)。在蒙特卡罗模拟中,当支付意愿阈值为8573.4美元/QALY时,53.10%的模拟结果认为在标准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达格列净非常具有性价比。[结论]根据我们模型结果,对于中国HFrEF患者来说,在标准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达格列净是性价比非常高的一种治疗选择。我们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医生和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做出决策。未来还需要进行基于中国人群的达格列汀成本效益的真实世界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肾动脉狭窄患者选择药物治疗或血管重建是否从中获益尚有争议。本研究拟探索影响肾动脉狭窄患者腔内治疗后近远期血压的预后因素。方法:本研究前瞻性地纳入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中心接受单侧肾动脉腔内治疗的肾动脉狭窄患者,收集患者重要的临床信息包括人口学信息、合并症、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影像资料等,并在腔内治疗术前和术后进行了 FD-PBV灌注检查。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随访资料。使用二元logistic
目的泪沟畸形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美学问题,涉及下睑和中面部各层次的诸多解剖学变化,近年来得到学者们的深入研究。用于泪沟畸形矫正的下睑成形术在当下己成为面部年轻化治疗的热门选择,与此相对的是,用于客观评估泪沟严重程度的方法仍较为有限。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三维摄影测量技术,以中国人群为对象建立一套针对泪沟畸形的三维测量方法,并验证此方法的可靠性和临床价值。在第二部分,回顾本中心通过眶隔脂肪重置技术矫正泪沟畸
背景及目的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或其配体(PD-L1)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随着单药治疗在多个癌肿中取得成功,研究者们的兴趣开始转向联合治疗策略的探索,但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尚未明确。因此,本研究致力于利用现有临床试验数据,总结抗PD-1/PD-L1联用治疗的不良反应谱,并对其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合并。此外,部分重症不
研究背景: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MA)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预后较差。SLE-TMA背后的病因多样,已知的有抗磷脂抗体、ADAMTS13抑制物、感染等,但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病因尚不明确,最佳治疗方式不详。零星报道认为,补体旁路激活或许在SLE-TMA的发病中有
研究背景与目的 脑微出血是脑小血管病的常见形式之一。相关血管病变主要包括血管壁脂质玻璃样变以及血管壁β-淀粉样蛋白沉积,分别与高血压、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脑微出血没有典型的脑出血临床表现,但与认知障碍有相关性。存在脑微出血的人群在未来发生卒中的风险也显著增加。对脑微出血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预测未来的脑血管事件,同时影响用药决策。已有的关于脑微出血的流行病学大型研究主要立足于欧美人群,针对中国人群的流
第一部分早期结直肠癌经内镜非治愈性切除术后癌残留或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因素分析背景与目的:内镜下切除是目前治疗早期结直肠癌主要的手段,当黏膜病理结果提示非治愈性切除,具有追加外科根治手术指征时,需要及时追加外科手术。但在实际临床中,患者按照现有指南追加外科根治手术后,术后病理很少看到有癌残留或淋巴结转移,这不仅给患者带来经济上的损失,更是对患者的又一次打击,尤其是对于低位直肠癌患者,如果追加外科手术,
背景和目的:乳腺癌患者面临多种治疗需求,中心静脉置管具有方便、舒适等诸多优点,受到了患者和医生的关注,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与此同时,导管相关的并发症轻者导致治疗的中断、住院时间和费用的增加,重者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导管相关性血栓(catheter-related thrombosis,CRT)便是常见又棘手的并发症之一。导管相关性血栓有自己独有的一些特性,比如中心静脉导管的类型、导管尖端的位置
目的:探讨大蒜素是否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这种作用是否与抑制心肌细胞内钙超载和细胞凋亡有关,进一步探讨其对细胞内钙超载和细胞凋亡调节的信号传导通路与机制。材料和方法:本研究选用雄性Wistar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将60只实验鼠随机分为大蒜素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大蒜素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按标准流程制作大鼠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其中大蒜素组实验鼠在再灌注前静脉注射大蒜素进行干预。采用Mas
第一部分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根治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分析研究目的:机械通气时间延长(PMV)是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PA/VSD)患儿,行根治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PA/VSD根治手术后PMV的危险因素。研究方法:我们回顾性地分析220例阜外医院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PA/VSD根治手术的患者,PMV定义为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超过5天。单因素分
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女性癌症患者首位。临床上通常根据其分型进行针对性治疗,主要包括化疗、激素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其中,三阴性乳腺癌由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表达均为阴性,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