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文学批评在当下已经进入了一个十分多元、复杂的状态,许多潜在的危险越来越明晰,本该在一种动态互动的关系中共同发展的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在体制、市场等诸多原因的共同作用下越来越远离对方,作家与批评家的关系也陷入空前紧张的状态,当下文学批评将要走向何方成了文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虽然提倡多种批评方式共存、认为批评与创作应该共同发展成了学界的普遍共识,但这终究是十分抽象的理论概括,具体路径的寻求才是当务之急。活跃在当下文坛的格非、王安忆、阎连科等作家创作成果丰富,是文学界影响颇大的优秀作家;与此同时,相对于其他作家来说,他们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上也颇有建树,批评家的身份逐渐被学界所认同。这种身份的双重性使他们获得了更为广阔的视野:作为作家的创作经历不断参与丰富、完善他们的文学观念和文学批评,作为批评家的理性思考和文学理念又反过来指导文学创作,二者达到了可贵的平衡。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作家身份和批评家身份在他们那里得到极好得融合与平衡,呈现出了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这与民国时期的文人批评十分相似。这种互动对他们文学事业的促进已经成为被验证的事实。因此,对格非、王安忆、阎连科的文学活动、批评活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个案分析与总结,或许能为当下文学批评的发展道路提供一种可能性范本。 本文由导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导言部分在对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作简要回顾的基础之上,从民国时期的文人批评说起,以此为参照系反观当代文学批评,指出当下文学批评存在的诸多问题及有利因素。从有利因素当中选取个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阐明选择原因。 正文分四章。第一、二、三章分别对格非、王安忆、阎连科的文学观念进行了概括与介绍,分析了他们从创作中总结提炼出文学批评观、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中深化这种文学观,同时这种观点又反过来指导创作并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整个创作与批评的互动过程。第四章站在一定高度总结概括二种身份和二种文学活动的互动方式,分别从内部和外部探讨在双重身份的焦虑之中如何才能达到二者的平衡与和谐,最终实现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发展双赢的局面。 结语点出双重身份可能存在的挑战,进一步强调二种身份与二种文学活动的良性互动对整个文学世界的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将理性思考由作家、批评家该,扩大到整个文学活动参与者乃至整个社会。