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诱导激酶1在神经干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初步研究

来源 :桂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appleshu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大脑的功能和可塑性依赖于发育过程中建立的复杂的神经回路结构。哺乳动物大脑内的神经发生是一个高度精确、精密调控的过程,依赖于一个包括遗传、环境、生化和物理等因素在内的一系列精确而复杂的调控网络。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增殖和分化是神经发生过程的关键环节,因此寻找NSCs增殖和分化的调控机制对于研究大脑功能和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有研究报道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家族对神经发生起着重要调控作用,影响NSCs的增殖和分化。该家族中的盐诱导激酶1(Salt-inducible kinase1,Sik1)最初是在高盐饮食的大鼠肾上腺上发现的,且目前人们对它的研究局限于肾组织、巨噬细胞以及肿瘤细胞等,尚未有关于它在NSCs中的调控作用的报道文献。目的围绕Sik1分子研究其在发育期小鼠神经系统中的表达分布规律,尤其是在NSCs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探究Sik1在NSCs增殖和分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1.探究Sik1在神经系统中的表达规律:1)提取出生后7天的C57BL/6小鼠各脏器组织m RNA,反转录为c DNA后进行RT-PCR实验;2)提取成年C57BL/6小鼠脑组织中嗅球、皮层、海马、纹状体、丘脑、中脑和小脑的m RNA,将m RNA反转录后进行RT-PCR实验;3)提取C57BL/6小鼠不同发育期(E14、E16、E18、P0、P3、P7、P14、1M、2M)皮层组织并提取各组织的m RNA,经反转录后结合RT-PCR和Real-time PCR实验进行Sik1表达情况分析;4)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球和贴壁神经干细胞采用荧光多标的方法观察Sik1是否表达于GFAP、Sox2、Nestin、MCM2和Brd U阳性细胞中。2.Sik1基因敲除小鼠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增殖情况:1)测量神经干细胞球的直径大小;2)向体外培养的对照组和Sik1敲除组神经干细胞培养基中外源性掺入Brd U,一段时间后比较NSCs的Brd U阳性率。3.Sik1基因敲除小鼠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分化情况:对体外培养的NSCs进行体外诱导分化,比较对照组和Sik1基因敲除组小鼠NSCs中GFAP+/Hoechst+和Tuj1+/Hoechst+的比值。4.Sik1基因敲除的成年小鼠脑内DG区NSCs增殖情况:对2月龄Sik1+/+和Sik1-/-小鼠腹腔注射Brd U,每天注射7次,间隔2小时一次。最后一次注射完2小时后进行灌注取脑,经后固定脱水后冰冻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比较Sik1基因敲除后DG区NSCs中Brd U和Ki67阳性细胞数。结果1.Sik1在神经系统中的表达规律:Sik1在脑组织中有丰富的表达,其中在嗅球、海马、纹状体、丘脑、中脑中表达较高;Sik1在胚胎期的表达明显高于成年,在出生后第0天时达到顶峰,之后到2个月一直呈下降趋势;Sik1在GFAP、Sox2和Nestin阳性的NSCs中有表达,同时表达于MCM2和Brd U阳性的NSCs中。2.Sik1基因敲除小鼠体外培养的NSCs增殖情况:当实验例数为5时,统计对照组神经球直径为117.7±5.25μm,Sik1基因敲除组神经球直径为116.1±3.75μm;当实验例数为6时,Sik1+/+小鼠神经干细胞Brd U阳性率为55.00±2.18%,Sik1-/-小鼠神经干细胞Brd U阳性率为51.67±4.04%。3.Sik1基因敲除小鼠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分化情况:当实验例数为4时,对照组和Sik1基因敲除组GFAP+/Hoechst+分别为35.11±6.74%和28.32±3.91%;Sik1+/+小鼠和Sik1-/-小鼠神经干细胞中Tuj1+/Hoechst+的比值分别为2.480±0.53%和1.97±0.60%。4.Sik1基因敲除的成年小鼠DG区NSCs增殖情况:当实验例数为3时,统计出Sik1+/+小鼠和Sik1-/-小鼠DG区神经干细胞Brd U阳性细胞数分别245.7±26.10、179.7±28.72个;Sik1+/+小鼠和Sik1-/-小鼠DG区神经干细胞Ki67阳性细胞数分别为315.7±15.59、266.7±15.19个。结论Sik1在小鼠脑内有丰富的表达;Sik1在发育早期小鼠脑内有较高表达且在NSCs中有表达;Sik1敲除后,体外培养的NSCs的增殖能力没有显著差异,分化能力存在下降趋势。在小鼠体内敲除Sik1后,成年小鼠海马DG区NSCs增殖存在下降趋势,提示了Sik1在小鼠NSCs增殖和分化过程中可能存在潜在的调控作用。
其他文献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表面缺陷的及时检修对风电机组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避免灾难性故障,减少停机时间,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因此叶片健康状态的监控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叶片出厂前的无损检测手段以在其内部安装传感器为基础,受环境扰动大,且传感器价格较高,叶片材料复杂,很难应用于所有型号风电叶片。现役风电机组叶片多采用望远镜人工巡检、机舱垂吊绳索检查方法等,对时间成本、运维人员安全负担较大,影响机组正常运行
学位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世界上的抑郁症患者也越来越多,每年有很多人因为抑郁症自杀,抑郁症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热点问题。抑郁症可以分为单相和双相两种亚型,然而在临床中对抑郁症亚型的诊断主要依赖医生的主观判断,并没有客观明确的诊断指标,准确率比较低。为了辅助医生更好地诊断抑郁症亚型,本文采用医院单、双相抑郁症患者的临床和脑电数据,建立了基于多模态数据的抑郁症亚型诊断模型。首先对原始临床和脑电数据分别进行预
学位
钢板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原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在钢板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钢板表面有时会产生各种缺陷,这些缺陷严重影响了钢板的质量,因此对钢板表面缺陷进行检测对于提高钢板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针对钢板表面缺陷检测问题,以视觉注意机制、图像分类、深度学习等理论方法为基础,对钢板表面缺陷检测算法进行了研究与改进。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基于ITTI算法研究了
学位
在“双碳”的背景下,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可再生能源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硅基太阳能电池由于其成本低、稳定性好、转换效率高而被广泛研究。而过量的B、P存在会严重影响太阳能电池的电阻率。目前炉渣精炼、吹气精炼、等离子体精炼、溶剂精炼、湿法刻蚀、真空精炼等B、P去除的方法存在高能耗、长流程、效率低等问题。发展以冶金级硅为原料的低成本、高效率、低能耗、环境友好的硅提纯技术已经迫在眉睫。论文提出了相分离提纯硅的
学位
目前移动机器人基于栅格地图进行路径规划存在实时性不足,规划出的路径弯曲冗余,与障碍物距离较近,以及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中无法及时安全地避开动态障碍物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骨架关键点重规划的Voronoi图法路径规划算法,以及一种基于动态障碍物运动状态的局部路径规划算法,提高路径规划的效率和规划出的路径的质量,保证机器人在导航过程中的高效性和安全性。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研究需求选用
学位
复杂网络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探寻网络特征方法的研究也在与时俱进。但随着现代网络研究的深入与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现实网络的规模不断扩大,研究大规模网络的社团结构以及如何约简网络规模成为当前复杂网络研究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网络的粗粒化与社团发现是当下较为热门的研究领域。然而,着眼于保持网络同步能力的粗粒化算法研究较少。另外,社团发现的算法通常会耗费大量计算成本与时间成本。因此,本文研究了由h指数为基础而
学位
立方体机器人是一类外形为立方块结构的新型机器人,其结构包含外部的立方体外壳、内置的惯性轮或动力摆等力矩发生装置,立方体机器人可通过质心偏移和角动量守恒定律实现自平衡和翻转等复杂功能。本文分别从坡面立方体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坡面立方体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和姿态控制系统设计展开研究。首先,完成坡面单点自平衡立方体机器人系统设计。完成了对坡面单点自平衡立方体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基于SOLIDWORKS对坡面立
学位
螺栓联接结构被广泛应用在大型建筑结构中,受工作中载荷及振动等因素的影响,螺栓会无法避免地发生松动。螺栓联接在早期松动期间预紧力会大幅下降,而预紧力的下降不仅会降低和破坏联接结构有效性,甚至会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针对螺栓松动,特别是早期松动不易测量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螺栓间弹性线曲率变化的螺栓松动视觉检测方法,以检测螺栓的早期微小松动角度。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
学位
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程度。一方面,电力系统可以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对大量采集的数据建模进而不断提高负荷预测的精度,从而在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另一方面,对网络通信技术的依赖使得电力系统中的机器学习模型面临网络攻击的威胁,这又会影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本文针对智能电网中的负荷预测及其攻击方法开展了深入研究,
学位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海量数据带给我们丰富信息的同时也给数据的储存、分析以及利用带来了困难。主要原因如下:一方面高维数据将会带来维数障碍并且数据中往往伴随着大量冗余信息,不仅不能反应事物的本质特征,还给问题的解决带来干扰;另一方面,由于采样设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大规模数据不可避免会受到噪声污染或部分数据被严重破坏甚至缺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低秩矩阵恢复理论,并将其应用在数据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