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一种“中国式样”——近代中国建筑中民族风格的思维定势与设计实践(1900-1937)

来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94665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竞赛和实施方案所引发的争论之中,建筑的“中国性”问题是全社会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和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认为,从建筑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一问题的产生肇始于20世纪初,而要真正理解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则需要从中国本土建筑文化传统、西方建筑学思想传入以及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建立三条发展线索来思考。   本文的论述从上述三条线索出发,将“式样”这一源自中国古代的概念在近代建筑话语中的含义转变作为观察的切入点和论述的枢纽,通过比较式样与来自西方的“style”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凸现中国近代建筑思想观念的独特性。   建筑思想观念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建成的建筑作品或文本层面,而应把建筑师的具体设计实践和建筑话语都提升到思想层面来思考。本文通过分析中国近代建筑师在思考民族性问题时的思维定势的产生和影响,重新梳理中国近代民族式样的产生过程,并试图说明,在民族主义思想涌动的近代社会条件下,“中国式样”是随着民族意识的产生和源自西方的风格意识的影响在中国逐渐确立的。虽然这一过程并非仅仅是在建筑领域内,而是包含了服装、艺术、社会文化、国货运动和展览会等一系列的全方位行为,但是它对中国建筑现代化甚至直到今天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以至于成为制约建筑发展的桎梏。本文试图从观念层面揭示出影响了中国建筑师一个世纪的“式样-民族性”的思维定势,并通过剖析这种思维模式之下实践的复杂性,进而从中找到突破这种思维定势的可能路径。   在研究立场和观察视角方面,本文注意在近代具体的文化、社会语境中去评价建筑作品本身的合理性,并站在历史的高度评价设计思想的局限性,对历史建筑的设计和建造过程抱以“理解的同情”,避免简单的理解历史是本文评价的基本立场;同时,本文在宏观的分析方法层面重视外来影响与本土要素相结合,特别突出本土建筑文化在近代建筑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并最终把西方建筑历史发展的经验作为中国具体历史条件的参照,希望从中西建筑文化历史的联系和差异中对影响中国整个20世纪建筑历史的“中国式样”问题做出新的解释和分析。
其他文献
大城市周边地区组团作为大城市空间拓展的重要形式,其发展建设问题日益引起政府和相关学科的共同关注,亦成为规划界研究的热点。大城市周边组团由于其与大城市主城区之间的特
太原作为昔日的工业重镇,现存有许多国家级和省级的老工业基地,其居住者多为工矿职工和产业工人,他们对国家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调整,以及时
现代城市设计理念对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客观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应,许多城市“量的扩张”和“质的更新”是以“品的衰落”为代价换取而来。究其原因很多,但
中国从1999年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至今已经15年。在这期间中国老龄人口迅速增长,人口银发浪潮迅速冲击中国各个城市和乡村。在此背景下,中国城市应该以何种姿态面对老龄化社
均衡性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均衡现象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并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所认知。均衡在建筑设计中也尤为重要,它是衡量建筑美观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控制建筑形式
全球旅游的蓬勃发展使得旅游业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产业。在中国,风景地区的旅游发展带动了相邻旅游小城镇的经济增长,然而旅游小城镇同时也产生了特有的社会与空间问题,风景地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以机械设备为主要方式通过能源的消耗解决了建筑室内环境舒适的问题。但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和资源匮乏,不仅让人们感到归属感的缺失,也丧失了与自然属性
随着城市的发展,住区建设己经从满足简单的居住逐步向小康型转化。在现代住区建设中,能否再现传统社区那种礼乐相成、几代人共享天伦的景象,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是保障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设施,其作为我国主要居住形态一居住小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建筑界取得了空前的大发展,但在发展背后仍然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这是不争的事实。本体与表现的分离是问题共同的作用特征,也是当前建筑创作需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