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下B2分型再分类在判断表浅食管鳞癌浸润深度中的应用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21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日本食管学会分型(Japan Esophageal Society classification,JES分型)在预测表浅食管鳞癌(Superficial Esophag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ESCC)侵犯层次方面具有较高效能而受到推广普及。相较于B1、B3型的高诊断效能,B2型诊断效能不能令人满意。本研究通过分析影响术前浸润深度判断的危险因素,旨在进一步提高B2型的诊断准确性。方法本研究选取了福建省立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自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手术病理资料、窄带成像放大内镜(Magnifying endoscopy with narrow-band Imagining,MENBI)资料均齐全的280处表浅食管鳞癌病灶,并参照JES分型记录病灶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ntraepithelial papillary capillary loop,IPCL)的形态,其中ME-NBI观察到B2型血管共105例(105处病灶),根据术前检查确定手术方式(内镜下切除或外科手术治疗)。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为正确诊断组(p MM/SM1,29处病灶),过度诊断组(p EP/LPM,64处病灶)和诊断不足组(p SM2-3,12处病灶),并测量呈现B2型血管区域的最大直径,采用χ2检验对比三个诊断分组中B2型血管区域直径的差异,以Logistic回归分析B2型血管对表浅食管鳞癌浸润深度的评估准确度与内镜下特点的关系。结果共280处SESCC病灶,其中ME-NBI诊断为B1、B2、B3分型分别有168、105、7处病灶。ME-NBI下JES分型总体判断准确率为64.64%。B1亚型诊断病灶黏膜上皮层或黏膜固有层(Epithelium/Lamina propria mucosa,EP/LPM)浸润的正确率为88.10%,灵敏度为68.84%,特异度为69.23%;B2亚型诊断病灶黏膜固有肌层或黏膜下浅层(Muscularis mucosa/Submucosal superficial layer,MM/SM1)浸润的正确率为27.62%,灵敏度为64.44%,特异度为67.66%;B3亚型诊断病灶黏膜下深层(Submucosal deep layer,SM2-3)浸润的正确率为57.14%,灵敏度为20.00%,特异度为98.85%。B2亚型病例共有105处病灶,其中男性69处,女性36处,中位年龄61岁,病灶大小中位数为40毫米,78处病灶行内镜下切除,27个病灶行外科手术切除。形态学表现以IIb为主(77.1%,81/105)。105处SESCC病灶根据术后病理分为29个病变正确诊断组(p MM/SM1组),64个病灶为过度诊断组(p EP/LPM组),12个病灶为诊断不足组(p SM2-3组)。三个诊断分组在B2型血管区域直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区域B2(B2型血管区域直径>5mm)具有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73%、95.31%、90.63%和83.56%。小区域B2(B2型血管区域直径≤5mm)、内镜下无显著特征、B2血管周围伴有炎症侵蚀与过度诊断有关,而内镜下具有显著特征与诊断不足有关。经过调整这些影响因素后,B2型阳性预测值显著从27.62%(29/105)提高到61.70%(29/(105-58))(P<0.01)。结论联合评估B2型血管区域范围直径和内镜下表现后B2型血管诊断效能能够得到改善。小区域B2、内镜下无显著特征、B2血管周围伴有炎症侵蚀倾向于诊断为T1aEP/LPM,而内镜下有显著特征与诊断不足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胃癌作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目前临床上仍然缺乏理想的治疗手段,究其原因,在于胃癌发病的机理尚未被完全阐明。BATF2(basic leucine zipper ATF-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2)是碱性亮氨酸拉链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被报道与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可能是肿瘤治疗的关键靶点之一。然而,BATF2在胃癌中扮演的角色
目的:由于低患病率,对结肠脾曲癌的经验有限,结肠脾曲癌的手术范围仍存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结肠脾曲癌的手术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的117例结肠脾曲癌患者,比较脾曲癌3种手术方式:脾曲结肠切除术(SFC,73例,62.4%),左半结肠切除术(LHC,22例,18.8%)、扩大左半结肠切除术(ELHC,22例,18.8%)的围手术
目的:研究影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后的短期疗效(3天内)和长期疗效(≥12月)的相关因素,并探讨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到2019年12月间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微血管减压(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手术治疗的18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患者
目的:探讨超声半定量评分在血清学阴性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11例以手部关节疼痛为主诉的疑似RA患者的30个手部关节进行超声检查,重点评估SH、PD、BE、腱鞘炎、肌腱炎,随访3-6个月,以2010年ACR/EULAR的RA诊断标准或行DMARDs治疗有效为判定标准,比较SNRA、SPRA、非RA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超声指标的差异,并检测血清学阴性时,超声半定量评分对诊断SNRA的
目的:1.观测和分析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炎症细胞的变化动态;2.构建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过表达重组慢病毒(Lentivirus,LV)载体(LV-HO-1),感染小胶质细胞;3.探讨HO-1过表达对SCI后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的作用;4.探讨HO-1过表达对SCI后小胶质细胞介导的抗神经炎症的分子机制。方法:1.通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组织的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和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粘膜组织的CD8/PD-L1表达水平,探讨胃癌患者MSI状态和CD8/PD-L1表达水平间的关系,及它们对患者预后产生的影响,为临床PD-L1免疫治疗提供临床证据。方法本研究纳入来自两个中心的393例胃癌组织切片,通过PCR联合毛细管电泳法检测胃癌组织的MSI状态,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粘膜组织的PD-L
目的:通过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技术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肛门直肠功能变化,初步探讨其肛门直肠功能与临床症状、心理健康状态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和门诊的UC和腹泻为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详细记录病历资料、评估胃肠道症状(GSRS中文版);采用医院焦虑抑郁评分表(HADS)评估心理健康状况;检测粪钙卫蛋白和血沉、血清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震动感觉阈值(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VPT)水平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以及肾小球、肾小管、肾动脉指标的相关性,旨在为T2DM患者肾脏功能的临床评估与诊疗找到新的标记物。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2017年1月至2020
目的:探究胆汁酸代谢在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手术(DJB)治疗2型糖尿病(T2DM)中的相关性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SD大鼠高糖高脂饮食+STZ小剂量注射方法构建T2DM大鼠模型,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行假手术,B、C、D三组行DJB手术,每周随机血糖监测验证DJB手术降糖效果。2.在术后第2周对C、D两组分别进行消胆胺和抗生素鸡尾酒疗法干预抑制胆汁酸重吸收和清除肠道细菌,干预前后通过随机
目的:探讨基于常规扩散加权成像(DWI)、体素内非相干运动(IVIM)和扩散峰度成像(DKI)技术衍生的各扩散参数在儿童脑肿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估其与儿童脑肿瘤组织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以期提高儿童脑肿瘤术前分级诊断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8月期间于我院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54例儿童脑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检查,包括常规MRI平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