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参数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变化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p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中的表达水平、诊断价值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方法:研究一选取符合标准的DVT患者共667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门诊非DVT查体者20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人群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发病部位、分期、分型和诱发因素)和检测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和大血小板比率(P-LCR)、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比较两组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将观察组按照性别、年龄、发病部位、分期、分型和诱发因素进行分层,观察在不同因素下血小板参数的表达水平。运用不同统计学方法进一步探究检测指标间的相关性及其对于DVT的诊断价值。研究二选取符合辨证分型标准的DVT患者500例,其中湿热下注型组286例,血瘀湿重型组132例,脾肾阳虚型组82例,探讨在不同中医证型中上述指标的变化特点及其鉴别诊断的价值。
  结果:研究一显示:1.DVT组的MPV、PDW、P-LCR水平较对照组均降低(P<0.05),Fib和D-二聚体均升高(P<0.01)。2.根据年龄分组,中年组和老年组MPV、PDW、PCT和P-LCR水平较青年组均降低(P<0.05,P<0.01)。老年组的PLT水平较青年组和中年组均降低(P<0.05)。根据分期分组,与急性期组相比,亚急性期组的PLT水平升高(P<0.05);慢性期的PLT、D-二聚体水平降低(P<0.01),MPV、PDW、Fib水平升高(P<0.05)。与亚急性期组相比,慢性期PLT和PCT水平降低(P<0.05,P<0.01),PDW和D-二聚体水平升高(P<0.01,P<0.05)。根据分型分组,与周围型相比,中央型组的PLT、PCT升高(P<0.05),混合型组的PLT、PDW、P-LCR水平降低(P<0.05),MPV、PCT水平明显降低(P<0.01),D-二聚体升高(P<0.01)。与中央型组相比,混合型组的PLT和PCT明显降低(P<0.01)。根据有无诱因分组,有诱因组的患者的PLT、PCT水平较无诱因组明显升高(P<0.01),D-二聚体降低(P<0.05)。3.单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b和D-二聚体是DVT的危险因素;P-LCR是DVT的保护因素。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b和D-二聚体是DVT的独立危险因素。4.各检测指标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LT与MPV、PDW、P-LCR呈负相关(P<0.01),与PCT呈正相关(P<0.01),MPV与PDW、P-LCR呈正相关(P<0.01);PDW与P-LCR呈正相关(P<0.01),与D-二聚体呈负相关(P<0.01)。5.MPV、PDW、P-LCR、Fib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88、0.606、0.588和0.699,对于DVT具有较低程度的诊断价值(P<0.01),D-二聚体(AUC=0.703)有中等程度的诊断价值(P<0.01);比较其AUC的差异性显示,对于DVT的诊断价值排序为D-二聚体>Fib>血小板参数;血小板参数与Fib联合能够提高Fib单独诊断的灵敏度,与D-二聚体联合能够提高D-二聚体单独诊断的特异性。研究二结果显示:1.湿热下注型组患者以急性期为多,血瘀湿重型组以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为多,脾肾阳虚型以慢性期为多(P<0.01)。与湿热下注型相比,血瘀湿重型组DVT患者MPV水平升高(P<0.05),D-二聚体水平降低(P<0.05);脾肾阳虚型组MPV、PDW、P-LCR水平升高(P<0.01),而Fib、D-二聚体水平降低(P<0.05,P<0.01)。与血瘀湿重型相比,脾肾阳虚型组的MPV、PDW、P-LCR水平升高(P<0.05),而Fib、D-二聚体水平降低(P<0.05,P<0.01)。2.MPV(AUC=0.6015)、PDW(AUC=0.6154)、P-LCR(AUC=0.6061)、Fib(AUC=0.6164)和D-二聚体(AUC=0.7218)对于DVT湿热下注型和脾肾阳虚型的鉴别诊断有统计学意义(P<0.01);Fib(AUC=0.5929)和D-二聚体(AUC=0.6731)对于DVT血瘀湿重型和脾肾阳虚型的鉴别诊断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血小板参数与DVT的形成密切相关,其在不同年龄、分期、分型和诱因下的表达水平不同,为DVT的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血小板参数在DVT不同中医证型中的表达水平不同,是DVT中医辨证分型的有效补充。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失眠症郁闷不舒状态的临床疗效及对脑电地形图变化的影响,为失眠症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方法:将入选的63例失眠症郁闷不舒状态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31例与对照组32例,试验组给予中药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取穴:足少阳胆经:丘墟、光明、阳陵泉,足厥阴肝经:太冲、蠡沟、曲泉,以上穴位均双侧取穴。对照组给予单纯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水煎200ml
学位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primary Sjogren syndrome,pSS)血液系统受累的中医证候特点。探索pSS血液系统受累与中医证候、实验室指标以及疾病活动度评分的联系,以指导中医药早期治疗与干预。  方法: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就诊于山东省中医院及济南、德州、青岛、烟台、潍坊、济宁、枣庄、日照、临沂、威海、淄博等地级市合作医院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门诊及病房10
目的:观察针刺八邪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指麻木的即时临床疗效。  方法:在临床上,严格按照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收集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5例。对照组选取天柱、肩井、至阳、后溪、束骨五穴,试验组在对照组选穴的基础上再加八邪穴进行针刺治疗。通过视觉模拟评分、10g单尼龙丝检查、压力针刺觉检查记录治疗前30min和治疗后24h患者的患肢手指感觉情况并通过田中靖久颈椎
目的:通过对比切开复位应用克氏针和空心螺钉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结合术后中药熏洗功能锻炼,探讨两种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过程中的优缺点,从而为手术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内固定物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及规范的治疗方案。  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9年10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小儿骨科住院治疗的肱骨内上髁骨折的病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切开复位
学位
目的:通过对比“动静平衡”理论指导下的锻炼方式与“早期、无痛”原则指导下的锻炼方式对肱骨髁间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选择较优方案,为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提供一定的参考。  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9年06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并完成随访的48例肱骨髁间骨折的患者按入院次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所有患者排除手术禁忌症后,采用尺
目的:  本次的研究旨在探究桃红四物汤加减方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与炎症相关因素的近期影响,以期为此类疾病提供有价值的治疗方向。  方法:  选取山东省中医院关节骨科2019年01月-2020年02月符合条件的60例病人,按性别、年龄等因素相似的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确保非研究因素在组间尽可能保持均衡,观察中出现对照组有1例患者资料不全,故不作为最终纳入病例。经我科同一手术团队采用
目的:观察与分析冰硝散对双踝关节骨折肿胀消肿的临床疗效和消肿的作用机制,为双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方法:选择2018年10月到2019年9月收治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的双踝关节骨折并且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三组:外敷冰硝散组,外敷冰袋组,对照组,每个组2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静滴七叶皂苷钠10mg(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5mg:国药准字H200032
目的:观察祛瘀散结法对于血瘀痰结型桥本氏甲状腺炎(甲功正常期)患者的干预作用并评估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桥本氏甲状腺炎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小金丸,对照组予硒酵母片。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实验室检查、彩超形态及超声实时弹性成像的变化。  结果:完成临床研究治疗组58例,对照组57例。1.中医疗效、局部疗效治疗组为89.65%、96.55
目的:  本研究纳入肿块期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通过检测正常乳腺组织与治疗前后乳腺炎性组织中细胞因子IL-6、IL-1β、IFN-γ的表达变化,观察其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分析益气和营中药对上述细胞因子的干预作用,从细胞因子变化及临床疗效的角度,探讨益气和营法对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局部组织内免疫失衡状态的调节作用。  方法:  共选取肿块期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6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予以激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观察创面局部氧疗联合湿润烧伤膏对低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为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60例住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予肛肠科常规治疗,治疗组每日早晚坐浴后先行创面局部氧疗(6-10L/min)30分钟,氧疗后予湿润烧伤膏换药。对照组坐浴后仅予湿润烧伤膏换药。两组均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