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饮食类广告跨文化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ong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告反映着不同国家的文化价值观,体现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在跨文化交际中,广告为人们了解中美文化价值观提供了一个平台。其中饮食类广告更大程度上体现了人们的社会及心理需求,也更能体现一个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而霍夫斯泰德的文化模型一定程度上为我们进行中美两国的跨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视角。因此,用霍氏理论研究中美饮食类广告中的文化价值观异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与分析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特征,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与美国乃至西方的跨文化交流。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霍夫斯泰德的五个文化维度为理论基础,通过收集并分析了来自网络或书籍等中美两国的饮食类广告语,笔者从中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70条作为例证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实际建议。首先,研究发现了中美饮食类广告中的一些文化共性,如对竞争意识与浪漫情调等的追求。其次,研究还发现了中美饮食类广告中的文化价值观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中国的饮食类广告以集体主义为取向,强调“国家”与“家庭”意识。注重体现品牌的权威性与影响力,表现出高度的权力距离与不确定性规避的文化倾向。此外,其广告中多以甜蜜温馨、自然健康为主题,并强调品牌历史的悠久性,体现出更多女性的阴柔气质及其长期取向的文化特点;对比之下,美国的饮食类广告则以个人主义为取向,强调个性与平等意识,注重食品带给消费者的美好感觉与享受,表现出低权力距离与不确定性规避的文化倾向。其广告常以“立即见效”为诉求点,体现出美国文化的短期取向;而性别差异在其饮食类广告中并不十分明显。  基于上述中美饮食类广告中存在的文化价值观差异与文化共性,研究认为,若中国的饮食类品牌想要进入美国市场,首先,广告商们应努力挖掘两国之间的文化共性。同时,在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根据美国的文化特征选择恰当的广告语,并能适当运用幽默思维,灵活调整广告诉求点,从而进一步巩固中国饮食类品牌在美国市场的地位。  本研究主要有两大特点:首先,许多关于霍夫斯泰德文化理论的研究多集中于四个文化维度,而对第五个维度“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则未作相关分析。本文尝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增加对该维度的研究,因此具有一定拓展性。其次,本文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中国饮食类广告跨文化传播的创新性建议,如充分利用传统元素,适当添加幽默效果等,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期刊
当今,酒店集团的会员忠诚计划内容以积分和会员福利为主。本篇论文使用本土化的理论,分析并比较了国际酒店集团与本土酒店集团的忠诚计划。本文使用了网站资料分析,调查问卷,参与
亨利·劳森(1867-1922)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澳大利亚最伟大的作家,被称为澳大利亚民族文学的奠基人,澳大利亚现实主义文学的鼻祖。劳森以其内容新颖,风格独特的小说在澳大利亚
亨利·罗思(1906—1995)是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大师之一。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就说是睡着了》最早出版于1934年,是1923到2005年间世界上最优秀的一百部英文小
在英语作为外语的背景下,英语阅读作为语言习得、知识获取的重要方法,一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语言测试领域,人们已设计并运用多种任务来测试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Halliday(1985)在《功能语法导论》一书中正式提出了语法隐喻理论。自此,国内外语言学家对这一语言现象展开了一系列讨论,对语法隐喻
修辞的运用是丰富广告语言的重要手段。而仿拟修辞根据表达的需要,有意模仿人们熟知的语言来创造新的语句,以使语言生动活泼,因此被广泛运用于广告语中。国内外许多学者分别从语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为中国电视媒体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作为国家级专业媒体的中国教育电视台,如何在奥运会宣传中凸显自身优势,达到有效的传播效果,树立良好媒体形象,是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