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誉为“群经之首”的易经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开创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渊源。它的巨大魅力和影响至今仍渗入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独特的文本结构和语言的多义性伴随古代易传注解传统的发展更展示出其与时俱进的巨大解读空间。
德国汉学家卫礼贤(RichardWilhelm)和丹尼斯·席琳(DennisSchilling)所译作的易经德语译本可谓易经这部中国古代经典在西方尤其是德语国家接受和传播的里程碑。卫礼贤对易经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的痴迷及其古雅优美的语言风格为其译本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而席琳的译本则客观保留了原著占筮语言隐晦、多义的特征,从当今西方汉学研究的科学视角解读和诠释这部东方经典。
本文通过对两部译作多层次的对比和分析,力图重现易经的巨大解读空间,同时深入考察其在德语国家接受过程中视角的变迁。第四章的文本分析是全文重点。此处运用尤金·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的相关方法,通过对例文在意义和风格层面的分析比较,探析动态等效在两译本中的达成情况。
本文通过译本比较及以动态对等为标准进行的译本评价,期望达到以下结论:易经的翻译作为一种诠释和再创作过程,其视角深受文化历史及译者背景的影响,是一个在时间长河中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