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东部矿区的构造应力及其对煤与瓦斯突出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v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与瓦斯突出综合假说认为突出是地应力、瓦斯、煤体力学性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构造应力是联系上述三因素的纽带。构造应力按照作用时期分为古构造应力和现代构造应力,从构造应力角度研究煤与瓦斯突出主要通过古构造应力和现代构造应力两个层面,首先分析得到了平顶山东部矿区的古构造应力、现代构造应力的作用方向及大小;然后根据测试的瓦斯、构造煤及地质构造资料分析平顶山东部矿区构造煤发育规律及瓦斯赋存规律,基于上述规律研究了古构造应力对构造煤发育的控制作用及对瓦斯赋存的影响;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以突出事故掘进工作面为原型,运用FLAC3D软件建立煤岩层为倾斜状态且设置有构造软煤带的正断层、逆断层区掘进工作面数值模型,研究了构造应力对掘进过程中煤与瓦斯突出动力的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以平顶山东部矿区为研究矿区,运用构造地质学、构造物理学、岩石力学等理论方法,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实验室实验、数值模拟和现场测试等手段,弄清了平顶山东部矿区构造应力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机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平顶山东部矿区构造应力及构造演化研究通过野外及井下观测共轭剪节理,共采集1816条剪节理数据,运用赤平投影法反演了研究矿区成煤后所经历的古构造应力;通过搜集分析研究矿区地应力数据,得到了平顶山东部矿区现代构造应力的作用方向和大小,并用震源机制解反演的结果验证上述结果。通过上述分析得到:平顶山东部矿区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形成后,共经历印支期、燕山早-中期、燕山晚期及喜山期四期古构造应力,作用方向分别为NS、NW、NE、NNE向,其中燕山晚期构造应力作用强度最大,印支期作用强度最小;燕山晚期古构造应力作用在研究矿区形成近NWW、NW向区域控制性断褶构造,印支期、燕山早-中期及喜山期古构造应力在研究矿区主要形成次级构造及小型构造;平顶山东部矿区现代构造应力作用方向为NEE向,八矿、十矿、十二矿、首山一矿现代构造应力大小在30MPa以上,一矿现代构造应力在20MPa左右。(2)构造应力对构造煤发育的控制作用研究在对研究矿区古构造应力及构造煤发育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弄清了研究矿区古构造应力控制构造煤发育的机理,重点研究了断褶带构造煤形成机制。构造煤的形成、发育过程中古构造应力是关键因素,碎裂煤、碎粒煤在挤压、剪切及张拉构造应力作用下均能形成,鳞片型糜棱煤主要在剪切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揉皱型糜棱煤主要在挤压、剪切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土状糜棱煤主要在剪切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构造煤形成后后续构造应力作用可能使低破坏程度构造煤向高破坏程度构造煤转化;煤系地层中断层、褶皱等构造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构造煤的形成过程,构造应力是通过主导矿区地质构造的分布从宏观上控制构造煤的分布,基于上述分析得到了构造应力作用导致研究矿区断褶带构造煤呈带状、层状分布的形成机制。燕山晚期构造应力是研究矿区区域、层域层次上构造煤形成发育的最为关键的一期构造应力,而其他三期古构造应力则主要影响局部构造煤的形成、发育。(3)构造应力对瓦斯赋存的影响研究通过研究平顶山东部矿区煤层的瓦斯赋存规律,认为古构造应力作用导致了研究矿区瓦斯赋存不均衡。煤层渗透性是影响瓦斯赋存的关键因素,利用真三轴煤岩压-渗实验设备测试了平顶山东部矿区无构造区、断层区煤岩试样的渗透率,研究了构造应力对瓦斯渗透率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从构造应力影响瓦斯生成、瓦斯运移及保存环境三方面研究了构造应力对矿区瓦斯赋存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得出:断层区煤样的渗透性对应力最为敏感,无构造区煤样次之,顶板岩样渗透性对应力最不敏感;无构造区、断层区煤样平行层理渗透率受最大构造应力影响最大,垂直应力影响次之,最小构造应力影响最小,垂直层理渗透率受最大构造应力影响最大,最小构造应力影响次之,垂直应力影响最小,构造应力对渗透率的影响更为关键;断层区煤样在构造应力加载30MPa时渗透率在0.1md左右,煤体渗透率极低,导致压性断层构造煤带通常为高瓦斯区。古构造应力驱动瓦斯从高应力区向低应力区运移,最终导致压性构造带瓦斯富集,张性构造带瓦斯较小。基于上述研究,平顶山东部矿区古构造应力对该矿区瓦斯赋存的影响可分为印支期与燕山早-中期、燕山晚期、喜山期三个关键时期。(4)构造应力影响煤与瓦斯突出动力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矿区断层区掘进工作面发生突出事故最多,煤与瓦斯压出事故占到事故总数的73.88%,表明构造应力是矿区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最为关键的动力。为更深入的研究构造应力在突出中的动力效应,结合本文第二章对断层区构造煤发育规律及第三章对瓦斯赋存规律的研究,运用FLAC3D软件建立煤岩层为倾斜状态且设置有构造软煤带的正断层、逆断层区掘进工作面数值模型,模型按掘进方向与断层面走向的夹角分为0°、30°、60°、75°四个工况,模拟了不同构造应力条件下正断层、逆断层附近掘进过程中的应力演化;基于突出能量方程,研究了现代构造应力作用下正断层、逆断层区掘进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现代构造应力的大小对正断层、逆断层区掘进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有重要影响,瓦斯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构造应力作用强度越大,突出风险越大;正断层、逆断层区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均随现代构造应力作用方向与掘进方向夹角的增大而增大,但构造应力作用方向与掘进方向的夹角对突出影响远不及构造应力的大小对突出的影响;相同的构造应力及瓦斯条件下,逆断层附近掘进工作面应力集中程度略大于正断层,突出风险较正断层区域大。(5)构造应力影响煤与瓦斯突出机制研究基于构造应力控制构造煤发育及影响瓦斯赋存规律的研究,结合构造应力对煤与瓦斯突出动力的影响的研究,弄清了平顶山东部矿区构造应力影响煤与瓦斯突出机制。古构造应力主要通过影响构造煤发育、瓦斯赋存及地质构造分布对煤与瓦斯突出产生影响,古构造应力残存应力相对于现代构造应力可忽略不计,古构造应力的影响主要在煤体自身物理性质方面。现代构造应力的方向及大小对突出均有影响,其中应力大小影响更为关键。现代构造应力主要提供煤岩弹性应变能,是煤与瓦斯突出发动能量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在断层、褶皱等构造区域弹性应变能增大,突出危险性增大;现代构造应力通过影响煤层渗透性影响其瓦斯膨胀能,开采扰动则是煤层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导火索。当研究矿区掘进过程中构造应力大小超过20MPa时,应先采取卸压措施,直至构造应力降至安全水平;掘进工作面应尽量布置在与构造应力作用方向小角度相交的方向;当掘进至走向与构造应力作用方向大角度相交的断层区域时,该类断层区往往构造应力集中、瓦斯压力较大,应加强瓦斯抽放和卸压措施。
其他文献
岩爆是深部巷(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现象。岩爆的发生极大的阻碍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开展相关的研究有助于研究岩爆的形成机理并制定合理的措施。岩爆可分为应变型岩爆和冲击型岩爆。冲击型岩爆是指在巷(隧)道开挖之后,由于受到工程扰动而引起的岩爆现象。本文采用自主研发的冲击型岩爆设备,开展了含不同长短轴比的椭圆形洞室的的冲击型岩爆实验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有:在考虑实验设备的性能及洞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研究了 Fermat型函数方程F8(z)+G8(z)+H8(z)=1,以及F6(z)+G6(z)+H6(z)=1,非平凡亚纯函数解、整函数解的存在性问题,得到了如下的结果:·函数方程F8(z)+G8(z)+H8(z)=1无极点列收敛指数小于1的非平凡亚纯函数解.·函数方程F6(z)+G6(z)+H6(z)=1无零点列收敛指数小于1的非平凡整函数解.其次,探讨了亚纯函数与完
抽采瓦斯是防治煤矿瓦斯灾害的关键措施之一,随着煤矿开采深度逐渐向深部延伸,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日益增多,瓦斯抽采难度增加。聚能爆破致裂增透技术在煤层改性、提高煤层透气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开展煤层深孔聚能爆破致裂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鉴于此,论文综合采用爆炸力学、炸药爆轰动力学、冲击动力学、断裂力学、损伤力学和煤矿瓦斯防治与利用等理论知识,以平煤股份十矿己15,16-24070、己
本文为探究煤矿地下水库人工坝体的力学特性,分析其变形破坏特征,以鄂尔多斯乌兰木伦矿地下2号水库为工程背景,利用理论分析、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采用简化双向板的塑性绞线法建立了人工坝体的理论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力学分析;然后为进一步探究其机理,在原有的嵌套式双动压相似模拟试验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并增加了伺服注水系统,并利用该套系统进行了相似模型试验,对人工坝体及
煤是一种天然的非均质材料,由于沉积和成煤地质作用,煤体内部矿物夹杂和各类非连续结构发育,使其力学响应特征表现出各向异性和尺寸效应特征。研究各向异性和尺寸效应作用下煤的力学响应特征,有利于深入了解煤变形破坏机理,为巷道支护、冲击地压防治、地应力测量、实验室成果扩展到现场应用等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积累。本研究从基本力学参数、P-波波速和单轴抗压强度关系、声发射和率响应特征方面研究了尺寸效应和各向异性对煤
我国高碱低阶煤资源储量丰富、应用比例逐年增大,但这类煤在燃烧或气化等转化利用中易在锅炉、气化炉内发生煤灰沉积、结渣,严重制约装置的安稳运行。论文以高碱低阶煤灰沉积、结渣问题为导向,采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东、伊宁矿区和内蒙古自治区胜利、白音华矿区的高碱低阶煤样品,以及工业粉煤锅炉、气流床气化炉的灰渣样品,开展高碱低阶煤的逐级化学萃取(sequential chemical extraction ex
我国缓倾斜煤层群是典型煤层赋存特征,研究缓倾斜煤层群采动煤岩破坏及瓦斯运移规律对瓦斯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开滦矿区煤层赋存是典型的缓倾斜煤层群,地质条件复杂,开采煤层多,采空区数量众多,新开采采煤工作面上方往往存在已开采煤层的采空区。高位钻孔、低位埋管抽采是有效解决采空区卸压瓦斯、预防上隅角瓦斯浓度超限的常用技术,也是确保安全回采的关键。因此,论文以开滦矿区缓倾斜煤层群为研究对象,
胶东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金矿床集中区和黄金工业基地。前人的研究几乎涉及金属矿床研究的所有方面,对金矿床类型的划分、成矿物质来源、矿物组分、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变质作用、成矿地质构造,及大地构造背景和演化等都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然而,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探讨和解决:为什么主要的金矿床分布在胶北地块,郯庐断裂是分割胶东与鲁西地块的分界线,也是金矿床富集与不富集的分界线,金矿床与郯庐断裂有何联系?就
煤层多赋存于层理明显、强度较低的沉积岩中,井工开采煤矿巷道多沿煤层掘进,并多为围岩层理面密度大,岩体强度低且常包含有软弱煤线夹层的层状围岩巷道,开挖后稳定性差、变形量大,趋稳时间长。随着我国浅部、易开采的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巷道地质条件更差,所处应力环境更加复杂,层状围岩巷道支护失效、返修率高、维护困难。在支护设计与返修中一味加长、加密顶帮锚固支护构件并反复拉底不仅没有有效控制层状围岩巷道变形破坏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盆地之一,煤炭资源丰富。近年来,因在准格尔煤田先后发现多处金属元素富集成矿而成为煤地球化学研究的热点地区。然而,盆地内其他地区是否也存在微量元素的富集,且造成盆地内不同区域元素含量差异的原因等有待进一步加强。而加强盆地内不同区域煤中微量元素富集成因的对比研究对鄂尔多斯盆地及其他沉积盆地煤中微量元素富集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也对煤系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