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河池—宜山断裂带构造演化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x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在丰富的野外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绘制地质构造剖面、解释地震剖面、制作平衡剖面、变形场和应力场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河池-宜山断裂带的结构、几何学、运动学和形成演化及其与油气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认识: 1.河池-宜山断裂带展布于桂中坳陷北部,总体走向NW-近EW 向,由一系列逆冲断层组成,主干断裂一般为2 条,主干断裂与次级断裂及伴随的褶皱构造构成宽5-20km 不等的断褶带;主断裂倾向N 或S;沿走向可分为河池、宜山、柳城、英山四个构造段;各段断裂结构、伴生构造、褶皱组合样式、岩石变形等构造特征存在一定差异。2.断裂带在地球物理场和地震剖面上均有明显显示;并且控制了沉积岩相的发育、分布,表现为在该断裂北侧下降盘形成伸展裂陷盆地,上升盘一侧发育浅海碳酸盐台地或孤立碳酸盐台地,断裂带构成二者的构造-古地理边界。 3.断裂带的构造样式主要有挤压构造、伸展构造、反转构造和走滑构造四大类。河池段主要为背冲构造和断坪-断坡式逆冲-推覆构造,宜山段主要为向南的叠瓦状构造,柳城段主要为向北冲的叠瓦状构造,英山段主要为正花状或叠瓦状构造。4.断裂带运动学与平衡剖面分析揭示:四个区段变形后地层的变形缩短量分别为8.54Km、17.5km、11.4km-13km、2.3km,变形缩短率为19.1%、34.3%、24.8%-21.8%、7.9%;说明断裂带的变形强度有中间强,逐渐向两侧减弱的特点。5.断裂带的构造变形受区域构造应力场及变形场控制。加里东运动主要为近SN 向的挤压褶皱作用,此时断裂带可能形成了构造薄弱带;印支运动主要为近SN 向的挤压褶皱作用,早期同生正断层发生构造反转,形成了东西向断褶带;燕山早期运动主要为NW-SE向的挤压褶皱作用,断裂带走向开始弯曲变形;燕山晚期运动主要为NNE-SSW 方向的挤压褶皱作用,是断裂带基本定型的时期;喜山早期运动主要为近EW 向挤压作用;喜山晚期运动主要为区域抬升作用。6.断裂带的构造演化可以分为加里东期断裂带初始形成时期、海西期-早印支断裂带伸展裂陷阶段、晚印支-喜马拉雅构造反转-挤压变形阶段。7.断裂带构造演化控制了桂中坳陷北部的盆地沉降、埋藏-剥蚀史和热史-烃源岩成熟史;其构造变形控制了构造圈闭样式和油气藏的形成、分布、破坏与保存。
其他文献
近来沉积学和构造方面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南缘拉萨地体西北部在晚白垩世早期(约90Ma)已经发生了抬升。由于构造事件总是伴随有岩浆事件的发生,但目前对晚白垩世时期与地壳抬
中生代邓阜仙-锡田复式花岗岩体位于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交界处,是南岭构造-岩浆-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复式岩体由三期花岗岩组成,即印支期粗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燕山早
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公用陆面模式CLM3(Common LandModel,Version3),以1979-2003年NCEP/DOE再分析资料(Reanalysis-2)提供大气强迫,在0.5°纬度×0.5°经度的分辨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2月17日,满载6辆载重货车销往越南的一套串联式密炼机一步法炼胶装备和一套416双螺杆挤出机装备驶出益阳橡胶塑料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厂区。货物价值1500余万元,实现公司新年首
一、市舶使与市舶司“市舶使”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设立的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官员。据《文献通考》卷六十二“职官”十六“提举市舶”条记载:“唐有市舶使,以右威卫中郎将周庆立
本文记述了在滇东北昭通地区下泥盆统坡松冲组(布拉格期)中发现的四足形动物一新属、新种——意外东生鱼(Tungsenia paradoxa gen.et sp.nov.)。   意外东生鱼化石材料的
本论文依据油藏地球化学理论对松辽盆地北部扶杨油层烃源条件及油气运聚特征进行研究。一方面从原油化学组成入手,进行油油对比及原油族群组群划分,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成熟度参数
我国广阔的西北部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尤其是找隐伏矿潜力巨大。戈壁覆盖区成矿信息的追踪及化探找隐伏矿问题是西部资源开发的重要课题。针对甘肃酒泉地区大面积戈壁
目前,高校普遍反映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不足,扩招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另一方面,学生又感觉体育课内容简单,形式缺乏创新,因而上体育课积极性不高。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作为一种全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