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场诱导成纤维细胞胶原凝胶方向性收缩的实验研究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hongl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瘢痕增生挛缩畸形是深度烧伤创面愈合后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往往导致肢体关节和功能部位的活动障碍,甚至功能的永久性丧失,是制约目前烧伤患者愈后生存质量提高的关键,也是烧伤学科一直未能攻克的重大科学难题。既往研究表明,瘢痕持续收缩以致瘢痕挛缩畸形形成的原因,一方面归咎于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不断增殖和胶原纤维的大量沉积;另一方面与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的组织排列结构有密切关系。电子显微镜扫描观察发现: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与其胞外的胶原纤维呈平行于瘢痕挛缩方向排布;推测细胞通过骨架分子与胞外胶原纤维锚定,持续产生并维持方向性收缩张力,是瘢痕挛缩的关键病理结构基础。既往研究对揭示瘢痕挛缩的细胞与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然而,由于缺乏能有效模拟临床患者瘢痕挛缩动态变化过程的体外研究模型,长期以来人们对瘢痕挛缩的认识也仅限于组织切片观察和理论分析,对瘢痕挛缩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缺乏系统和深入阐明。1979年,Bell等人通过鼠尾胶原蛋白与成纤维细胞混合培养,首次建立了成纤维细胞胶原凝胶(FPCL)模拟瘢痕收缩的体外模型,揭示了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是瘢痕收缩的主要效应细胞,同时发现FPCL的收缩速度和幅度与成纤维细胞接种密度、胶原蛋白浓度和类型等有密切关系。采用该模型并结合在体研究,Ehrlich等人提出,成纤维细胞快速肌球蛋白ATP酶活化,促进细胞微丝骨架重组,引起胞质微丝与胞外胶原纤维结合,改变胶原排布结构,是创面收缩启动的重要机制;在收缩张力作用下,肌成纤维细胞持续肌球蛋白ATP酶活化,通过微丝应力纤维持续紧张维持挛缩张力,表明细胞骨架-微丝应力纤维在启动和维持瘢痕收缩中具有重要作用,深化了人们对瘢痕挛缩机制的认识。然而,近30年以来,FPCL模型并没有帮助人们在控制瘢痕挛缩畸形方面取得突破,其根本原因在于该模型并不能模拟临床患者瘢痕组织方向性收缩这个最重要的特征。在Bell等人制作的FPCL模型中,成纤维细胞呈随机排列分布,凝胶呈向心性收缩,这与在体关节等功能部位瘢痕的方向性挛缩及其病理结构基础,也即成纤维细胞耦合胶原纤维呈平行于瘢痕挛缩方向的定向排列方式存在本质差别,因而不是模拟临床瘢痕方向性挛缩的理想模型。生物电场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从低等的微生物到高等的哺乳动物,均广泛存在。研究显示,生物电场在损伤愈合、组织再生、胚胎及个体发育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面内源性直流电场是创面形成后自发产生的生物电场,当皮肤出现损伤时,皮肤破损处跨表皮电势差消失,而伤口周围皮肤电势差维持正常,继而在创面与周围正常皮肤之间形成以创缘为正极、创面中心为负极,大小为50~200 m V/mm的内源性直流电场。该电场伴随创面一直存在,直至创面最终愈合才消失。创面内源性直流电场对调节创面修复相关细胞的形态、运动、增殖、迁移和排列变化都具有重要作用,是影响创面愈合的重要生物学信号。体外研究发现,外源性生理强度直流电场可诱导人、小鼠、大鼠等多种真皮成纤维细胞趋向呈垂直电场矢量方向定向排列。然而不同种类的成纤维细胞对外源性直流电场的生物反应性存在差异。电场作用24h,人真皮成纤维细胞趋向呈垂直电场矢量方向定向排列的电压阈值为100m V/mm;电场作用3h,3T3小鼠成纤维细胞趋向呈垂直电场矢量方向定向排列的电压阈值为200m V/mm。上述提示,生理强度外源性直流电场诱导成纤维细胞垂直于电场矢量方向定向排列的作用呈电场作用时间和电场强度依赖性。本研究基于成纤维细胞在直流电场环境中定向排列的特性,探索采用直流电场技术诱导成纤维细胞胶原凝胶方向性收缩,以发展更接近于临床关节等功能部位瘢痕方向性挛缩的体外研究模型,为深入研究瘢痕挛缩的细胞分子机制、发展有效防治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新策略,奠定良好的理论和实验基础。研究内容与方法:1.外源性直流电场诱导2D培养条件下成纤维细胞定向排列的作用研究构建针对2D培养细胞的外源性直流电场施加装置,观察不同强度的直流电场对2D培养成纤维细胞定向排列的影响及其与电场强度和电场作用时间的效应关系。2.外源性直流电场诱导3D培养条件下成纤维细胞定向排列的作用研究构建针对3D培养细胞的外源性直流电场施加装置,观察不同强度的直流电场对3D培养条件下成纤维细胞定向排列的影响及其与电场强度和电场作用时间的效应关系。3.外源性直流电场诱导成纤维细胞胶原凝胶方向性收缩的实验研究构建成纤维细胞胶原凝胶(FPCL)模型,明确诱导FPCL收缩的适宜细胞密度;在此基础上,对FPCL施加外源性直流电场,观察FPCL中成纤维细胞定向排列和FPCL方向性收缩变化,明确直流电场对成纤维细胞胶原凝胶方向性收缩的诱导作用。4.外源性直流电场诱导成纤维细胞胶原凝胶方向性收缩的骨架机制采用骨架解聚剂或促进骨架聚合的方法,明确微丝或微管骨架在外源性直流电场诱导FPCL方向性收缩和成纤维细胞定向排列中的作用。结果:1.在2D培养环境下,未施加外源性直流电场的成纤维细胞呈随机排列分布,其极向值为-0.02?0.10;100 m V/mm的外源性直流电场作用成纤维细胞4h,成纤维细胞趋于垂直电场矢量方向排列,其极向值增加至0.56?0.07。直流电场诱导成纤维细胞定向排列的作用呈时间和电场强度依赖性。2.外源性直流电场可诱导胶原凝胶(3D)培养条件下成纤维细胞趋于垂直电场矢量方向定向排列,该作用呈电场强度和作用时间依赖性,其中以300 m V/mm的直流电场作用4h对成纤维细胞定向排列的诱导作用最为明显,细胞极向值可达0.69?0.06。3.成功构建成纤维细胞胶原凝胶(FPCL)收缩模型。FPCL呈正圆形收缩,其收缩强度呈成纤维细胞密度依赖性。4.外源性直流电场(300 m V/mm,4 h)可使FPCL模型中成纤维细胞趋于垂直电场矢量方向定向排列,从而诱导FPCL呈椭圆形收缩,即:其垂直电场矢量方向的收缩显著强于平行电场矢量方向收缩。5.直流电场对成纤维细胞微丝和微管的形态结构和表达分布无明显影响。采用微丝解聚剂-细胞松弛素D可显著抑制直流电场诱导的FPCL方向性收缩;而微管解聚剂-秋水仙素对直流电场诱导的FPCL方向性收缩无明显影响。6.微丝或微管解聚对直流电场诱导的成纤维细胞定向排列无显著影响;采用高表达磷酸化或非磷酸化HSP27增强或抑制成纤维细胞内源性微丝应力纤维亦不影响直流电场对成纤维细胞定向排列的诱导作用。结论:1.外源性直流电场可诱导2D和3D培养条件下成纤维细胞定向排列,使成纤维细胞胶原凝胶(FPCL)呈方向性收缩。2.成纤维细胞定向排列是外源性直流电场诱导FPCL方向性收缩的重要细胞形态基础,而微丝骨架在直流电场诱导的FPCL方向性收缩中起关键作用。3.微丝、微管的聚合状态不影响直流电场对成纤维细胞定向排列的诱导作用。4.采用外源性直流电场诱导FPCL方向性收缩,为瘢痕方向性挛缩的防治研究提供了更接近临床真实情况的体外研究模型。5.通过施加外源性直流电场改变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的排列方向,可能是临床上预防关节等功能部位瘢痕挛缩畸形的潜在治疗策略。
其他文献
目的:传统水肥管理是限制砂田设施甜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滴灌施肥条件下砂田设施甜瓜的水肥耦合效应,为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滴灌施肥条件下,采用“31
感冒是一种常见疾病,感冒药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药物.目前大多数感冒药已被列为非处方药,品种繁多.对于如何正确地选择、合理地应用感冒药,特别是一些特殊人群该怎样应
目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为了提高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建设的水平,加强其财务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因此,研究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财务
目的:截肢作为创伤后的严重并发症,无论是对临床工作者还是患者及其家属,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临床工作者应对其有全面而客观的了解。而创伤后创面出现的大出血则是导致截肢的
目的:应用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ITRAQ)联合双向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2D-LC-MS/MS)对急性脑梗死(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The controls)血清中
年初以来,辽宁省抚顺县贯彻执行各项就业方针政策,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积极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取得显著成效。开展入户走访调查。利用春节过后的一个月时间,以乡镇
介绍一种新的高效生态循环利用栽培模式,即茭白田套养泥鳅结合茭白鞘叶露天栽培大球盖菇,不仅能有效提高农田的复种指数,大幅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
本文作者运用汉藏、苗瑶、壮侗诸语言的活材料(包括汉语方言的活材料)和汉语古文献材料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远古、上古汉语的语音系统,写出了一组论文,其中包括: (1)《远古、
为确定贵重物品存储数量,通过马尔可夫过程建立预测模型,并求解该模型,研究长期销售过程中各状态的稳定概率,并预测销售中的机会损失,最后通过实例分析,为经销商有效配置库存和安排
在供应链下的油田企业管理中,采购管理是极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其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费用成本。因此,油田企业应当加强采购管理控制,使其成本降低,才可以为油田企业创造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